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目标Go For It》教材的分析解读

2016-07-20管鑫雨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单元整合学习策略

管鑫雨

【摘要】新目标《Go For It》英语是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话题为主要线索,采用完成任务的语言教学为主体模式的教材,它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兼顾语言交流功能和语言知识体系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本文针对新目标《Go For It》英语教科书从任务链分析与单元整合和各项任务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奠定会学习,学好习的语言基础。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编写设计上思想、观念、思路的认识,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链 单元整合 学习策略 任务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9-02

一、任务链分析与单元整合

对于任务链分析与单元整合,我们首先要查找教材的重点内容,每单元的各项任务及各项任务之间是怎样联接的,每个单元的重点信息可以从教材的前目录contents中查找,包括本单元的话题,重点语法以及教学目标等。

每个单元所包括的内容如下:第一页1a-1c是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导入,也是话题内容的输入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第二页的2a-2c部分是听说训练,目的是提高听说能力,这是一个语言的输出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第三页的3a-3c是一个阅读文本,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四页是语法页,其中4a部分是语法句子简单呈现,4b是语法在简单的语篇中的呈现,而4c部分是语法的彻底呈现和总结,体现一种层层递进和深入的关系;第五页听说页,主要以听力为主;第六、七页阅读页,2c部分是细节阅读,2d主要是对应的学习策略,而2e是进一步对知识的拓展;第七、八页是通过阅读而体现的过程性写作,在第八页主要是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检查。

二、各项任务教学方法

1)听力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听前、听中和听后。听前要进行预热,也就是要介绍一下在听力材料中可能出现的词汇,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给学生听力策略的指导。在听中,要让学生做好笔记,提问一些基本信息,也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尽量达到真实交际的效果。听后这一阶段在核对答案时,让学生以完整句子来描述,或者用复述的办法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老师可以进行分段,分别去听,也可以设置填空题或角色扮演来巩固听力内容。

2)对话教学。老师用相关话题导入对话,先提出问题以加深对于对话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语音和语调。为了加深对对话的进一步理解,可以设置填空题,通过表演对话来模仿真实交流情景,对于能力高的学生,要进行拓展活动。

3)阅读文本的教学。对文章的题材,体裁,篇章结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阅读时不要让学生逐一翻译并要进行默读,要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思考而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在读前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或所给图画进行一下预测,使学生大概猜出文章要讲什么。在读的过程中,先通过快读略读等活动使学生对于文章的题材,体裁以及文章的结构有大体了解,然后再进入慢读细读的环节中。在细读过程中,不要对文章理解的问题都设置成question的形式,要变换多种方式,比如表格,填空,判断对话等不同形式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也要注意各活动环节链接的自然过渡。在处理语言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长难句尤其是复合句的分析,以及句与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抓住关键。在读后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复述课文,思维导图和仿写的办法,使得语言在这一环节中得到很好的输出。

4)关于写作教学。这也是一个教学逐步深入的过程,让学生在初始就明确完整的简单句是什么样的,然后在以后的教学中,听说写结合,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课本的写作内容,先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在完整的语篇中,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甚至每段的主题句或中心句以及表达优美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其段落层次结构替换或仿写句子,慢慢形成自己的文章。再经过老师修改,学生自己修改,同桌互批等步骤后,老师给出范文。

5)关于语法教学。语法教学需要技巧,不要直接说我们今天来学习什么样的语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topic, communication, context而总结出grammar的用法,对于存在语法现象的句子,老师也不要直接抛出,而是通过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到所讲的语法,这些都要通过学生归纳总结来学习到,以此加深理解。对于能力较强者要适当进行合理的拓展,以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

三、结论

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语言实际应用效果,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相信随着该教材的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使用,广大教学教育工作者会总结出更加深刻、更加科学的分析解读!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2]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4]Nunan, David. Go for it!(Teachers Book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

[5]Go for it 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

猜你喜欢

任务教学法单元整合学习策略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