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7-20吴娜刘吉利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性质作用教学改革

吴娜 刘吉利

【摘要】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农业生态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不断受到重视而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生态学科的发展也有助于技术创新生态化,大学教育中生态学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深化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生态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是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之需要。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发现并解决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根据新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农业院校特色课程《农业生态学》进行教学改革,论述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 教学改革 性质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0-02

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各大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的重要体现。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握现代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全面贯彻学校提出的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1.《农业生态学》课程性质及作用

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ecology)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调控和管理的途径等。学习农业生态学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利用生态学及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提高整体生产力和效益。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发现并解决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首先,针对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技术-经济复合系统的特点,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及技术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其次,人类文明进步是以生产力提高为基本标志的,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最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必须要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农业生态学必须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健康、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需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2.《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设计

2.1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生态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学科前沿、生态学应用及学科间交叉渗透的知识特别少,这些都与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今,生态学的发展已完全深入到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因此,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也应注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从而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弊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2]。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方式集合网络、多媒体和实习实践环节为一体。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动画、视频效果和大量图片,丰富授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课堂中老师针对一些常见的生态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而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现代多媒体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充实与完善,与时俱进[4]。

2.2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生态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人类科技的进步,当今生态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所以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即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则变得尤为重要[3]。生态学的实验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在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操作能力,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5]。而实践教学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运用于解决实际的生态问题[7]。简单来说,就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农业生态理论知识的认识。所以农业生态实践需要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农田等地方进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农业生态实践,如农业生态景观结构的调查分析等实践课。实践与之后撰写实践与实习考核报告。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与实验课时。

2.3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合理的教学考核方式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5]。传统的考核方法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试卷考试为主[6]。而现代人才培养需要提倡个性的发展,激发探索之路,所以合理的考核内容应综合化。从单一书本的考核到书本和实用技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记忆能力的考核到多元智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知识的考核到职业综合能力考核。所以考核内容可分为四部分,即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平时出勤考核,实践环节与实验环节考核。按一定的比例分配,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考核制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结论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发严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生态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对《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的改革过程当中,必须突破课堂、教材及校园的限制,走进社会,结合实践,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符合其生理与心理特点,提倡开放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入农村社会,走进农业生产一线,了解、捕捉、思考、探索及应用农业生态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多样化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模式。而通过实习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生态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掌握生态学基础理论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一些农业生态技术,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生态学基础理论解决农业生产中一些现实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通过对宁夏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班与农学班的学生运用新的生态学教学改革模式,初步来看,教学改革的效果还是显著的。虽然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已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学改革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6][7]。

参考文献:

[1]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胡小梅,刘高峰,李中文.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14—15.

[3]杨瑞吉,王龙昌,郑钦玉.农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66-169.

[4]高艳茹,高海波,艾文国.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 12) :56 -57.

[5]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毕可然,张利民.21世纪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46):7-8.

[7]秦钟,章家恩,赵本良,等.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探讨[J].广州农业科学,2011,7:197-200.

猜你喜欢

性质作用教学改革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