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推广现状研究

2016-07-20史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推广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分析与探讨了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关推广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上,推广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研究主要从设计项目及比赛方法规则、设计教师培训及资格认证及研制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场地和器材,这是在学校推广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前提和条件。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少儿趣味田径研究主要研究集中在成立实验小学,进行课程教学,以实验促推广促发展;举办少儿趣味田径导师、指导员培训营,壮大师资队伍;筹办全国性少儿趣味田径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宣传推广。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其在学校体育中采用半商业模式推广,其运动惠及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城市,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小学开展几乎是空白。因此,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我国小学体育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进行从商业模式向公益模式逐渐转变和更替。

【关键词】少儿趣味田径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推广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1-02

1.引言

少儿(趣味)田径,就是力图把激情和娱乐融入少儿田径运动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向少年儿童介绍田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来确保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田径运动。少儿(趣味)田径专门针对小学7-12岁小学儿童设置。新开发的组织活动和比赛项目能使孩子在任何地方(体育场、公园、健身房以及任何可能的运动场地)参与一些基本的活动: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通过运动实践的方式使孩子们在健康、教育、自我成就方面受益。从2000年开始国际田联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并在全球推广和普及。在中国,从2004年开始引进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并在部分城市小学中进行了推广和普及。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开展过十年,本文通过研究其在国际上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我国更好的普及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知网中输入“少儿趣味田径”、“推广”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其中硕士论文29篇,期刊58篇,核心2篇,分别对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国际及我国中的推广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同时关注国际田联网站和中国田联网站及少儿趣味田径网站,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采用访谈法和调查法,对我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资深培训导师及开展该项目的实验小学如羊坊店小学、东湖开发区光谷第一小学课程负责老师就少儿趣味田径培训、少儿趣味田径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访谈和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国际上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推广现状

3.1.1设计少儿趣味田径运动

最早在德国提出的“趣味田径”这一理念,国际田联在此基础上将其理念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明确了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理念,按年龄段设计了20多项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并按项目特点设计少儿趣味田径竞赛办法和规则。如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理念目标分为身体和动作目标、社会目标、道德目标、学习目标。其研发的运动项目是按7-15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如依据灵敏、协调、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依据青少年认知心理特点和情感、意志特点。如儿童较适宜参与短时间、较大强度(磷酸原功能系统),或者更长时间、中等强度(有氧供能系统)的运动,十字跳、8分钟耐力跑就是依此而设计的。低龄儿童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为主,因此在设计投远项目其器材的形状就是孩子们喜欢的飞机模型。少儿趣味田径竞赛办法设计中弱化个人表现,融入团队合作计分方法,鼓励集体合作,培养少年儿童团结协作精神。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形成做了基础和原创性工作,为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和可能。

3.1.2组建导师团队,编制师资培训计划并实施

从2000年开始,国际田联就组建团队进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设计和开发。少儿趣味田径资深讲师迪特马森编制完成了《国际田联儿童田径运动和儿童团体项目》、《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实践指南》《国际田联少儿田径教学卡片》。在《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实践指南》按年龄层次详细介绍了7~8岁、9~10岁、11~12岁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的方法、评分和组织,在《国际田联少儿田径教学卡片》,从运动技术学习的角度介绍了各个项目练习目标、练习要求、练习指南、安全保障及运动器材。同时,国际田联也负责开展在全球进行指导员培训,培训对象是国家和地区优秀体育教师或负责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负责人,国际田联拥有健全而高效的五级教练员培训与认证系统,每级都有标准化课程、教材、讲师培训和评估程序。目前,我国得到国际田联认可的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培训导师为6人。

3.1.3研制开发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场地与器材

少年儿童阶段是人体骨骼发育快于肌肉的生长,尤其是小肌群的力量非常薄弱,他们的协调力、耐受力、肌肉绝对力量都较差,同时他们在这个时期,神经系统处于“泛化期”,他们好动、易兴奋、易疲劳、兴奋点转移快。在进行少儿趣味田径器材与场地的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一时期少儿身心特点,设计适合儿童运用的场地。如场地大小为60米×40米的平整空地、草地、沥青球场等都可以开展,根据不同年龄段,栏间距离采用了6米或6.5米设计。比赛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国际田联设计并制作了一套标准器材,成套重量轻、器材新颖、颜色鲜亮、质地软性,其特点为趣味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为了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器材和场地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各地方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设计开发器材,如可以运用纸箱代替跨栏架,可以自行在地上画出十字跳的形状。

