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本科生成绩管理工作优化研究

2016-07-20孙屹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优化研究高校

【摘要】做好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优良的教风、学风、考风和良好的竞争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成绩管理 优化研究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科研项目(XJNUGF2015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8-02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师、学生、教室等教学资源的增多,对教务管理工作,特别是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一、成绩管理工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地位

成绩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全面管理过程,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作用

1.能够指导学生树立健康学风

在当今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学校除在加强学习学风建设上下功夫外,更应加强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成绩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学风的健康发展。

2.可以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通过成绩的分析,任课教师才能在一个教学进程结束后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发现和总结成绩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有效推动教学部门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对学生成绩的难易度、效率、诚信和知识的普及面加以完整的分析,这些才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序、完善学生培养方案做出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新疆师范大学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工作量增加,使成绩管理工作压力增大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和全日制本科专业逐年增多,使得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环节增多,成绩管理所需处理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成绩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对成绩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更加高,成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大,任务加重,压力不断增加。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使成绩管理工作难度加深、复杂性加大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使得成绩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学校实行的公共课(例如外语类、数学类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也使得成绩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教育理念宗旨的转变,使成绩管理工作服务要求更高

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向“以人为本”转变,对成绩管理又提出了“人性化”的要求。这也就使得成绩管理的对象从群体转向个体,要求成绩管理工作既要制度化也要人性化,既要大众化也要兼顾个别化,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

(四)成绩管理队伍不稳定,成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学校的津贴分配政策进一步向一线教师倾斜,管理岗位拉大了领导岗位与普通管理人员之间的差距,在职称评定、进修等方面成绩管理人员面临不利地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造成了成绩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五)个别任课教师不注重成绩管理,增加成绩管理工作难度

任课教师在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的敬业态度、专业精神、责任心对学生的成绩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存在个别任课教师对待学生成绩不负责任、随意评判或忘登漏登晚登等情况。

(六)部分学生对成绩不重视,影响自己学业进程

有一部分学生放松对成绩的要求,只有出现留级或与奖助挂钩时才得到重视。由于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次考试机会,而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时间又没有准确的印象,所以查找成绩的难度比较大。

(七)学籍变动给成绩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在高校中,学生的学籍变动是时有发生的。学生休学、复学、降级、留级、等情况均导致学生学籍的变动,其成绩也应随学籍变动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作为有着几万名学生的高校,其工作是十分繁琐和复杂的。

三、改进成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学生成绩管理的相关制度

首先,建立建全成绩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从成绩管理工作的操作性与可行性出发,规章制度要包括有关于成绩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得每项具体的工作都要有章可循。

其次,要切实执行成绩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程序规范,流程明确,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反复性。确保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成绩管理要与时惧进,不断创新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学分制和选课制的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给成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绩管理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和方法,提高效率。

(三)完善校、院二级成绩管理体制,提供人性化服务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以适应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学校教务处在宏观上掌握学生成绩管理的各个环节,学院及教学秘书负责成绩管理的基础工作。校、院两级之间权责明确、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健康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使成绩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稳定成绩管理队伍

学校要注重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引进计算机和教育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充实教学管理队伍,全面提高成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爱岗意识,从而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五)完善成绩管理工作的监控,增强成绩管理的透明度

增强成绩管理的透明度,加强监督和控制。一是考试前应公布学生的平时成绩;二是考试要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或是采用试题库随机抽题的方式;三是采用集中阅卷、流水作业的方式评卷,以增强评卷工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四是充分保证学生成绩的公开性;五是提高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速度。

(六)提高学生成绩对成绩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生成绩档案管理

学生成绩档案是学生原始成绩的记录,对学生的评优、入党、就业、转学、出国、出具学历证明、补办学籍档案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成绩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原始记录的保存,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准确的记载,做到有据可查。

(七)实现成绩管理网络信息化

随着高校教育向学分制模式的转变以及高校教学管理复杂化,使得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实现成绩管理工作信息化,可以做到数据准确、客观,统计可靠、全面,减少不必要的手工劳动和重复劳动,对于学籍变动带来的各种繁杂的程序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操作来实现,对于解放学校成绩管理人员的劳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便于二级管理体制的实施,使成绩管理更为科学和规范,使成绩信息能及时、准确和完整地传递。

总之,成绩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院系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每一位任课教师以及成绩管理人员耐心、认真、细致、负责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成绩管理工作的效用,保障成绩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使学校的成绩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冯祖琴.高校学生成绩管理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6,(1):47-48.

[2]张敏.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5,(1/2):37-38.

[3]刘玉文,吕英.浅谈高校学生成绩管理[J].科技信息,2006,(7):43.

[4]崔凤明. 高校成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9, (4):206-208.

作者简介:

孙屹(1986-),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教务处科员,研究方向:社科研究。

猜你喜欢

优化研究高校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与优化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