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教学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2016-07-20张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S-T教学分析法,对中美高校热门视频公开课的教学过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不足,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 教学模式 S-T教学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7-02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世界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计划。2010 年初,随着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世界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的推动,大学视频公开课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催生了以大学生为主的“淘课族”。“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新举措,而“爱课程”网作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官方网站,课程来自北大、清华等18所国内知名高校,广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间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课题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但是,在评价教学时,往往掺杂主观因素,而S-T分析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定量的处理与评价,能够提供客观的指导性意见,有利于教师评价和完善教学过程。因此,采用S-T分析法对中美高校热门视频公开课进行定量分析,能够促使我国高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现行教学模式,从而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中美高校视频公开课案例研究

(一)研究方法

S-T(Student-Teacher)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对教学过程的定量处理和分析。它将教学结果以图形这种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使教师可以直观的对教学过程进行研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标准参数表如表1所示。

(二)研究步骤

第一,选取“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网易公开课”上的热门课程并观看视频资料;第二,由于课程时长都在30分钟左右,因此设定采样时间间隔为 30s;第三,T表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S表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行为,即课堂教学中除去教师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第四,若采样时刻为教师行为,则在表格中记入 T,否则记入S,并由这些符号构成一个S-T数据系列。

(三)研究结果

选取的样本为中美各4所名校视频公开课的第一讲, 类型包括人文类和理工类,各自4个,总计8个。计算结果数据如图表格所示:

二、实例研究的结论分析

(一)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1.讲授型教学模式特点

以《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为例,授课教师主要以PPT作为教学工具,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教师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案例来讲述心理学有关知识让学生去吸收和理解。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讲述型教学模式,这也是目前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系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缺点是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长期以往,就会使得学生的主动性被削弱,创造性被磨灭,独立性被瓦解。

2.混合型教学模式特点

以《谋杀的道德侧面》这门课程为例,授课教师虽然也是以PPT作为教学工具,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问较多,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每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自我内心深处的伦理和道德底线。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如下: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促进者,通过强化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有效克服了传统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缺点。

第二,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教师作为组织者,积极创设学生参与活动的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交流讨论,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第三,激发学生进行质疑和思辨。教师作为引导者,提供讨论的话题,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教师对不同观点进行平衡、提炼、总结,引导讨论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辩证看待教学模式

首先,教学模式与课程性质有关。理工课程专业性强较适合讲授型教学模式;人文课程专业性不强较适合混合型教学模式。其次,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有关。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模式选取时不能夸大某种模式的效果,也不能完全摒弃某种教学模式。应当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对我国高校教师的启示

(一)深化建构主义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创新精神,锻炼将知识外化的能力。

第二,强调利用情境。通过积极创设生动的、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图式中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实现有意义的知识构建。

第三,强调利用协作学习。从社会主义建构的角度来说,学生可以借助协作学习来充分理解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层次来看,在质疑和解释等活动中,学生就更容易记住并正确理解知识,并逐步提升自己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二)借助形式多样的技术拓展课堂空间

第一,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可以借鉴吸收慕课背后的优点,将大学课堂转变为实体课堂和网络课堂,网络课堂作为实体课堂的补充。网络课堂以培养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认识为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分享,使用各种社交媒体工具来谈个人见解,学生可以从老师推荐的资源或网上自己找到的资源或其他学生推荐的资源中汲取营养,实现创造性的社交网络化学习。

第二,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通过课程论坛组织学生开展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有研究表明,在线讨论甚至比面对面的讨论更促进深刻的思考,因为和直接发言相比,学生在论坛发言时需要用文字组织思路并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有助于对思考的进一步加工和细化。不管是多个学生针对相同的问题进行争辩,还是单个学生在浏览他人帖子中的问题和评论时进行自我思考和解释冲突,都是一种深刻学习的表现。

(三)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实践

第一,强调利用教学策略来支持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包括支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教师可以灵活选用适合的教学策略来开展特色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第二,强调组织多种类型的活动。根据专业性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不同的实践活动。以教学技术学专业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格教学、教学观摩、任务驱动、教学实验等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余彪,王兴辉.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S-T分析法及案例研究[J]. 软件导刊,2010,02:40-42.

[2]刘飞,刘雁,黄成云. 基于S-T分析法的教学过程对比分析——以网易视频公开课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58-60.

[3]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04.

[4]花春叶. 浅析美国名校视频公开课教学模式及对中国高校的启示——基于S-T教学分析法[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40-43.

作者简介:

张娟(1991年9月-),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研究生在读(2014级),研究方向:远程教育与虚拟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