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欢乐的啦啦歌》为例谈音乐学习的“渔”

2016-07-20汤顺娣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例谈学习音乐

汤顺娣

【摘要】近年来,每届初一新生的音准、节奏等唱歌学习的基本技能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新教材中又大大增加了二声部教学内容,所以唱歌教学中,老师每节课都在炒夹生饭,学生每首歌都唱的半生不熟。追根溯源,我发现学生不善聆听和体验是影响唱歌教学实效的重要原因。新课标明确指出: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聆听也是音乐学习最基本的方式。老师如何授之以“渔”,成为我突破教学瓶颈的研究课题。从起始年级的起始课开始,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和体验,迈出培养良好听觉习惯和感知体验能力的第一步。

【关键词】例谈 音乐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9-01

一、脱颖而出的旋律

《欢乐的啦啦歌》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曲教学内容,是一首轮唱歌曲。34 56 50|,这首歌曲一开口的两个音就是学生很难掌握的半音关系3-4。如何使学生把握这首歌曲的音准呢?课前,我对歌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这首歌的旋律其实是C大调音阶变形而来的。换言之,只要学生对音阶有准确的音高感知,唱准了音阶,歌曲的音准也就解决了。

通常教学中,唱歌教学首先都会先听一遍范唱,然后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接着难点节奏、旋律分别练习等等,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那么敏锐的听觉,有些学生对音高几乎没有什么概念,想让他们听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很难。这次我做了这样一个设计:以柯尔文手势学音阶活动为依托,引导学生关注听觉体验,注意音的高低走向。然后一步一步将由C大调音阶变形而来的《欢乐的啦啦歌》揭示出来。

课堂教学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我在课前录制的“用柯尔文手势形象感知音阶”的微课视频,将抽象的音高(特别是半音)关系形象化,让学生初步建立音高概念。我用PPT图片让学生观察台阶图,从图中看到半音音高和全音音高的差值,然后再利用柯尔文手势学音阶,用声音和动作形式动态呈现出来,体会各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具体做法是:首先把音阶打乱,做柯尔文手势练习,将歌曲的第一句34 56 50 |呈现出来。学生跟着老师听、做、唱,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唱准第二句 12 34 30|,引导学生从听觉感知音高到手势体验音高,再到演唱表现音准,体会模进的手法。我问学生:“这两次唱出的音高有什么的关联吗?”由于之前循序渐进地铺垫,营造了良好的聆听氛围,学生听得很仔细,再加上柯达伊手势形象地表现各音的高低位置,学生回答踊跃。引导学生运用柯尔文手势法帮助强化内心聆听和音高感知,主动寻找音高走向的规律,自己找到歌曲的旋律,这也是本节课中我最满意的教学体验。

二、水到渠成的轮唱

轮唱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参差起伏感,前提是要有清晰的层次。如何才能让轮唱层次清晰?关键是要有稳定的节拍感。所以,从歌曲初听开始,就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这首歌三拍子的节拍感。

初听前,请学生留意这首歌曲的节拍,分辨这首歌曲是3拍子还是4拍子的?再追问“你是如何分辨出来的?”引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然后在反复听和学唱歌曲时通过划拍、律动等不断地强化这种强弱弱的韵律感。

复听时,还需要学生关注演唱形式,听清楚歌曲的声部层次,感受轮唱此起彼伏的效果。

轮唱是这节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代替枯燥地讲解,我把关于轮唱的知识技能悄悄地编织到歌曲教学中去,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发现,同时又兼顾到这首歌曲的表现,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音乐课中技能与审美相矛盾的问题。

三、“欢乐”的啦啦歌

《欢乐的啦啦歌》是一首活泼欢乐的歌曲,教学中必须紧扣音乐本体,让学生体验到具体哪些地方体现出儿童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天性。除了三拍子的轻快感外,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都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到。如第一句的三个模进音调体现出的天真,长音体现出儿童的无忧无虑的开朗洒脱;第二句前两小节跟第一句相似,而第三句犹如高兴地旋转。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把歌曲唱得很生动。

模进、重音、附点……所有这些知识都不能去枯燥地讲解,而是要放在歌曲中指导学生听出来、唱出来,让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体会这些音乐元素的的表现力:休止的灵动、长音的拉宽、重音的兴奋、附点的激动,让这首简单的歌曲更有了听头,学生乐此不疲地听着“门道”,体验到了音乐表达情感的妙处。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不必直接送给学生“鱼”,而应设定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体验中主动去发现“渔”,这样,就会对学生终生学习音乐打下很好的基础。在学习歌曲《欢乐的啦啦歌》的全过程中,都突出了听觉体验对学习歌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地用多种方式(看图、柯尔文手势、划拍、律动、歌唱)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和理解歌曲中有意味的细微之处。

类似这类的课堂体验俯拾皆是,每首歌曲都有文章可做,但需要教师深读教材,研究教材,发现和创新有助于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指导方向,帮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解歌曲的细节上。这种就是注重音乐的表现性的教学活动,它将知识技能与审美结合,并分享对音乐的理解和反应,是师生所能具有的最好的体验。

猜你喜欢

例谈学习音乐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