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放化疗后三种评价方法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研究*

2016-07-2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张家口075000蔡振旭常茂叶李锦秋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存期放化疗显著性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张家口075000) 宋 晓 蔡振旭 杜 炜 常茂叶 李锦秋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放化疗后三种评价方法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研究*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张家口075000)宋晓蔡振旭△杜炜常茂叶李锦秋

摘要目的:探讨对晚期肺小细胞肺癌局部放化疗后三种评价方法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放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癌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放疗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使用WHO、RECIST以及GTV三维体积三种方案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随访患者1年,观察患者1年生存情况。将缓解患者与随访1年后生存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每种评价方法中缓解而实际存活的患者所占比例,以及评价为无效实际死亡的患者所占比例,以观察三种评价方法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别对60例放化疗后的患者进行三种评价,RECIST 的缓解率与WHO无显著性差异(P>0.05)。GTV三维体积评价与上述两种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RECIST、WHO评价为缓解,且1年后随访生存的比例与评价为无效且1年内死亡的患者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TV三维体积评定为缓解,且1年生存的患者比例为70.83%,评定为无效,且1年内死亡的患者为86.11%,明显高出以上两组数据的对应比例(P<0.05)。结论:GTV三维体积评价方法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的评价精确度更高,对患者生存期的预测更为准确。

主题词癌,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癌,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评价研究@生存期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已经居于我国所有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的首位,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患病率的80%左右,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都属于非小细胞癌,其特点是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也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其中3/4的患者因为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而导致5年生存率很低[1,2]。目前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癌放化疗后的评价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但是从实践来看这两种评价方法与患者的生存率均有出入[3,4]。我院从2012年开始使用GTV(肿瘤靶区)三维体积变化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现将三种评价方法与患者生存期直接的关系进行观察,以便更好的为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放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确定诊断。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8~71岁,平均58.45±16.88岁。其中IIB16例,IIIA30例,IIIB14例,鳞癌39例,腺癌18例,大细胞癌3例。均符合纳入标准[5]:①经过病理学或者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癌患者;②既往未经过放化疗治疗,未经过手术,符合放化疗治疗适应证患者;③患者至少有1个可使用螺旋CT或者MRI测量的局部病灶,且病灶≥20mm;④预计生存期≥6个月;⑤患者其他脏器功能基本正常,无其他不可控基本,无不良药瘾;⑥无严重过敏史;⑦非妊娠期或者哺乳期;⑧对本实验知情同意。

2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放疗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使用WHO、RECIST以及GTV三维体积三种方案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随访患者1年,观察患者1年生存情况。

3观察指标WH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评价是以肿瘤两个最大垂直径乘积变化做为标准;RECIST的评价标准是以最长径总和做为标准;GTV三维体积是以整个肿瘤体积变化做为评价标准。三种评价标准对实体瘤缓解评估标准判断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详见表1。缓解例数=CR+PR,无效例数=SD+PD;缓解率=(CR+PR)/总例数×100%;无效率=(SD+PD)/总例数×100%。

将缓解患者与随访1年后生存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每种评价方法中缓解而实际存活的患者所占比例,以及评价为无效实际死亡的患者所占比例,以观察三种评价方法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

4统计学方法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果

1三种评价方法对患者放化疗后结果的评价见表2。分别对60例放化疗后的患者进行三种评价,RECIST 的缓解率为55.00%,WHO的缓解率为58.3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GTV三维体积缓解率为40.00%,与上述两种评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三种评价标准对实体瘤缓解的评判标准

表2  三种评价方法对患者放化疗后结果的评价[ n(%)]

注:*与RECIST与WHO两种评价方法比较,P<0.05;△与WHO评价方法比较,P>0.05

2三种评价方法与生存率的关系见表3。RECIST、WHO评价为缓解,且1年后随访生存的比例分别为54.55%、57.14%,评价为无效且1年内死亡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67%、68.00%。两组数据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TV三维体积评定为缓解,且1年生存的患者比例为70.83%,评定为无效,且1年内死亡的患者为86.11%,明显高出以上两组数据的对应比例(P<0.05)。

表3  三种评价方法与生存率的关系

注:*与RECIST与WHO两种评价方法比较,P<0.05;△与WHO评价方法比较,P>0.05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往往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5年存活率很低,多以放化疗治疗为主[6,7]。因此放化疗后肿瘤的变化就成为评价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8]。WHO、和RECIST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评价标准,WH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评价是以肿瘤两个最大垂直径乘积变化做为标准,可以看作是对肿瘤二维数据的评价指标;RECIST的评价标准是以最长径总和做为标准,可以看作是对肿瘤一维数据的评价指标,但是肿瘤并非是规整形状,以上的两种评价标准来衡量患者的生存期往往具有较大差距[9~11]。GTV采用以影像为主的一般诊断方法,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肿瘤通过微积分计算三维体积,通过肿瘤治疗前后GTV的三维体积变化更准确的反映肿瘤的治疗效果,可以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的下步治疗计划的制定[12,13]。原有放射治疗方式为普通放疗,无法勾画和计算GTV体积,现在IMRT技术的应用为计算GTV三维体积变化提供可能[14]。也为这个科研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方便临床推广。

通过实验发现:WHO和RECIST两种评价模式对患者CR、PR、SD、PD几个方面的评价以及通过评价对患者1年生存期的预计的准确度相差不大。但是使用GTV三维体积变化评估出的疗效与上述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以此为依据对患者1年生存状态进行评估,CR和PR患者24例,生存17例,生存率为70.83%,明显高于前两种评价指标所对应的54.55%、57.14%两组数据。而被评价SD、PD的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也同样明显高于另外两种评价方法。这说明GTV三维评价方法对患者生存期的评估的精确度明显高于WHO和RECIST。

总之,GTV三维体积评价方法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的评价精确度更高,对患者生存期的预测更为准确。至于对患者3年及5年的生存期预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李玲,宋丽华,丁士超,等.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 片段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0,32 (11):850-854.

[2]郭亚焕.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10):1322-1323.

[3]Zhang L,Han X,Zhang JQ,etal.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4,15(3C):982.

[4]房丽,王玲玲,王红阳,等. 百合固金汤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4):467-469.

[5]熊勇,周同冲,刘源,等.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9(17):699-702.

[6]师瑞卿,刘瑞娟. 扶正化痰法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J].陕西中医,2015,36(8):986-988.

[7]Ishida K,Hirose T,Yokouchi J,etal.Phase Ⅱ study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with carboplatin and vinorelbine for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Mol Clin Oncol,2014,2(3):405-410.

[8]吴伟,谢传华,李金伟,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前诱导化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2):2865-2866.

[9]过雪丹,吴福林,陈暑波.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0(9):106-108.

[10]他维玮,赵曼,孙守员,等.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7(5):116-122.

[11]周华,杨春,杜煦,等.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6(19):67-69 .

[12]王临润,张国兵,陈建, 等.RRM和BRCA1的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0):1577-1580.

[13]温浙盛,马骏,侯景辉,等. ERCC1和BRCA1与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铂类化疗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24):2030-2034.

[14]张莉,刘婷,张建清.多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J]. 中华肿瘤杂志, 2011,33(3):212-216.

(收稿:2016-01-20)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5.015

*河北省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项目(1421095D)

△河北省乳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生存期放化疗显著性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