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氮磺胺吡啶与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

2016-07-22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任丘062552何敬堂何敬之那奕文刘小丽刘小娟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磺胺吡啶溃疡性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任丘062552) 何敬堂 何敬之 那奕文 刘小丽 刘小娟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0、IL-8 及TNF-α水平比较



柳氮磺胺吡啶与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任丘062552)何敬堂何敬之那奕文▲刘小丽刘小娟

摘要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8、IL-10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IL-8、IL-10 及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的81.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DA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8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与微生态制剂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主题词结肠炎,溃疡性/药物疗法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应用白细胞介素8/代谢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性肠病,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UC临床上常出现轻中度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并常常伴有关节、皮肤、口、眼及肝胆等其他肠外脏器、组织病变。本病常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柳氮磺胺吡啶(SASP)因价格低廉、疗效确切,仍然是我国治疗轻、中度UC的首选药物。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衡在UC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被逐渐认识[3]。笔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4~51岁,平均36.1±10.4岁,病程0.6~5.2年,平均3.2±0.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4]。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也符合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者;②曾接受肠道手术者;③并发出血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克罗恩病、放射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以及粪便培养提示厌氧菌感染者;⑤对柳氮磺胺吡啶过敏者;⑥妊娠及哺乳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饮食均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并予以补充维生素制剂。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 (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4.0g/d,分4次服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420m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2个月。

3观察指标

3.1临床疗效:治疗过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大便次数、便血量、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腹痛程度,并于治疗结束后复查电子结肠镜,按改良Willams标准计算[5]疾病活动指数(DAI)。同时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指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每天≤2次,粪便化验无白细胞及红细胞,内镜检查示黏膜大致正常;②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每天大便次数在2~4次,粪便化验白细胞及红细胞均<10个/HP,内镜检查示轻度黏膜轻度反应及形成部分假息肉;③无效:指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粪便化验及内镜检查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3.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清晨空腹抽静脉血5ml,以3000rp/min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要求进行。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显效5例,有效26例(80.77%) ,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DA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的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0、IL-8 及TNF-α水平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0、IL-8 及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 、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清IL-10有明显提高(P<0.05);且上述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的IL-10、IL-8及TNF-α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在发达国家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其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1.6/10万。 U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免疫学机制尤其是细胞因子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有研究指出UC的发生与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关系密切[6]。抗炎因子可对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起到抑制作用、减轻肠黏膜炎症反应,对组织修复有利;而促炎细胞因子对炎性介质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并促使肠成纤维细胞产生过量的基质降解酶,使肠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IL-10亦称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抗炎作用显著的细胞因子,可抑制前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TNF-α是一种主要由脂多糖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的炎症因子,而IL-8可直接介导炎症反应的过程[7,8]。目前,UC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水杨酸类制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其中柳氮磺胺吡啶是临床上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经典药物。SASP由活性成分5-氨基水杨酸(5-ASA)和载体磺胺吡啶所组成,其发挥作用依赖5-ASA阻断白三烯和前列腺素产生,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抑制肠黏膜脂肪酸氧化作用,抑制核因子kB活性,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肠道内环境紊乱、肠道内菌群失衡可通过改变黏膜通透性、刺激肠黏膜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参与UC发生与发展[9]。孙勇等[10]通过对活动期UC患者肠道菌群分析发现: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及小梭菌明显增加,表明肠菌群失调即益生菌减少和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增加可能是引起UC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因此,口服益生菌以调节肠道菌群在UC的治疗中也日渐应用广泛[11]。本研究所用的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是一种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肠球菌三种益生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口服后可以起到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保护肠道的屏蔽功能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疾病活动指数均有下降,血清IL-8 、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清IL-10有明显提高;但是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DAI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说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活动期UC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是联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更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活动期UC可以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IL-10,降低血清IL-8、TNF-α水平有关。

参考文献

[1]陈铭诗,杜立阳.溃疡性结肠炎的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1):6-7.

[2]张华军,徐海东.溃结宁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J].陕西中医,2014,35(11):1494-1495.

[3]徐佰国,王英凯,王策,等.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65-2667.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8):488-495.

[5]谢艳,魏兵,欧阳钦.疾病活动指数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9):559-560.

[6]张凯,邓子辉,薛辉,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Leptin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4):386-388.

[7]张志杰,谢胜,马高峰,等. 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8,IL,10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1,32(5):566-568.

[8]王长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和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598-599.

[9]肖劲夫.柳氮磺胺吡啶配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5):614-615,631.

[10]孙勇,丁彦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与病理变化关系的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 2010, 16(1):48-50.

[11]沈春莲,张凌云,陆少锋.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5):90-92.

[12]高三明.臭氧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IL-6、TGF-1水平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895-897.

(收稿:2015-09-20)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R57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5.044

猜你喜欢

磺胺吡啶溃疡性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含吡啶的大环席夫碱锰(Ⅱ)配合物: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质
基于Schiff Base配体及吡啶环的铜(Ⅱ)、镍(Ⅱ)配合物构筑、表征与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