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绘本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提问策略

2016-07-20洪雅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杰拉德长颈鹿鳄鱼

洪雅琴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3-02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一种教育。生命教育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讲更多的是无法亲身直接的去感受、理解,需要借助一种直观、形象的媒介来引领。而绘本作为一种幼儿喜欢的读物成为了幼儿生命教育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以丰富的图像来传递思想和用意,且图文结合的方式也很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绘本与生命教育所具有重合的功能和使命更是以一种贴近现实的方式,将社会事态刻画出来,引起幼儿思考,幼儿透过绘本更能将生硬的生命议题及抽象的情感、内涵,化繁为简地更有效地正确认识生命意义。而这种富含生命教育哲理的绘本在阅读教学中要怎样引起孩子的思考、冲突、感受、理解、提升呢?我认为,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很重要,那么要怎么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如何能在思维碰撞中一点就破的道出绘本的主旨和它所包含的要让幼儿有所感受的生命内涵呢?和以往的常规阅读教学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呢?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教学中关于提问的一点感悟。

一、诱导式提问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他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诱导的作用。“诱导”是指循循善诱,劝诱教导和引导。阅读里的生命教育透过绘本让孩子从中领会坚持、勇气、责任、专注……等正面特质,以及努力为人生与梦想付出的精神。就在幼儿阅读的时候,教师通过提出有指向性的问题,把幼儿心里的话给引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幼儿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幼儿的情感。

案例:绘本《我讨厌妈妈》

小兔子因为什么事情生气?

妈妈是我们很亲的人,为什么讨厌妈妈?

乖乖这么讨厌妈妈,为什么还要和妈妈结婚?

乖乖离开家了,妈妈的心情怎样?

他会回来吗?为什么?

你不高兴了,应该怎样让妈妈知道呢?

你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哪些不高兴的事呢?

你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小白兔讨厌妈妈吗?

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接连问题中,幼儿积极、主动的思考、表述自己对妈妈讨厌和喜爱的理解与感受,这种我们能够看到和不能够看到的,能够想到和不能够想到的,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诱导都给予描述和呈现出来。这是一种幼儿主动再创造的心里过程。幼儿直接或间接的得以体验和感受。

二、迁移式提问

在富有生命教育内涵的绘本阅读中,孩子通过图文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合理的推论。但是从具体的图像到抽象的富含生命教育的议题,从外在看见到内在洞见,从平面的情节到立体的心理层面。这需要幼儿运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背景、情感态度等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绘本中的故事人物和孩子发生情感上的交流,孩子往往会把自己置身于角色中,把自己的情感进行投射,移入了情感也就移入了幼儿自身,这样她们也就便于进入到绘本的故事世界中去,便于去理解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感受。

案例: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

问题一:面对自己的不足或缺陷时,应该怎么做

杰拉德痛苦的缓缓走下舞台,你觉得这时候杰拉德应该怎么办?

闻声赶来的动物们表情是怎样的?他们的表现和之前的一样吗?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这可是杰拉德自己独创的舞步哦,他会跳舞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小朋友,在你的心里有没有像杰拉德一样有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呢,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问题二:面对同伴的不足或缺陷时,应该怎么做

动物们是怎样看待长颈鹿跳舞这件事的?

听了同伴的嘲笑之后,长颈鹿杰拉德的心情怎样?

当你像杰拉德一样遇到困难、伤心的时候,最希望别人怎样帮助你?

幼1:很希望好朋友能够安慰我,给我说一些好听的话。

幼2: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抱抱我,亲亲我,我就高兴了。

幼3:当我本领学不会的时候,再教我一遍,我认真学,我学会了,就不会难过了。

幼4:我希望大家不要嘲笑我,对我说一些鼓励的话。

幼5:说一些笑话,听了之后,就哈哈大笑,就开心了。

教师:是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大家的鼓励,帮助、安慰,是一件幸福的事。同样的,关心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师:看到杰拉德如此伤心,你会怎么做?

