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多元情境 演绎精彩活动

2016-07-20袁圆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情境教学法幼儿

【摘要】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且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景的创设,是实现激励、唤醒、鼓舞的良好手段。尤其对于情感的艺术——幼儿音乐教学,情景的创设更显重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这四方面入手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把音乐教学活动演绎的更加精彩、更具有生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幼儿 音乐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2-01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活动中,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幼儿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场景,能把孩子带入与音乐相应的氛围中,师幼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能够让我们的音乐活动更加适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更容易让孩子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一、创设游戏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奥尔夫认为,孩子应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找到学习方法,才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投其好而行之”,创设游戏化情境,不但增强了音乐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节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

在一次和大班孩子进行民族音乐《百鸟朝凤》的音乐欣赏活动时,我将欣赏活动改编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孙悟空打妖怪》。音乐游戏情节来源于孩子们最熟悉的《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音乐游戏的儿歌是选取了孩子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当然情节也是为了音乐服务,幼儿通过这样熟悉的情境能够更好的感受乐曲在活动中,我选择了儿歌前半部分来匹配音乐,加强幼儿的节奏感,并能烘托游戏的氛围。而作为活动的主体载体——乐曲《百鸟朝凤》,我则是选择其中的一段,并且将选用的乐段经过了重新组合和节奏的变换,以便更适合幼儿的欣赏。乐曲第一段选取了热情欢快的旋律,表现了“老妖婆”诙谐的走姿和大家一起念“经”。过渡音乐则选取了百鸟和鸣高亢之声,突显出老妖婆悄悄入侵。第二段则选取了节奏骤然加强,紧张、刺激的追逐游戏就开始了。最后乐曲结束的停顿则更好的表现游戏孙悟空战胜妖怪的瞬间。在这里,我不需要孩子知道乐曲的名称,不需要孩子了解乐曲本来的含义,而是希望他们在快乐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创造性的表现自己对不同旋律的感受。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探索欲望。

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题材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妨可以利用孩子周围环境营造适合活动内容的场景。如在开展音乐歌唱活动《买菜》时,用活动室里超市、菜场的角色游戏环境巧妙地设置成集市的一角,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边玩边学习歌曲。孩子们很快找到了感觉,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在这样的游戏角中,孩子们玩着、乐着、感受着、体验着、创造着,由平淡无奇的角色游戏区角创设的情境产生了生动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活动化情境,发挥创造才能。

新《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课堂中,创设活动化的情境,开展体验式的教学,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在角色体验,与人合作中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与感悟。

孩子们最喜欢自己表演,同时也喜欢看同伴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乐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孩子体会乐曲的情境。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要关注孩子动作表现的过程。如果说“听”能引导孩子对音乐形象展开初步联想,那么“动”则使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因此,孩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动作表现是对音乐逐步熟悉和理解的过程。如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喜洋洋》,在欣赏完乐曲后,请幼儿讲讲音乐中好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幼儿A:音乐很热闹,快的地方好像是过年了,大人们忙着在打扫,中间有点慢的地方好像是小朋友在念《元日》的古诗,幼儿还边说边摇头表示音乐节奏的舒缓,第三段快和第一段一样,在打扫卫生;幼儿B:我觉得音乐有三段,快的是敲锣大鼓的,慢的一段是奶奶在剪窗花、贴窗花、看窗花。幼儿有了故事的铺垫,动作表现也就显得容易了。这样的听着音乐编一个故事,创编一些舞蹈动作,过程中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又会提高一个层次。对乐曲的感受更为深刻。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满足了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们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了和谐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幼儿是一个天真又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是由许多情景组成的,每个情景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情感,可唤起幼儿不同的感受。创设有效的情境,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内容,可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许卓娅编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4]许卓娅.《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调节》.《学前教育研究》.

[5]袁圆.《保育与教育》.2013年9月.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情境教学法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