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成长档案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2016-07-20林海翠叶灿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档案袋辅导员资料

林海翠 叶灿林

【摘要】本文从辅导员工作角度出发,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构建原则及内容,并分析其在不同对象中的价值及意义,也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探讨完善学生工作体系与提高学生工作实效的有利手段。

【关键词】成长档案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7-02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工作的方式。在高校开展专职政治辅导员工作,即使达到理想中的1:200的师生比,要做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单靠记忆和简单的笔录是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的。因此,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管理予以更多思考和手段上的革新,进而提高学生工作实效。

一、概念解释

在学生群体当中建立学生档案,虽不是新做法,但纵观同行们的日常工作,鲜有坚持开展建档工作和发挥其特色作用的。所谓“大学生成长档案”,指在从新生入学开始,记录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现的资料内容,也叫“事实档案”。它不同于一般的人事档案,与学生的中学档案也有较大区别。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更多、更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都可以是参与对象,毕业时也允许学生领走。从保存形式看,主要包含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两大类;从内容上看,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习情况、能力素质等部分和其他相关内容。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构建原则及内容

(一)构建原则

1.一人一档。新生入学时,即为每位新生配备一个档案袋,专门装载该位学生的各项资料,以便翻查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档案袋一直跟随学生到毕业。期间若更换辅导员,则在工作交接时进行档案袋的转交;若学生转专业,则由学生带至新专业。

2.按所属集体或单位归档。学生的档案袋一般按照专业、班级归类,并按学号顺序排列,以便查找学生资料、掌握学生信息。如有组建特殊的小组或集体,也可依据实际,把部分学生的档案袋按照特定的单位归类或临时另外存放。

3.集体档案区别存放。属于班级共同的资料,可在该班级中另外设置一个档案袋进行存放和记录。属于专业、年级等不同集体的资料亦然,与个人资料分开处理,归类清晰,记录明确。

(二)档案内容

1.个人基本资料。主要指涉及学生家庭情况、联系方式、成长背景等相关内容的资料。如录取通知书、自传、贫困证明、基本信息表、助学贷款情况、体检表、个人生涯规划等。

2.学业档案。指涉及学生学习、考证、科研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如课堂考勤表、学生请假条、返还的作业、考试成绩单、评优申请表、个人学期或学年总结等;以及考级考证情况、科研成果、专业技能相关情况等。

3.德育档案。一般为记录学生行为纪实的资料。如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形势政策课等政治理论学习情况;专业班会、升旗典礼、党团组织活动等参与情况,及违规违纪记录;还有入党申请书、党团推优登记表等相关材料。

4.能力素质档案。一般也分几个部分:

(1)学科学术类档案。如朗诵、演讲、书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和科研调查报告等与专业技能训练有关的各类竞赛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

(2)文艺素质类档案。指球赛、运动会、音乐、美术等各类文体活动参与及获奖情况等。

(3)实践类档案。如干部任职、社会兼职、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等记录。

5.集体资料。指记录学生所在群体的基本信息及集体荣誉等情况记录,具有总结归纳性,一般结合电子文档使用。如班级学号表、宿舍安排表、学生获助情况记录、心理情况记录、集体荣誉、专业学习成绩表等。

三、成长档案的功能

1.对学校。学生成长档案是客观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记录的内容,它能折射学生的价值取向,反映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和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提供了有力依据。

2.对老师。学生工作中,成长档案能够为辅导员提供一手资料,让服务基层的老师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情况,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手段。档案的分类整理,也方便老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深入指导。

3.对学生。一方面,学生在不断提供和完善资料的过程中,也会逐步认识自己、明确个人需要和动机,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发掘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对比,了解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实施自我反省,进而产生努力目标、调整个人心态。毕业时,成长档案随个人带走,甚至贴心的老师给每份档案添加纪念小卡片等,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笔者曾负责过两年制的自考和出国留学方面的学生工作,对短期内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讲,成长档案在该方面的作用也甚为显著。

4.对家长。必要时,成长档案可以提供给家长进行了解,不仅能够令家长更加熟悉子女的情况,还能够让家长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指导的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维护家庭关系和谐、促进子女更健康地成长。

5.对社会。成长档案所记录的详实信息,能够为用人单位选聘学生提供参考。有助于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问题及对策

1.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师生提供、搜集的各类资料,能随时归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中。但是,所收资料也存在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风险。比如自传。自传是对个人生活实践的叙述,它强调个人独特的亲身经历,表述个人的情感。但有些学生由于对自身情况的隐私保护,不一定愿意提交自传或撰写真实的自传。又比如学生上交的各类信息表,也可能存在错误或不真实的数据。这对准确把握学生情况带来考验。

2.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学生成长档案虽然大部分内容可放,但其信息未必能涉及到各方各面。有些学生积极配合,搜集的资料可能相对全面和丰富些;有些学生在校表现不活跃、参与活动少、工作不配合,能搜集到的资料可能会仅局限于入学时提供的基本信息、在校时的学习情况,以及一线辅导员的基本了解。

3.信息的保密性。为保证高校工作公平、公正地开展,党团推优、各类评比、奖助贷推选工作、干部选拔面试等都需要深入学生情况。此时,成长档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档案的翻阅、信息的了解不一定只涉及一位老师,必要时,其他老师或学生干部也会对资料进行搜索和掌握,这便关系到学生档案信息如何避免泄露的问题。

4.资料搜索效率及存档的便利性。纸质资料有真实、客观的优点,但归档、整理时毕竟还需手动操作,故资料翻阅、查找的速度相对较慢。且文档的保存不太方便,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纸质资料也容易受潮湿等恶劣环境影响。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成长档案的功效,提高数据带来的参考价值,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以上问题中加以思考,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针对数据的真实性问题,老师需要加强抽查与调研工作;针对数据的完整性问题,老师要调动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尽可能对所负责的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并利用朋辈功能,深入基层补充数据;针对数据保密性问题,也要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数据的出入;针对资料搜索及存档的问题,需加强资料的系统分类以及信息化建设。如实现纸质资料与电子数据之间的转换,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建立学生信息内部工作系统,增加搜索、记录、评价等功能。总体来说,大学生成长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高校在充分利用的同时,也需要对该工作进行完善,以此来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卫东,曾昭皓等.《大学生核心能力培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侯慧贤.关于高职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31-34

[3]杨玉芳,李素琴.巧建学生成长档案实现学生自主管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7):22

[4]余卉.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档案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J].时代教育,2014(6):137-138

[5]章大良,陈浚,陈侃翔,陈皓.80后学生成长成才载体的创新——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22(2):61-64

作者简介:

林海翠,女,助教,1984年6月出生。200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工作至今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主要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档案袋辅导员资料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档案袋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