幼1:拿玩具逗她开心,和他分享。

幼2:教他跳舞。

幼3:我可以帮助杰拉德参加舞会,和他一起跳舞。

幼4:告诉他,他很棒,虽然不会跳舞,可是脖子很长很漂亮。

幼5:鼓励他,要加油,回去后再好好学跳舞。

幼6:叫小动物们不要嘲笑他。

幼7:杰拉德可以表演另外一个自己很棒的节目。

教师:孩子们,你们都很棒,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应该去嘲笑,每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得到同伴的帮助和鼓励,如果动物们能够像小朋友一样多说些鼓励的话,相信杰拉德也不会这么悲伤了。

教学中幼儿对画面中展现出来的长颈鹿和动物们的基本情绪有了一定的理能力。孩子关注到画面中动物以及杰拉德的表情,从而迁移猜想杰拉德那种悲伤,沮丧的心理活动。孩子们更是以自身的经验侃侃而谈说出自己需要的帮助时,这时他们回到了本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所渴望被关注和理解的情感毫无保留的表述。谈话中不难看出让孩子把长颈鹿当成自己,这种把对象迁移入了主体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更加感同身受,也能更加明白当朋友有难处时,也要学会付出,学会关爱他人。

三、辩论式提问

我们熟知的辩论其实是人们基于本身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的不同立场而展开的争论的过程。而对于幼儿来说,辩论只是在绘本阅读中通过教师提出的具有冲突性问题引起孩子的争议。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孩子像大人一样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但却要求孩子针对问题能够坚持自己所选择的立场,并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反过来还要对对方的坚持提出疑问。虽然孩子的坚持和想法往往带有个人情感色彩,但在辩论中不难看出孩子们持一方的观点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在一些富有友情、亲情、判断是非与否的生命议题中,运用辩论式提问,教师可以在孩子的推理,判断、疑问中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事物的眼界和看法。也就更能让老师有意识的引领孩子提升经验,论证结果,获得认识。

案例:绘本《搬过来 搬过去》

这是一本讲述鳄鱼先生爱上长颈鹿,他们想要生活在一起,但是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面临着住进谁家合适到后来得以解决麻烦的故事。为了生活在一起,他们为对方付出了哪些?到底怎样才适合他们呢?在孩子的辩论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孩子的童心世界。

你认为他们应该搬进长颈鹿的房子还是鳄鱼的房子?为什么,请选择?

A方幼儿坚持住进长颈鹿家,理由是:

1.长颈鹿如果住进鳄鱼家,要一直低头才能看见鳄鱼,才能说话,他会头晕。

2.因为鳄鱼的家很小,所以长颈鹿一进去会把房子压垮的。

3.住进长颈鹿家,鳄鱼够不着可以让长颈鹿抱一下。

4.因为长颈鹿的家比较大,所以住着比较舒服。

B方幼儿坚持住进鳄鱼家,理由是:

1.长颈鹿太高,做什么事情都要把鳄鱼抱起来,这样长颈鹿会累死,在鳄鱼家就不用了。

2.因为鳄鱼很勇敢,住进鳄鱼家,他可以保护长颈鹿。

3.因为长颈鹿家的东西太高了,所以鳄鱼肯定会够不到。

现在住进谁的家都不合适,你觉得他们应该放弃吗?为什么,请选择?

A方幼儿表示不要放弃,理由是:

1.她们是好朋友,都很爱对方,如果放弃了,他们就不能住在一起,会很伤心的。

2.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不能退缩。

B方幼儿表示要放弃,理由是:

1.他们不管住在谁家都不合适,一直折腾,很辛苦。

2.住在鳄鱼家,长颈鹿不舒服,住在长颈鹿家,鳄鱼很麻烦。

在辩论中,不难看出孩子都为了证明自己立场是正确的而争相辩白。在辩论中也明白了遇到困难不放弃、不后退,通过努力想办法来解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局。另外,在整个辩论中还要要求教师对孩子自己立场的表述进行回应,及时梳理,在辩论中有时候也会发生一方强、而另一方较弱的现象,或者辩论中出现一边倒的现象。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影响辩论进程的原因。因为教师除了在尽量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对偏弱的一方给予鼓励之外。对于一边倒的情况教师要勇于承担起一夫之勇的角色,和孩子来一场以一敌众的辩论赛,其精彩不言而喻。

