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置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7-26贾立明赵玉芳武卫周景永峰武正戈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血浆置换

贾立明 赵玉芳 武卫周 景永峰 武正戈 朱燕平 进高梅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血浆置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例GBS患儿,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10例。实验组应用血浆置换治疗, 对照组应用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60.0%), 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善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在GBS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能够显著提高GBS患儿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血浆置换;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13

GBS是以外周神经损害为主, 并且伴有脑脊液中蛋白与细胞互为分离的综合征[1-3]。由于我国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所以对GBS患者采取呼吸机的相关治疗, 降低了GBS患者的死亡率, 但是其后遗症比较多,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4-6]。作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 选取本院收治的GBS患儿2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研究血浆置换在GBS患儿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GBS患儿2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1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我国对GBS疾病的诊断标准, 在患儿家长知晓的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实验组男6例, 女4例;平均年龄(6.2±3.2)岁。对照组男5例, 女5例;平均年龄(6.1±3.3)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0.40 g/(kg·d)]治疗, 100 ml注射用水溶解成3%浓度, 静脉滴注, 15 min内输注速度10~20滴/min, 15 min后输注速度可增加到20~30滴/min。实验组应用血浆置换治疗, 采用血浆分离机, 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通路, 根据GBS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选取合适的肝素用量, 连接成功后开始治疗, 血浆分离速度15~20 ml/min, 置换血浆的用量占GBS患儿体重的3.5%。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6] 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肌力评分, 单肢肌力不满1级为1分, 1级为2分。NIHSS评分为0~42分, 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肌力改善评分及NIHSS改善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肌力改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IHSS改善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GBS又被称为是格林巴利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GBS是一组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疾病, 经过临床实践研究证明, GBS的发病机制多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的神经组织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免疫性疾病。GBS的病例变化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轴索变性;②周围神经多节段;③多时期的脱髓鞘。上述病例变化导致患者的运动神经受阻, 部分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情况[7-10]。

就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来看, 大多数的GBS患者均采用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 但是对于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GBS患者来说, 采用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方法不能降低死亡率。血浆置换治疗能够快速缓解病情, 相比起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更为迅速的去除致病因子。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60.0%)(P<0.05)。血浆置换的相关治疗可以有效阻断肌萎缩症状, 避免对神经髓鞘的损害。另外, 血浆置换的相关治疗可以缩短住院的时间, 获得GBS患者的满意。

综上所述, 血浆置换在GBS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能够显著提高GBS患儿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田小军, 赵建华, 郝洁, 等.床旁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6):1440-1442.

[2] 俞英欣, 姚生, 宋东东, 等.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伴颅压增高二例报道.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3, 20(4): 295-296.

[3] 刘小露, 张建立.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华佗夹脊穴及常规阳明经穴针刺法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 29(4):73-74.

[4] 王乐, 牛国栋, 杜彦辉, 等. 12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3):409-411.

[5] 王兴文, 黄达, 冯青春, 等.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18例治疗方法探讨.临床军医杂志, 2010, 38(4):658-660.

[6] 叶芸, 李苏亮.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浆置换与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疗效比较.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 32(9):808-810.

[7] 岳伟岗, 张志刚, 李永刚, 等. CoughAssist用于清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气道分泌物的效果.广东医学, 2012, 33(24): 3836-3837.

[8] 郑建新, 孙顺成, 李爱琴, 等.血浆置换与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11):1115-1116.

[9] 母艳蕾, 张华.血浆置换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中国血液净化, 2012, 11(12):642-645.

[10] 彭晶晶, 杨晓苏, 李碧娟, 等.淋巴血浆置换术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小儿与成人的疗效比较.医学信息, 2011, 24(8):5005-5006.

[收稿日期:2015-12-28]

猜你喜欢

血浆置换
早期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探究
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血浆置换与血浆免疫吸附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传染病院血浆置换患者输血焦虑的护理干预
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