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理学教学后的哲学反思

2016-07-20卿智全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反思哲学

卿智全

【摘要】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具体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 哲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6-01

人是客观物质世界这个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统一体的一个要素,又作为较低一级的系统由更低一级的要素组成,存在着维持其存在的方面,也存在着破坏其存在使之发生转化的方面,疾病成为生命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现象[1]。

药物是作用于机体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药物作用是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发生的反应,是通过影响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表现出来的[2]。

决定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是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药物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其特殊性。把药物与机体作为一个矛盾共同体时,药物的基本作用是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具有了普遍性。从认识药物共性再到认识药物特性,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

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看作是一个过程时,药物作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具有的共同点是药物未被吸收时在用药部位所呈现的局部作用和吸收之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发生的吸收作用。局部作用比较单纯,大多是药物理化性质的直接体现[3]。吸收之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组织器官的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可能对某些组织器官产生特别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不明显,表现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由组织器官的循环状况、药物对组织器官的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组织器官对药物的反应性等诸如此类药物与机体这一矛盾共同体自身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决定的。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相对的,这与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也与用药剂量有关。对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这一特性的了解既有认识论层面的意义,也有方法论层面的意义。如果将所有药物看作是由具有不同选择性的药物组成的,就可以将选择性极低、对各种组织器官都产生类似作用的药物称为普遍细胞作用药物,作为消毒防腐用于体外杀菌,将具有相当选择性的药物称为选择作用药物,用作防治疾病。提高药物的选择性是医药工作者的追求,既可通过药学工作者科学研究开发更具选择性的药物,也可通过医务工作者恰当掌握剂量来逐步实现。具有绝对选择性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各自的选择作用,有不同的适应证和毒性,具有两重性,既可呈现对机体有利的防治作用,又可产生对机体不利的不良反应,二者同时存在。

药物的选择性是由药物本身所决定的,成为医务工作者选择用药、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的依据。医务工作者的选择权是由药物的选择性决定的,不可夸大医务工作者的选择能力,又要重视医务工作者选择能动性的不断提高,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医务工作者选择了药物,就同时选择了药物的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必须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在疾病尚未发生但必然会发生的时候,适时给予干预可以阻止疾病的发生,药物起到的是预防作用;疾病发生之初,病因作为主要矛盾激发了病理生理过程,规定和制约症状这个非主要矛盾;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病因可以转化为非主要矛盾,症状也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病因是深沉内隐的,既不易发现,也不易祛除,症状显而易见,容易得到控制;病因与症状有时是不平行的,机体与疾病的矛盾运动也是不平衡的。在医疗活动中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既要重视对因治疗,也不能忽视对症治疗,尤其当症状上升为主要矛盾后,控制症状、缓解病情成为当务之急,需维持生命、发挥机体的抗病能力,为对因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不良反应作为药物作用的一部分是与防治作用同时存在的。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是防治作用,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一般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将药物作用划分为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是一种人为的分类法,是药理学知识认识的需要,也是医疗实践活动的需要,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更是医疗实践活动中趋利避害、发挥医务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需要。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危害不大。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随用药目的的不同而相互转化。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持有者被赋予神圣的职责,唯有将整体观念、循证观念、以人为本观念彻底贯彻于医疗活动始终,药物的作用、患者健康的恢复、医疗活动的价值才可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大庆等.中外医学史[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8

[2]刘缨等.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发展史的哲学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5)

[3]张敏.对我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理性的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

猜你喜欢

药理学反思哲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