四、对话式提问

我认为对话式提问就是提问和回答、交谈和倾听,也就是在成人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交互对话的方式。这时候,孩子和大人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信任的姿态,在双向沟通交流中通过发问、回答的反复性碰撞,孩子和大人在抛接球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交融,知识的建构。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问题架起桥梁,在彼此对话中随着问题层层递进,同时也在彼此对话中使得问题得以解答。我们经常邀请孩子的爸爸妈妈来参加此类活动,在大人和孩子的双方阵容里,孩子们异常兴奋,摩拳擦掌、跃跃一试。孩子们想着要怎样提问才能把爸爸妈妈问倒。

案例:绘本《星月》

《星月》是一本成长和自我认知为主题的绘本。活动一开始由老师结合幻灯将全文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在剪刀、石头布的猜拳游戏中由孩子先发起攻击。以下截取一段精彩的对话式提问(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之间在提问、回答过程中可以为队友进行补充)

孩子:果蝠是什么?

家长:果蝠是蝙蝠的一种,是最大的蝙蝠,翅膀展开有两米。

家长:你认识蝙蝠吗?他们是怎样的?

孩子:他们是倒着睡觉;白天睡觉,晚上出来;他们有超声波,在晚上就不会迷路;蝙蝠黑黑的有点吓人。

孩子:星月如果和小鸟一直在一起会变成小鸟吗?

家长:不会的,星月和小鸟是不一样的,星月是果蝠,虽然他为了能够活下去,尝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像小鸟一样吃、一样睡觉,星月很有勇气,但他毕竟不是小鸟呀,谁也改变不了他,就像小朋友,你是男生,你如果留长头发,但你还是男生。

家长:如果让你和小鸟一起生活,你会变成小鸟吗?

孩子:不会的,我们是人,没有翅膀,不会飞。

孩子:妈妈为什么不来找星月呢?

家长:妈妈和星月离开了,妈妈肯定很伤心,星月是妈妈的宝贝孩子呀,妈妈肯定天天都到处在找星月,如果你和妈妈走丢了,妈妈肯定会很着急的,会想各种办法来找到你,星月的妈妈和你们的妈妈也一样。

家长:星月最后再次见到妈妈了,妈妈带星月去做什么?

孩子:带星月去吃水果;教星月在晚上飞翔;妈妈要让星月变回果蝠;妈妈要和星月一直在一起。

教师:不管是小鸟、蝙蝠或是小朋友你,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要怎样相处?

孩子:大家要不吵闹,成为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我们人类不能欺负小动物;小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家长:大家都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爱护;要像一家人一样,要有爱。

在活动中,孩子不是在成人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步奏中欣赏图画然后思考、回答问题,不是在教师的介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而是一种开放式的来回发问和回答。在对话中,成人对孩子的提问问题没有办法做出预先的设计,成人要在对话中机智的做出回答和反应,活动中的一切都是从问题出发,而一切的认知、情感、感受、体验都是在问题解决的回应中得以体现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话式提问中,教师起着一个掌舵人的作用,在提问和回答中教师要适时的介入,以免偏离方向,但是教师如果在此过程中时时刻刻想拔高绘本的价值,就可能适得其反,既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又抹杀了阅读本身的快乐。所以,教师在对话中的适时迂回尤为重要。

总之,生命教育绘本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策略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四种方法,还有许许多多、例如、体验法、探索法……等等,我只是列举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比较独特有效的几种策略。运用绘本进行生命教育教学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也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在问题的设置、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技巧上,能在幼儿的生命教育上开辟一条适合引导孩子去认识、感受的最佳途径。

猜你喜欢

杰拉德长颈鹿鳄鱼
长颈鹿不会跳舞
长颈鹿不会跳舞
英超伤别杰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