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化学课堂新型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探究

2016-07-20池信铃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池信铃

【摘要】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长教学智慧和教学机智,让课堂既是教师舞台,更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探索新型的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动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依据 互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0-01

本人与同组老师近年来对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进行了探究,《高中化学运用新型互动教学的研究》为十二五规划县级立项课题,本人承担主持工作,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有新的认识和思路。现就师生课堂互动这一角度,将粗浅见解表述以文,望与同仁商榷。

一、化学新型课堂互动教学的总目标

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程理念下,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和方式,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宗旨设计课堂互动教学方案,达到转变教师的角色,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单一、机械、古板的教学方式,以灵活多样的现代学习方式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合作的作用。转变教师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为基本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品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探索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和人格。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增长教学智慧和教学机智,让课堂既是教师舞台,更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探索一套新型的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提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的过程,具备学习的一般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学习,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互动性较强的新型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提倡新型互动教学观,对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形成新型教学模式,增强高中化学学习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关系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新课标精神做了很好的过程解读。新课标精神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着相通之处,笔者以高中化学新课标作为精神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策略引导建立了新型互动教学观。即互动教学是一种复合活动,是教师、学生、中间体(包括自然环境、课程资源、课堂氛围等)这三个因素以信息为载体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中间体之间全方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新型互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动态、立体、交互的信息环境中探究治学的方式,启迪多元的思维,从而培养起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对一个问题具有立体化、多元化的认识的意识习惯。新型互动教学观在化学学科教学上的实践有助于体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将“愉快学习”,“全面教育”的精神落实到实处,通过新型互动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能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三、化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

1.师生平等是互动教学的基础

师生平等,要求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师生平等是互动的基础。

2.角色转换是互动教学的动力

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所以教师角色没有转换,互动就失去动力。

3.情景创设是互动教学的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的语言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尽量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

4.相互理解是互动教学的桥梁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理解是互动的桥梁。

5.时间空间是互动教学的保障

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至少有1/3主动活动的时间,最好有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各种形式。其次是空间。要想增加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时间,教学组织形式势必要发生变化。课堂上,主要可增加学生个别学习、讨论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或情景表演等形式,加上原先的师生一问一答和教师讲述,构成多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而且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使他们在讨论、小组和大组中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语言上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思考,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高潮”,给师生关系注入活力。提供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是构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模式的有力保障。

总之,师生互动是让老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宗旨,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老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好的做法,应坚持以师生互动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付诸实践, 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的个性化。运用新型的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优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