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

2016-07-20汪毅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汪毅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育者传授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高效课堂的概念在是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的,它主要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进行的一些创新和提升,从而构建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教师通过运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观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运用已知知识探究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些都是新课改赋予课堂新的要求和方向。本文就如何构建新课改下的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展开讨论,希望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4-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育者传授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但课堂教学的现状却不十分令人满意,纯灌输式理论教学现象依然存在且质量不高,学习效率低,问题深度不够,重难点不突出问题严重。因此如何让课堂教学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形成高效率的课堂,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着重研究的问题之一。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亦是如此,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其数学逻辑性并未完全养成,数学成为小学生学习知识中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已刻不容缓。

高效课堂的概念在是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的,它主要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进行的一些创新和提升,从而构建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教师通过运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观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运用已知知识探究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这些都是新课改赋予课堂新的要求和方向。本文就如何构建新课改下的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展开讨论,希望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启示和思考。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体系

“治大国,若烹小鲜。”,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构建必须认真仔细地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监督和调节。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十分重要。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将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先关生活的体验来领悟其中的数学知识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教学的情境设计。它就像数学课堂上教师的一把魔法棒,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中心,激活他们潜在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当然教学的情境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个性的差异化,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就其作为教学的设计的出发点。

其次,教学策略的选择要适当。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绝对高效的,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特性,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与之相合适的教学策略。此外,外界条件也是实施教学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教学资源、学生情况等,通过优势互补来推动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如:某些知识点无法开展小组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方式,而最适合它的方式就是直接讲授,那么教师不必纠结于教学策略的选择,运用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最佳的选择;与之相反,有的知识点能够通过情境创设与现实情境联系在一起,那么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关注的重点并非某一种教学策略,而是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思想。高效课堂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一个高效的课堂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新课标的要求,包括知识点、技能点和情感培养;第二,教学策略要适合教学内容要求,主要包括两种:直接讲授和引导讲授。直接讲授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提高、测试巩固等内容;引导教授则是通过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探索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第三,对教学过程必须总结与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做到“多问少讲,启发引导;分层设组,互动交流;错误辨析,评价鼓励”。

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策略

有了完整的高效课堂体系并不能够发挥其全部的作用,还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关键策略来实现。下面以几个例子来进行阐述:

如:教师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教师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将其对折,把其中一半涂上颜料;然后将纸张再对折,观察颜料所占据的比例;再对折,再次观察颜料所占据的比例。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颜料所占据的比例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二以及八分之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本来较抽象的概念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效果比直接讲授会高效很多。

又如:教师在讲授“减法性质”时,学生对“a-b-c=a-(b+c)”形式的转化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情境设计来辅助教学:杨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一本《数学优化设计》和一本《四年级数学全解》,一本《数学优化设计》13元,一本《四年级数学全解》11元,杨老师付了25元钱,请你帮杨老师算一算,书店收银员应该找给杨老师多少钱?学生会提出很多计算的方法,挑出其中适合本次教学内容的两个进行分析和引导。如“杨老师本来就25元,买了一本《数学优化设计》用去13元,还剩下12元;又买了一本《四年级数学全解》用去11元,最后应该找回1元。”;“杨老师买了一本《数学优化设计》用去13元,又买了一本《四年级数学全解》用去11元,一共用去24元;杨老师给了店家25元,应该找回1元。”,两种思考方式可以总结出上面的结果。

当然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不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从而完善体系,高效课堂亦是如此。

首先,有些改革较为激进的教师完全放弃直接讲授的教学方式或者将不适合情境化的知识点略去不讲,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很多知识点或许现阶段学生无法与自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但并不代表这些知识点没有其存在和使用的意义及价值,而且适当的直接讲授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研究对于自身的影响,这为他们以后的再学习、深造乃至研发都是有好处的。

其次,课堂设计要适当。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有的教师过度运用提问的方式,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一堂课如何全部由问题贯穿,其结果很可能是表面看着热闹,实则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而且问题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设置问题并非仅仅是活跃课堂,应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没有价值的问题往往会让学生走神。此外,鼓励式点评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当教师将表扬变成一种口头禅,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输出不再有兴趣,那么表扬慢慢就失去了鼓励的效果,就如“白开水”般无味。

最后,教学形式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教师必须抓住教学的核心——知识的传授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高效课堂不仅是一个热闹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思考的课堂,学生在这里学习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在考虑到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希仁.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式的探究[J]学周刊 2011.

[2]郭淑梅.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之我见[J]小学时代 2011.

[3]王鸿.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读写算 2011.

猜你喜欢

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