APP下载

“美丽乡村”怎么建

2016-07-29

党员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桃林美丽乡村美化

用“两支队伍”引领舆论阵地。在广大村民当中推选20个有致富能力、有公德心、讲诚信、有爱心的村民,组建了“爱心团队”,成立由16人组成的“科普文艺宣传队”,当好全村舆论阵地的“宣传员”;依托村广播、横幅标语等信息载体,鼓励村民遵守垃圾分类、垃圾再生利用等文明行为,养成垃圾入池、入桶的良好习惯,既美化了村湾环境,又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用“四化工程”带动基建阵地。以村“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为牵引,大力推行统一建房、规划建房的基建新理念,集中改造村民住房,每户房大门匾额雕刻毛主席诗词诗句,体现革命文化底蕴,力求整齐美观。按照“布局合理、整齐划一”目标要求,将通村公路油化、入户路美化、河道整治、露天粪坑拆除,有效夯实了基建阵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用“特色产业”助推民生阵地。立足现有的花卉苗木基地、冬枣基地、生态自然放养鱼塘、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基地等村情,村“两委”班子围绕花卉苗木、冬枣、“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及肉鸡养殖等基地产业,确定了“每年争取1—2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发展思路,引领群众发展好特色产业,助推民生阵地稳健发展。

与自然资源整合。我们村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不用钢筋水泥”“不毁一草一木”等观念,变废为宝,以鹅卵石、麻骨石、竹木为主打材料进行建设,保持村庄古朴、自然、原生态的风貌。景观设计由村镇干部主导,具体施工由本村村民投劳,河里捡的鹅卵石用来铺路,山上的竹子和树桩用来雕刻成艺术品,装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本村各类自然资源。

与历史文化融合。我们将环境整治与文化挖掘结合起来,以手绘国画的形式,通过文化墙集中展现桃林春色、荷塘印象、柏子秋荫、独钓寒江等一些列阎家河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对村庄里分布的老房子、旧宅子进行保护性修复,打造了桃花源、鄉愁记忆等7个“村头小品”,体现农耕文化,唤醒现代人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对田园牧歌的向往。村里的乡贤挖掘出桃林河的历史文化名人,孝善文化,制作展示牌在通村公路两边进行展示,既美化了路边环境,又教育了村民。

与产业发展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上。我们围绕再现“桃林春色”美景这一主题,在河堤及村庄周围扩大桃树种植规模,形成“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的特色农业。同时,对接旅游产业,引导群众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规划建设一条特色民俗街,主打乡村特色文化游,与龟峰山赏花游、城区寻根游、九龙山地质游形成组团效应。

与乡风文明融合。在建设中注重群众参与,将环境整治工程与村民素质提升工程相结合。我们组织开展 “十星级文明户”、“十佳婆媳”、“桃林好人”等评选活动,推选出200余户“十星级文明户”、8对“十佳婆媳”、11名“桃林好人”,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了村庄环境变美、村民素质提升、邻里关系和睦的综合效应。

猜你喜欢

桃林美丽乡村美化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美化生活
十里桃林平东路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
桃林村(外一首)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
桃林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