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性障碍贫血中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2016-07-22青海红十字医院输血科西宁810000赵铁民韩秀梅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配型特发性免疫性

青海红十字医院输血科(西宁810000) 赵铁民 韩秀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性障碍贫血中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青海红十字医院输血科(西宁810000)赵铁民韩秀梅△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PA IgG)筛查技术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与再生性障碍贫血(A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TP、AA患者及健康人群1000例,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PA IgG)筛查,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与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相比健康人群,ITP与AA患者的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明显更高(P<0.05),且ITP组患者比AA组患者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更高(P<0.05)。另外,PA IgG阳性患者以及未配型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比较高(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能为临床上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同时血小板配型有利于临床输注效果的提高。

主题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特发性/血液贫血,再生障碍性/血液抗体/代谢@血小板抗体

抗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对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也有利于深刻认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更科学依据[1]。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对1000例ITP、AA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查,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与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ITP、AA患者及健康人群1000例,其中ITP患者(ITP组):543例(女283例,男260例),年龄6~60岁,平均32.3 ± 2.6岁。AA患者 (AA组):457例(女234例,男223例),年龄10~50岁,平均31.9 ± 3.6岁。对照组:500例(男263例,女237例),年龄8~50岁,平均32.1±1.4岁。均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体检均正常,且无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史,同时在进行测试前14d内均未服用对血小板功能产生影响的药物,血小板数量在100×109~300×109范围内。三组人群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方法显著性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检测方法在输注血小板前1h,分别抽取3ml和2ml静脉血注入至无任何添加剂的真空管以及含EDTA-K2的真空抗凝试管中。然后使用血细胞分析仪(LHX-750)检测EDTA-K2的真空抗凝试管中静脉血的血小板,并根据ABO同型原则输注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于输注单采血小板1h以及1d后,分别对患者采2ml静脉血加入到EDTA-K2的真空抗凝试管中,重复上述操作对血小板进行计数。待无任何添加剂的真空管中血液出现凝固后,离心并将血清分离,并按照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中使用说明 (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PA IgG)的检测以及交叉配型。

3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标准① 血小板输注条件[2]:患者临床表现为鼻出血、牙龈、皮肤、黏膜、消化道、阴道(女性)出血,同时可见淤斑,患者血小板计数不超过20×109/L。②血小板输注效果主要是使用输注后量化的血小板增值(CCI)进行评价,其中输注后1h CCI值超过9×109/L或输注后1d CCI值超过4.5×109/L,即判定输注有效,否则判定为输注无效[3]。并密切观察患者输注后是否有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如荨麻疹以及发热等发生。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方法,计数数据使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并采用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果

1PA IgG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PA IgG阳性判定标准为正常组人群PA IgG测定平均值基础上增加2s。与对照组相比,ITP组患者与AA组患者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明显更高(2= 94.019,P<0.01),且ITP组患者较AA组患者较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明显更高(P<0.01)。

表1 PA IgG检测结果比较

2ITP PA-IgG 、AA PA-IgG阳性患者与PA-IgG阴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见表2。ITP PA-IgG阳性患者与AA PA-IgG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PA IgG阴性患者(P<0.05)。

表2 ITP PA IgG 、AA PA IgG阳性患者与PA IgG阴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比较

注:a VS b:χ2= 86.808,P=0.000; c VS d:χ2= 29.255,P=0.000

3ITP PA-IgG 、AA PA-IgG阳性患者配型与不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见表3。ITP PA-IgG阳性患者与AA PA-IgG阳性患者中,未配型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配型患者(P<0.01)。

表3 ITP PA-IgG 、AA PA-IgG阳性患者配型与不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比较

注:a VS b:P=0.000; c VS d:P=0.000

讨论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小板具有促凝、聚集、收缩血管、粘附以及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等作用,在止血以及凝血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生理功能[4]。临床上血小板无效输注(PTR)是指血小板输入至患者体内后,随即受到破坏,导致患者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未增加,因此,达不到相对应的治疗效果。由于异常的骨髓造血功能,大多数恶性血液病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多以血小板输注为主。而免疫性以及非免疫性均会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并对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5],PTR或输注效果不理想已成为越来越受临床医生所重视和关心的一个问题。

目前临床上采用血小板输注对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然而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以及输注量的增加,患者体内产生自身抗血小板抗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其输注效果受到一定影响。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血小板输注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对血小板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血液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以及白血病)患者,血小板的使用量越来越多。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与配型输注是提高血小板输注患者疗效的两种主要措施,为了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与再生性障碍贫血(AA)患者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明显更高,且ITP组患者比AA组患者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更高。另外,PA IgG阳性患者以及未配型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比较高。因此,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能为临床上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同时血小板配型有利于临床输注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台虹,欧阳红梅,等.PA-IgG、PA-IgA与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检验杂志,2012,2(3):52-54.

[2]秦晓铧,陈立,谢晓玲,等.骨髓检查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1,9(33):122-123.

[3]杨惊,赵永强,吴卫,等.网织血小板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病因鉴别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18(2):482-485.

[4]夏建军.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5):49-51.

[5]陈雪,王莉,傅雪梅,等.不同剂量血小板输注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4):314-317.

(收稿:2015-12-20)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5.046

△青海红十字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配型特发性免疫性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组配型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调整方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配型结果分析
特发性腹痛一例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基于分子管理的脱有机硫复配型溶剂的开发与应用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