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2016-07-27周东花张菊红

河北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辨证论治肺炎

周东花 秦 英 张菊红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内科三病区,上海 201499)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周东花秦英张菊红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内科三病区,上海201499)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抗炎、止咳、化痰、补液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观察2组疗效、证候变化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及胸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CAP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肺炎;中药疗法;麻杏石甘汤;辨证论治;热邪壅肺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的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的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1]。CAP属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2]。我们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壅肺型CAP 40例,并与西医常规抗炎、止咳、化痰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

1.1.1.1西医诊断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1]:发热;新近出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或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疾病。

1.1.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订,辨证为痰热壅肺证。证见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或痰黄带血,胸闷胸痛,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1.1.2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证;于入院前48 h内均未接受任何抗生素治疗;无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年龄在20~70岁之间,并自愿接受治疗观察和各项检查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

1.2一般资料选取2011-06—2013-06我院内科住院的C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 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1~65 岁,平均(49.60±6.10)岁;病程8~14 d,平均(10.95±1.60) d。对照组40例,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0~66 岁,平均(50.16±6.51)岁;病程8~15 d,平均(10.80±1.79)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西医基础治疗,包括常规抗炎、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高热者避免使用解热药物,予物理降温或补液处理。

1.3.1对照组选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意大利Esseti Farmaceutici s.r.l,国药准字H20120159) 3.0 g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41)0.4 g,静脉滴注经验性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报告后调整用药。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药物组成:生石膏(先煎)30 g,炙麻黄9 g,杏仁12 g,生甘草6 g,桑白皮9 g,黄芩9 g,浙贝母9 g,桔梗6 g,陈皮6 g,栀子9 g,瓜蒌12 g,知母9 g。由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中药煎药室煎制,每日1剂,浓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疗程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观察2组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咯痰、胸痛)改善时间。

1.5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订。治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WBC正常,胸部X线示肺部炎症完全吸收;好转: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基本消失,WBC正常,胸部X线示肺部炎症尚未完全吸收;未愈:体温正常或高于正常,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WBC高于正常,胸部X线示肺部炎症未吸收。

检验,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s H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脱落按缺失值分析理论,直接删除缺失值。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

2.22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2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及胸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32组治疗前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比较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均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反应2组病例在治疗期间血压、心率、呼吸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前后查粪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治疗组有1例治疗前血尿素氮(BUN)高于正常,对照组有2例治疗前BUN高于正常,治疗后复查均降至正常。治疗组有2例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对照组有1例尿常规提示尿蛋白(+),治疗后复查尿常规正常。治疗组有1例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均不影响治疗。

3讨论

CAP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高,虽然抗生素不断更新,对治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等因素,使CAP致病菌及其对生素的敏感性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革兰阳性菌还是革兰阴性菌,其耐药性均迅速增强,并出现了一些新型耐药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3]。有研究报道,CAP患者分离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44.4%~69.6%[4]。

CAP属中医学风温肺热、咳嗽等病证范畴[5],其病因大多为正气不足,外感风热病邪,或风寒之邪入里,郁而化热,肺热郁蒸,出现身热不恶寒;热邪灼津成痰,痰热阻肺,出现咳嗽、气促、鼻煽、痰黄而黏;痰热内盛,肺络失和而致胸闷胸痛;若热伤肺络,则见咯血。本病病位在肺,肺气郁闭、痰热壅肺是其主要病机,故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是其主要治法。麻杏石甘汤源自张仲景《伤寒论》[6],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肺胃热甚,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或鼻煽,口渴,苔薄黄,脉数,无论有汗、无汗,予以本方加减治疗,皆能获效。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之热以生津;麻黄辛、苦、温,宣肺平喘,与石膏配伍,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其中生石膏用量大于麻黄是借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旨在清宣肺气以平喘息。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生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泻肺热;生甘草顾护胃气,防诸药之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温寒。本研究方中加入桑白皮泻肺平喘;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浙贝母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陈皮理气燥湿化痰;栀子清热泻火凉血。全方宣、肃、清、解四法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平喘的功效。中医中药治疗CAP,虽其抗菌消炎力不及抗生素,但其除抗菌消炎外,尚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拮抗病原微生物毒素对人体的损害,通过多途径而取效[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对酵母致大鼠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壳的炎症有抗炎作用,对氨水致小鼠的咳嗽有镇咳作用,对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有抗病毒作用[8],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及超微结构有改善作用[9],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西医抗炎、止咳、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加味麻杏石甘汤口服治疗CAP,在症状改善、下调炎性指标程度上效果显著。说明加味麻杏石甘汤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能拮抗病原微生物毒素对人体的损害,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肺组织功能恢复,显著增强疗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AP患者对抗生素长期应用的耐药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

[3]俞云松.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变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8):647-650.

[4]刘向欣,尹素凤,刘运秋.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3):4469-4471,4474.

[5]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1,52(21):1883-1888.

[6]柯雪帆.伤寒论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6-48.

[7]冯维斌,刘伟胜.呼吸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7.

[8]马以泉,王仁忠,曹灵勇.麻杏石甘汤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药业,2005,14(4):32-33.

[9]卢芳国,谭露,李玲,等.麻杏石甘汤对流感小鼠肺部炎症与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8):5-8.

[10]王业梅,程惠娟,朱小明.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2961-2963.

(本文编辑:曹志娟)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6.02.025

作者简介:周东花(1976—),女,主治医师,学士。从事中医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工作。

【中图分类号】R563.105.31;R2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6)02-0243-03

(收稿日期:2014-05-22)

猜你喜欢

辨证论治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