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类课程教学中准幼儿教师良好职业人格的塑造

2016-07-20杜晓鸣贾玉新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杜晓鸣 贾玉新

【摘要】《学前心理学》课程培养有恒性,《学前教育心理学》培养聪慧性,《学前心理健康辅导》培养扬长避短、长善救失的职业人格自我完善能力。几门课程相互联系渗透,相互促进提高,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准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人格。

【关键词】准幼儿教师 职业人格 心理类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干预引导长善救失,构建准幼儿教师职业人格之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40609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9-01

通过卡特尔16项人格测评对宣化科技职业学院部分学生测试,我们发现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格有如下特点:在敏感性、忧虑性、自律性、乐群性、兴奋性5个因子上得分高;在聪慧性、持强性、有恒性、怀疑性、事故性、实验性、独立性7个因子上得分低。这些特征表明:准幼儿教师一方面表现出谦让温顺、信任别人、依赖他人、坦白直率、自律等人格特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抽象思维差、学习能力低,意志易动摇、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顺从保守,过于敏感,缺乏自信等人格特征。

这些说明,学生在情绪,意志,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需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完善人格。为此,我们以心理类课程教学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对学生人格进行影响和塑造,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引导其原有人格向幼儿教师职业人格转化。

一、《学前心理学》——培养有恒性

幼儿教师的有恒性具体体现为基于对幼儿深切了解接受的爱心和责任感或职业操守,是幼儿教师职业人格结构的重要因素,其萌发成长是一个不断理念内化——行为外显的养成过程。

《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是理解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两门基础课。尤其心理学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人格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我们在讲授《学前心理学》时,通过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弥补学生对幼儿接触少、感性认识不足的短板。由于理解的深入,加深了对生命意义理解和尊重,这样,他们对幼儿会更加的关爱,更有责任心。

《学前心理学》为有恒性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培养聪慧性

聪慧性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具体表现为多种教育能力的流畅运用、教育智慧乃至教育艺术。《学前教育心理学》是联合了学习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起到了整合和统领的作用,为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教育行为的改善提供了指导。也就是说,它教幼儿教师如何富有智慧地教育幼儿。

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他的聪明才智,稳定表现在行动中进而成长为职业人格特征,在《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下策略:

第一,多样化教学方法手段、形式。

第二,重视实践教学。

第三,请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了解幼教前沿信息。

三、《学前心理健康辅导》——培养自我完善的人格

《学前心理健康辅导》诊断幼儿发展过程中行为认知,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策略,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在教授该课程时,我们在提升学生对幼儿心理问题辅导能力的同时,加大了对学生自身问题的认识、分析、解决,进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

第一,问题迁移,自我反省。

分析幼儿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反省,自我完善。如:讲幼儿情绪调节时,引导学生在自己身上率先尝试运用和体验诸如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宣泄法、自我安慰法、放松训练法等情绪调节方法。

第二,情景体验。

讲人际交往时,学生两两一组,一方要求另一方帮忙,而另一方找各种理由拒绝,看谁能说服谁,再到校园里找不认识的同学练习。通过多次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课堂所讲的真实可用,逐渐变的善解人意、大方自信。

第三,实践锻炼。

1.自身生活实践。学习人际交往内容后,要求学生每天对周围的人赞美两次,要遵循真诚的原则,要写出被赞美人的反应及自己的感受。坚持15天后,总结周围的人和自己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己的性格有那些变化。

2.教育实践。如要求学生观察幼儿在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个别指导,或针对团体,写出团体辅导方案,开展团体辅导。跳出在校生角色、作为幼儿教师来发现幼儿问题和指导矫治的过程中,必然要自觉主动运用课上所教心理学知识和手段,按照幼儿教师角色的要求调节行为、调试心理,必然伴随着有意无意的自我心理反观、自我心理成长、人格完善,接近幼儿教师的职业人格要求。

总之,通过心理学各科教学,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优化完善了自然人格,在重构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而稳定的幼儿教师职业人格。

参考文献:

[1]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2]姚梅林主编.《学前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5

[3]杜燕红主编.《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大象出版社 2013.7

作者简介:

杜晓鸣(1966年-),男,河北怀安人,副教授,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河北师大生物专业本科毕业,东北师大教育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