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6-07-26王星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

王星利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 观察组接受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0±2.66)min、(3.40±0.65)cm、(16.32±2.84)ml

和29.41%,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7.70±1.49)min、(1.31±0.21)cm、(7.81±1.83)ml和3.03%,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危重患者, 临床予以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更有助于术后恢复, 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少, 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 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危重患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46

ICU危重患者由于喉部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可能出现不同原因的呼吸困难, 临床多通过气管切开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纠正。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临床较广泛应用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与传统手术相比缩小了切口范围, 降低了对患者的手术损伤[1]。本院此次为了研究讨论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本院接收67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 观察组接受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6例, 年龄61~82岁, 平均年龄(73.4±6.17)岁;观察组中男15例, 女18例, 年龄59~83岁, 平均年龄(72.7±6.33)岁。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其他相关疾病干扰, 不存在手术禁忌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将患者的肩部垫起使头部后仰, 并进行消毒、麻醉后在颈前做切口, 并顺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将甲状腺峡部及气管前筋膜分离, 并暴露气管前壁, 将2~3气管环切开, 插入气切套管[2]。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患者取仰卧位并将肩垫高, 头部后仰, 麻醉, 在2~3气管软骨间做切口, 并在第2、3气管环插入穿刺针, 置入套管, 通过回抽出现气泡证明插入正确, 后退出穿刺针, 并置入导丝, 沿导丝将经皮扩张器扩张后将导丝从扩张钳的小孔穿出, 继续扩张至气管导管可顺利置入, 将扩张钳取出, 沿导线将气管导管与封闭器依次导入, 后将封闭器卸下并固定导管, 充气囊并将切口缝合[3]。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感染、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重症监护室中的危重患者, 绝大多数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现象, 诱发原因可能涉及喉部阻塞、呼吸机能失常、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在紧急情况下, 临床医生可通过切开患者颈段气管, 并置入金属气管套管以维持患者正常呼吸[4]。

本院此次为了研究讨论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特做了临床试验,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期, 临床多采用开放性切开术, 但适用范围较窄, 对于甲状腺肿大、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脊柱畸形等疾病的患者往往不能进行, 且手术往往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 随着微创技术的推广, 临床逐渐将研究重点转移至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且更适用于需要长期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型患者[5]。在手术操作上, 后者切口更小, 对患者构成的伤害也就更小, 且术中可避免对患者进行大幅度体位翻动, 降低了对呼吸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应用扩张钳, 力均匀的作用于钳头表面, 因此扩张时对气管周围组织影响更小。

综上所述, 对于ICU内危重患者予以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具有操作简单, 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且手术切口更小, 减少术中出血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建凤. 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8):16-17.

[2] 贾佳, 常玓, 黄羽, 等. 经皮旋转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比较.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25(6):377-378.

[3] 宋秋鸣, 武道荣, 程大义, 等. 不同气管切开方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7):1123-1126.

[4] 菅云飞, 王波, 沙玉霞, 等.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的临床观察.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3):263-265.

[5] 高毅, 陈志平, 刘晓鹏, 等.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2):182-183.

[收稿日期:2016-01-11]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探讨
危重患者CRRT血管通路不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64例ICU科危重患者镇静治疗的护理分析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处理
超声定位在危重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