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体系比较

2016-07-20唐小荣范曾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教版数量模块

唐小荣 范曾丽

【摘要】开展生物学实验是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比较了我国现行五个版本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对它们的实验组成、实验数量及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各版本教材的优势。结果如下:人教版侧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苏教版倾向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中图版更重视引导学生自学,河北版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浙江版突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体系

【基金项目】 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四川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JF13064 ),西华师范大学教改项目(403346,403327)。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33-02

中学生物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1]。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对中学生物实验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国家高中生物教材中具体实验的比较分析上[2-7],少有针对实验体系的研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方法的改进及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两方面[8-14],也很少对实验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总体上看,学者们对国内高中生物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领域并不广泛,涉及教材实验体系的研究较少。故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五个版本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的实验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各版本教材中实验体系的异同点、优势,希望能引发学者们对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体系编写的思考,为下一步各版本教材的修订提供参考。

1.实验组成比较

分析表1可得出:

五版本教材中的实验类型灵活多样,它们分别穿插在每个章节中,充分体现出实验与理论教学内容密不可分。

相同:各版本教材中的实验类型都在3种以上,丰富多样,能锻炼学生全面的实验、实践能力。例如:实验操作、图标解读、资料分析、模型建构等。

不同:各版本实验类型的数量不同。人教版类型最丰富,有6种,其中“课外制作”是其独有的。浙江版实验类型最少,仅3种,但独有“演示实验”。其中探究性实验是各版本教材中均有的实验类型,但设置形式不同。在人教版和河北版中,它被命名为“探究实验”,是一个独立的实验。在苏教版中称为“课题研究”,也是一个独立的实验。在浙江版和中图版中,探究性实验没有单独成为一个实验类型,分别出现在“建议活动”和“课题研究”中,且都未给出确定的探究步骤。

2.实验数量和分布比较

2.1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实验数量和分布

人教版教材[15]的“实验”最多,有9个,占实验总数的40.9%,集中分布在“细胞的结构”中。“探究”有4个,全部分布在“细胞的代谢”模块。“模型建构”和“课外制作”都只有1个,分别分布在“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代谢”模块。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和“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解释数据、动手操作等实验技能,体现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见表2)。

2.2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实验数量和分布

苏教版教材[16]中“继续探究”有13个,占实验总数的46.4%,“边学边做”有11个,占39.3%,均在“细胞的结构”模块分布最多。“课题研究”仅4个,主要分布在“细胞的代谢”模块。教材通过这三种类型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见表3)。

2.3中图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实验数量和分布

中图版教材[17]中“实验”最多,有14个,占实验总数的40%,主要分布于“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等模块。而“课外实践”最少,仅1个,分布在“细胞的结构”模块。教材中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题研究”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见表4)。

2.4河北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实验数量和分布

河北版教材[18]中“实验”比例最高,有11个,占实验总数的50%,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的代谢”模块。“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模块仅有1个“课外实践”。教材通过“实验”和“探究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见表5)。

2.5浙江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实验数量和分布

浙江版教材[19]中“实验”最多,有12个,占实验总数的73.7%,主要分布于“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代谢”模块。“探究实验”仅在“细胞的代谢”模块有1个。“资料收集”仅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模块有1个。教材的“实验”注重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见表6)。

2.6五版本教材实验数量及分布比较

由图1可知,人教版、浙江版“细胞的代谢”模块的实验数量在各自版本中占比都是最高,苏教版“细胞的结构”模块的实验数量最多,中图版、河北版“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的代谢”两模块的实验数量在各自版本中都是最多。说明各版本教材实验数量设置的偏重点都有所不同。中图版、河北版、浙江版的“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模块实验数量的比例均为各自版本中最低。

3.讨论与结论

五个版本教材实验组成的设计都灵活多样,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浙江版在“细胞的代谢”模块的实验数量最多,前者侧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后者侧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苏教版“细胞的结构”模块的实验数量最多,倾向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中图版、河北版的实验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的代谢”模块,前者重视引导学生自学,后者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课改版教材的实验内容,都加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比例。突出了高中生物知识中的基础部分,为学习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

探究性学习理念是高中课改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各版本教材实验的编写上均有体现。探究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等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然而,我国五个版本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都很少。因此,编写者可在教材中适量增加探究实验的数量。教师也应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科学教育标准(实验)[J].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丁文静.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2:4-5.

[3]颜晓佳,李韶山.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版块的比较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2,28(12):54-56.

[4]宿卉.中英高中生物教材中pH值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比较[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27(12):56-57.

[5]张俊莲.中美教材中“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实验的比较分析[J].生物学教学,2013,38(3):37-39.

[6]赵丁瑞.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验”的比较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1(4):99-100.

[7]陈洁,史永蓉.中美高中生物教材中酵母菌发酵实验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0):182-184.

[8]杨金红.中学生物实验改进的思路[J].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1,17(5):2-4.

[9]李素文.高中生物实验改进探索[J].学园,2013(15):136.

[10]陆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1,27(4):23-24.

[11]周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6):124-126.

[12]刘春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26(5):7.

[13]王紫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257-258.

[14]赵芝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2:4-5.

[15]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6]汪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M].第2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7]张可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M].第1版.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18]刘植义,付尊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M].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19]吴相钰,刘恩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M].第1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唐小荣(1992-),女,生物教育专业硕士在读。

通讯作者:范曾丽(1981-),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课程教学论。

猜你喜欢

人教版数量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统一数量再比较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