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初探

2016-07-20陈维松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效率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14-02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数学)课程改革,国外大量的数学教学理论的引进,给我国的数学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高中数学教学在方针政策、基本理念、基本原则、课程内容、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经历了一次巨大洗礼。但是,在肯定所取得的卓越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和表面,忽视实效和本质,在高中教学的课堂上,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现象俯拾即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一堂好的数学课必然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实用性的数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抓住课堂,开展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探索实践活动,扎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有效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课堂效益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的基础素质,文化底子,教师教得是否认真,学生的努力程度等等,但其中绝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所以在新形势下更要树立“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和方法,并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之。只有如此,教师的教的效益、学生的学的效益才会不断提高,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第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将这种思想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按照提高课堂效率的这几个基本要求,总结得到了合适自身教学实际的一套方法:

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苏氏的话告诉我们:要想成功的教学,必须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学习。

其次,要活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的任务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在知识膨胀的今天,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会知识,更到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视引导学生学习作为重要手段,采取步步引导、适当启发的方式,即:学生观察、学生判断、学生结论。由此,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让学生能更为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愉悦、自主的学习。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正如沙塔洛夫所强调的:“在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这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要坚持少批评多鼓励,须知“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多肯定学生。

作者简介:

陈维松,女,1986年生,山东莒县人,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效率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