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快速心梗三合一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07-2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38潘延平王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敏感性特异性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西安 710038) 潘延平 王海燕



床旁快速心梗三合一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西安 710038)潘延平△王海燕

摘要目的:探讨床旁快速检查心肌梗死(AMI)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TnI)三合一诊断试剂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和64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K-MB、MYO、cTnI 三项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诊断AMI的敏感性:cTnI(92.5%)高于MYO(72.5%)和 CK-MB(65.0%)。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96.9%)与MYO(93.8%)和 CK-MB(93.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标记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主题词心肌梗塞/诊断肌红蛋白/代谢肌酸激酶/代谢肌钙蛋白I/代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临床症状复杂,综合诊断所需时间较长,对于部分病情迅速进展的急性患者,对病变相关血清标志物进行床旁快速检测,并依赖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诊断,可及时早发现病情,预后判断,积极干预治疗,抢救患者的生命。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三合一诊断试剂诊断 AMI患者40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AMI组:40例,为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7~ 74岁,平均65.4±7.2岁。其诊断指标符合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健康对照组:65例,为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非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6~70岁,平均61.5±6.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检测方法AMI患者发病后第1天每2小时采血1次,第2天每4小时采血1次,第3天早上7:00最后采血1次。健康体检者随机采血1次。采用心肌梗死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三合一诊断试剂进行定性测定及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定量测定。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应用卡方(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果

1两组患者MYO、CTnI、CK-MB三项诊断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见表1。AMI组患者cTnI和MYO,CK-MB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MYO、CTnI、CK-MB三项诊断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

2两组患者cTnI和MYO,CK-MB敏感性、特异性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cTnI和MYO,CK-MB敏感性均明显增加(P<0.01),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MYD、CK-MB(P<0.05)。

表2 两组患者cTnI和MYO、CK-MB敏感性、特异性比较[%(n)]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AMI可导致机体血液流动急剧发生变化,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典型时能引起足够重视,但由于部分患者症状变化多端,发病时不出现特征性ST段改变,常规心电图检查容易漏诊。部分病情迅速进展,有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复查心电图进行鉴别,因此有必要行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早发现疾病,及时抢救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目前我们常用床旁快速心梗三合一检查(CK-MB、MYD、CTnI)对急性心肌患者进行诊断,心肌损伤程度评估,病情检测及预后评估,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应用心肌酶谱诊断和评估心肌梗死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CK-MB在AMI发生后4~6h开始升高,72h恢复正常,曾在临床上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但有效诊断时间和发病时间间隔较长,敏感性及特异性差。MYO在心肌损伤时间迅速弥散入血液循环,是一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其不仅存在于心肌,也存在于骨骼中,在发病后0.5~2h浓度即开始升高,6h达高峰,24h后肾脏清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由于MYO分子量小,易从肾脏消除,因此后期敏感性降低,导致诊断阳性率降低,有效检测时间短,不能为后期病情的变化提供有效参考[1]。心肌肌钙蛋白在临床应用时间不过20年,但该项技术指标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其水平测定,识别出高危病人,给予更积极的治疗方案,可以有助于提高治疗水平,改善预后,因此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cTnI是横纹肌的结构蛋白是参与肌肉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之一,以复合物形式存在,是参与肌肉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心肌坏死后释放入血,其血浆半衰期为120 min ,正常成人血浆浓度为(0.18±0.1)μg/L,高于0.5μg/L即提示心肌细胞损伤,cTnI存在于心肌细胞胞子中,大部分在心肌纤维中与收缩蛋白呈结合状态。仅在婴儿出生9个月之后再心肌中表现,而不再骨骼肌中表现,心肌严重缺血时心肌细胞完整性丧失,cTnI极易释放入血,即使微小范围心肌细胞损伤时也可能被检测到[2]。胞衣中的TnI迅速释放,肌纤维中微分子溢出,血清cTnI水平于心肌损伤4~6h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持续时间可长达6~14d,诊断时间窗较长。可作为AMI的金指标。闫福堂等研究,血清H-FABP与cTnI和CK-MB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cTnI具有的重要意义[3]。

本研究结果表明:床旁快速检测心梗三合一检查通过定量及定性测定,cTnI诊断AMI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致死率均较高,MYO因其半衰期短,易从肾脏清除,敏感性有限,可以联合cTnI和MYO作为主要诊断指标,CK-MB作为辅助指标。

参考文献

[1]李荣杰,梁棕,吕博文.床旁快速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检查在急性胸痛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26(13):197-197.

[2]耿涛,李亚,王炳勋,等.心肌肌钙蛋白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44-45.

[3]闫福堂,袁军,施瑞洁,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FABP与cTnI和CK-MB联合检测临床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521-1522.

(收稿:2015-11-20)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5.023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敏感性特异性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