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6-07-20汪玉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算理计算思维计算能力

汪玉兰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的一种必备而且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阐述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 兴趣 算理 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7-02

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的一种必备而且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和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逐步引入了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器等教学器材。这些教学辅助手段的介入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直观性,而且整体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明显下降,很多小学生在低年级计算能力还可以,但进入中、高年级后,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运用能力却大大下降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是对一件事有足够的兴趣,那做起来必将事半功倍。在平时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用笔算、口算、计算器等三种计算方式进行数学题目的计算,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其次是注意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计算教学方法,比如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是他们非常喜爱的方式。所以可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加入一些游戏的环节,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他们可以通过游戏,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导他们进行研究,将数学与生活有效地进行结合,在玩中学,更好地去深化数学的知识成果。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常用青蛙过河的游戏让学生练习口算。3×5→6×7→2×8→4×9→5×7→9×6这样的游戏既让学生兴趣满满,又巩固了计算。另外让学生自己编一些数学题目,然后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口算比赛;又或者是老师布置一定数量的数学题目,用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赛,获得前几名者进行鼓励或者小小的物质奖励,这样通过多种方式的计算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可见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运算最重要能力之一的口算,学生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形成。凡是能用口算算出的数学题目尽量让学生用口算解题,让口算熟练化,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反应速度,又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对一些数学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终形成固化记忆,做到脱口而出,并且准确无误,如25×4=100 0.125×8=1 2×3.14=6.28 3×3.14=9.42等等。在口算训练经常化的基础上,要灵活设计一些多样的练习题型,并尊重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如一年级的计算可以这样设计:7+8= 8+7= 7+( )=15 15=( )+8。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特别是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灵活运用“凑整”这一技巧,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注重简便计算多样化

毫无疑问,简便计算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计算和解题的能力,它是小学数学计算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简便计算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比如,简便计算25×32 时,让学生讨论、交流算法,最后得出的算法有:(1)25×32=25×(30+2)=25×30+25×2=750+50=800(2)25×32=25×4×8=100×8=800 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选出自己认为最简便的算法。这样,让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让不同孩子有着不同的收获。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让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不能还像以前一样仅仅依靠大量的题海战术,让同学们机械地重复进行练习。我认为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算理,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算理之后,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可以在无形中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9加几》的时候,首先引导同学们做“10加几”的练习,对于这些练习题同学们很快就可以给出正确答案。然后问:“大家可以说说,你们为什么能够算得这么快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回答说:“这个很简单,10加几就是十几,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又在黑板上出示了几道关于“9加几”的练习题目,并说:“同学们,你们能够想办法让这些题目算得又快又对吗?”同学们思考了一会,有同学回答说:“我们可以将几分成1和几,然后用1和9相加,这样就是10了,最后变成10加几就是我们要得到的正确结果。”听到这样的回答令我感到十分满意,于是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凑十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数学计算变得更加简单起来。”算理是计算过程当中需要掌握的原理,掌握算理之后,同学们的数学计算能力也会迅速得以提升。他们不需要经过大量的机械练习,更不需要绞尽脑汁,仅仅只需要掌握算理再加上适当的练习就可以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算理的教学,引导学生对算理进行扎实、深入的理解,为计算服务。

当然,我们很多数学教师都能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把学生计算总结出来的“火花”进行归类,并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比较,这样的计算教学会更加的丰富多彩,学生也会在比较中进行自我反思,在潜移默化中让多种计算方法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最终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更高层次。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多多加强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算理计算思维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