3.2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推广现状

3.2.1成立实验小学,进行课程教学,以实验促推广促发展

成立国际少儿趣味田径实验学校是普及发展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重要手段。“少儿田径运动”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能否更好的开展体育课,是现在“少儿田径运动”推广中的关键。“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教学方面不同于原有的田径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授。“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不再将教学重点仅仅放在项目教学和技术教学上,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去体会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感受项目的魅力,增强身体素质,将田径运动与体育文化的传授联系起来。如羊坊店小学将奥运文化同少儿田径运动理念联系起来,组织开展了模拟古代五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奥运会氛围,也了解了短跑、跳远、标枪这些古奥运项目。“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属于少数特长生的运动,能让很多孩子在参与运动同时培养其全面素质发展。如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光谷第一小学,其少儿趣味田径课与美术课融合一起,利用身边报纸、塑料袋、纸板等废旧物制作纸球、铁饼等软式器材,即安全又环保,孩子不仅有了自己的运动器材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从2000年北京市的部分小学开始引入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教学,到近年各省市实验小学的挂牌,在全国北京、江苏、福建、山东、重庆、天津、湖北、湖南、沈阳等大中城市地区小学都有迅速开展。

3.2.2举办少儿趣味田径导师、指导员培训营,壮大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培训效率,在一级教练员培训与认证系统的基础上设立了少儿趣味田径指导员培训系统,培训内容都出自一级教练员培训内容,做了相应的精简,保证在一天内完成。培训讲师必须为国际田联正式讲师,培训合格获得三家推广单位联合颁发的指导员证书。2009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田联少儿田径指导员培训班”是该项目在我国开始进行教师系统性培训的里程碑。目前已连续进行了6届培训,全国已拥有1000多名少儿趣味田径指导员。课程体系的建设、教材的使用能增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进行科学和系统开展和发展,能避免实施过程中带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国内,有十几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了此项课程并进行了教学开展。为提高高校教师师资力量,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拓宽教师培训模式,于2016年7月举办全国高校少儿趣味田径教师培训班,对高校教师进行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学习。

3.2.3筹办全国性少儿趣味田径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宣传推广

2010年10月23日首届“鸟巢杯”全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本次运动会由中国田径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主办,田联阳光(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为现阶段全国少年儿童田径运动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开启了先河。此次运动会的参赛小选手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份的二十六所知名小学,共计400多名。到目前为止,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和相关部门已经联合举办了5届全国少儿田径运动会。在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于8月22日—30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青少年儿童参与的“少儿田径展示比赛”活动,共有来自全国11个省22所实验学校的300余名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目前在全国约有400所小学开展了这项活动,约有400000名小学生亲身参与了少儿趣味田径的教学和训练比赛。

3.3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前,少儿趣味田径运动从最初的理念到目前的普及和推广,已进行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从研究中不难发现,问题也是存在的。第一,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推广模式采用的是半商业式模式,国际田联首先推广和开展“少儿趣味田径”的学校都是那些既具有经济实力,又对这种新事物具有很强接受能力的学校。目前,虽然在全国已有几百所实验小学,但全部都集中在省市重点小学中,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域小学开展几乎是空白。第二,少儿田径运动的开展要建立在理论支撑和有师资队伍的前提基础之上。然而,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不是什么学校都可以得到“少儿趣味田径”的教材,同时,我国地域辽阔,中小学学校数量非常大,仅仅靠单一的培训班解决师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为促进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的快速及可持续发展,还需各方面积极努力。其一,需继续与国际田联开展密切合作,将国际田联中有关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交流和沟通,以便于进行信息更新及有效宣传。其二,建立和完善区域少儿趣味田径联赛制度,促进中小城市尤其农村小学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开展及普及。农村小学是我国小学一很大群体,总体上农村小学体育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小学体育总体发展水平,因此,推广单位应加大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农村小学中的发展和开展。将全国性的赛事与区域性赛事进行联动发展。农村小学去大城市参加比赛显然成本是高的,但区域性联赛制度的出现,能使更多的地域学生参与,打破地域限制。其三,要逐渐降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引入成本,从半商业模式向公益性模式转变,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是体育资金投入不足,尤其农村小学。

4.结束语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少儿田径运动”在竞技田径运动不适宜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的情况下,在我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它在内容,规则和教学目标上,都符合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田径教学实际的要求。但由于其引入成本高,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很容易获取教材,限制了其在我国中小学尤其农村小学的开展,在推广中弱化其商业性,增强其公益性是能惠及更多数儿童和学校,是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和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李志靖.对北京市部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少儿田径运动”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2]范传奇.国际田联“少儿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0(5):15-20.

[3]李宁.在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中推广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研究[J].运动,2015(5):15-17.

作者简介:

史敏(197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推广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