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贝,别用敌意的眼光看世界

2016-07-21郝军红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敌意邮递员眼神

郝军红

“老师,姗姗打我!”“老师,姗姗抢我玩具!”“老师,姗姗把我的图画纸撕坏了!”……这是我第一天接手这个班时,听到的最多的告状声。当我把目光转向姗姗时,她瞟了我一眼,眼神中有些敌意,我欲言又止。她随即把目光转向告状的孩子们,鼻子里发出重重的“哼”声,头一甩走开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此后我格外关注起她来。

一天,我组织孩子们去操场做早操,走在姗姗后边的悦悦由于没站稳,一下扑在了姗姗的背上。只见姗姗转身猛推了悦悦一把,冷冷地斜望着悦悦,用一根手指点碰上悦悦的额头,恶狠狠地说:“敢碰我,揍死你。”从姗姗的言行看,她似乎对世界充满了敌意,一个4岁多点的女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我想背后一定有原因。

在多方了解下,我终于明白了。姗姗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妈妈以“第三者”的身份生下了她。从小到大,姗姗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家的快乐,妈妈也很少带她和其他小朋友玩。并且,妈妈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经常把怨气撒在姗姗的身上。我想,作为教师,我有责任以耐心和爱心去感化姗姗,让她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有爱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努力去发现姗姗的闪光点。比如,一次在离园环节,孩子们表现得很兴奋,说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而姗姗却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等待妈妈来接她。我便大声地说:“看,姗姗安静地看书,不影响其他小朋友,非常棒。”这时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把目光转向姗姗,姗姗的眼神中掠过一丝惊喜和羞涩。

姗姗的午睡状况也让我们担忧。有时,别的孩子睡着了,她会去拍打人家;有时,起床后她会在屋里乱跑;有时,躺在床上她会大声唱歌、叫喊……所以,每天午睡时间,我会坐在她身边,拍着她睡觉。有时她会把胖胖的小手伸进我的衣服里取暖,偶尔会拉住我的手闭上眼睛睡会儿。在她实在不想睡时,我就会和她约定,让她玩一会儿玩具或看看图书,但要求她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和来回走动,以免影响其他孩子。

我还通过多次家访对姗姗有了更深的了解,发现她妈妈对她的影响非常大,于是我便针对具体事情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在和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语气、语态,否则会影响孩子对别人的态度;在家中处理大人之间的事情时最好避开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不能只想到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还应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要积极主动地为孩子创设和同伴交往的机会,教给孩子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等。经过多次深入沟通,我与姗姗的妈妈终于达成了某些共识,她妈妈表示愿意改变自己。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更是有意为姗姗营造温暖的心理环境。比如,有意让姗姗做老师的小帮手,让她分发餐具、整理物品、检查小朋友穿鞋情况等,为小朋友服务。每次做完事,我就会对小朋友说:“我们要谢谢姗姗,她为我们做了很多事。”这样,既强化了姗姗的正面行为,又增强了姗姗的自信心,使她体会到帮助别人的愉悦,也让同伴感受到她的变化和进步。同时,我还积极引导姗姗去发现他人的需要,并主动帮助他人。在这样温暖的心理环境中,慢慢地,姗姗得到了一些孩子的认可,和她一起玩的小朋友也多起来,姗姗的眼光不再冰冷,脸上常常洋溢着快乐。

我还积极为姗姗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比如,在游戏“小小邮递员”中,我让姗姗当邮递员为小朋友送信,增加姗姗与同伴的交往机会,拓展她的交往范围,帮她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慢慢地,姗姗的言行发生了变化:做事情注意力集中了;集体教育活动中参与性、主动性提高了;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正面的行为在增多,很少有小朋友告她的状了;在和同伴、教师互动时,眼神不再是冰冷、敌意的,而是充满了温暖和满足。看到姗姗的进步,我为之高兴,相信姗姗的一切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敌意邮递员眼神
生命的顽强
短暂相逢?
从弗兰肯斯坦的个体内心冲突看敌意的消极属性
那些美国议员内心深处的“敌意”
跟踪导练(二)(6)
邮递员考试
空洞的眼神
冬天的邮递员
我敢
借你一双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