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白介素2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6-07-22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宝鸡721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利钠白介素冠脉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宝鸡721000) 孙 晋 石 爽 张 鑫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白介素27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宝鸡721000)孙晋石爽△张鑫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NT-proBNP、IL-27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STEMI患者160例和正常对照组80例,测定血清NT-proBNP、IL-27浓度。结果:血清NT-proBNP、IL-27在STEMI时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NT-proBNP、IL-27与STEMI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对于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主题词心肌梗塞/诊断心肌梗塞/血液心电描记术利钠肽,脑/代谢白细胞介素类/代谢@急性ST段抬高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出血而引起的透壁性或心肌全层的心肌缺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肌缺血及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1,2],白介素27(IL-27)在心血管疾病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检测STEMI患者NT-proBNP、IL-27水平,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160例,年龄30~76岁,平均55.2±21.6岁。诊断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的临床命名及诊断标准。也符合排除标准:①心脏外伤;②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③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④伴严重心律失常;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⑥严重肺脏疾病;⑦严重免疫系统疾病;⑧恶性肿瘤等。另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55.8±5.4岁。

2研究方法

2.1资料收集:收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合并病病史等资料。

2.2冠状动脉造影:所有入选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病情。一支冠状动脉主支管腔狭窄≥50%即可诊断为CHD。其中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或右冠状动脉(RCA)中有1支狭窄者归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包括有2支病变者,对于左主干(LM)病变者,无论LAD或LCX有无病变,均归为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包括所有累及3支病变或以上者。

2.3标本采集及检测:①血清NTproBNP测定:入院24h内平卧位抽取患者静脉血2ml,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抗凝管,采用Roche Elecsys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于2h内测定NT-proBNP浓度。②IL-27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R&D Systems,Inc,USA)进行血浆IL-27 浓度的检测。所有步骤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结果

1各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l。对照组与STEMI各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经统计学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血压、血脂及血糖与STEMI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各组NT-proBNP、IL-27比较见表2。从对照组到多支病变组,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中NT-proBNP、IL-27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

讨论

脑钠肽(BNP)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BNP具有利尿、利钠、舒张外周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心肌缺血是触发其释放的因素。NT-proBNP是其N端残基,临床检测更容易[3]。BNP对评价心肌梗死危险分层、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4]。本研究结论显示:随着STEMI患者病变冠脉支数的增多,NT-proBNP明显升高。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各组NT-proBNP、IL-27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单只病变组相比,△P<0.05,△△P<0.01

白介素是一系列调节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因子,在心肌梗死发生、发展及心室重构中意义重大。IL-27具有广泛免疫调节性能,Liao[5]认为IL-27 可引发IL-1,IL-6等重要细胞因子的表达。本研究分析STEMI患者的血浆IL-27 浓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提示血浆IL-27浓度能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判断有临床意义。

对NT-proBNP、IL-27的联合检测发现二者水平与STEMI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随着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对于判断病情,预测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真路. B型利钠肽和N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结果判断要考虑的影响因素[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5(2): 134-135.

[2]赵雅琳,孙奡燕,姚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NT-proBNP、hs-CRP 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12, 52(3): 102-103.

[3]Chatterjee K. Neurohormonal activation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the role of vasopressin[J]. Am J Cardiol, 2005, 95(Suppl): 8-13.

[4]王恒,李国庆.脑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 10(2):336-337.

[5]Liao JJ, Huang MC, Goetzl EJ. Cutting edge: Alternative signaling of Th17 cell development by sphingosine 1-phosphate[J].J Immunol,2007, 178(9): 5425-5428.

(收稿:2015-11-20)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5.047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猜你喜欢

利钠白介素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