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类高职教育中医德的教育培养

2016-07-20容芝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医学

容芝兰

【摘要】医学生在学习中,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以外,同时还需要培养好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必有的医德。医德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之后才慢慢的学习和累积,要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形成良好的医德的意识和约束。通过在平时的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教授中,将医德的教育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良好的医德的培养。

【关键词】医学 高职教育 医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6-0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1]。在医学类的高职教育中,素质结构,最主要的就是医德的培养。

1.思想方面的

医德,医德是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品德总涵。医德的培养包括了三个方面: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医德方面培养。所以医德也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1)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医德关系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医疗卫生工作必须为病人服务,医务人员的职责就是与疾病作斗争,救死扶伤,保护和增进人们身体的健康,治病救人。也就是说,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命的安危。明代龚廷贤说:“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说明医务人员与病人这一医德关系是生死所托,性命攸关的,它涉及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管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影响面很广。

(2)医务人员之间的道德,是医德关系中处理好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个医院,有临床医生,护士,辅助科室医生,后勤科室医生;而医院里又分为大大小小的各种科室。要形成优良的医风、院风,就必须用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依靠各方面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整个工作有机统一地、有节奏地、有成效地进行。医院只有以高尚的医德来协调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医疗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医德还表现在医务人员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医疗卫生已发展成为社会性的事业,社会功能已大大扩展和加强。医院和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不仅要考虑到某一病人的利益,对某个病人负有道德责任,而且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对社会和群体负有道德责任,使这两方面达到统一。

因此,每个医务人员都必须在道德上懂得善恶、美丑、是非、荣辱,以及在情操、举止等方面应有的品格素质,遵循高尚的医德行为准则来协调上述几方面的关系。

所以,在思想上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以病人之急而急,以病人之忧而忧。让学生明白,医学的任何专业都不是独立的,都必须与其他专科有联系,和其他医务人员的相处和沟通的重要。再者,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怎么样培养医德,用良好的医德回馈社会,当一名名副其实的医务工作者。

2.理论课的医德教育

高职教育主要分为教育和培养理论课和实训课,医德教育和培养应该贯穿到整个过程。理论课上,医德教育的贯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懂得医德的重要性,从而更能明白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应该把医德教育这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种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实验实习等各个环节。真正体现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有人”的有机统一[2]。

(1)医学的理论课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将知识点、教学内容与医德教育紧密相连。基础课的内容,与临床实际相关的并不那么多,或者说,并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在教授时,可以将细小的知识点联合到临床中进行。

例如:在讲解电解质内容时,可以联系到临床上腹泻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的病例,腹泻导致脱水的病人,如果补液不及时,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医生在遇到这样的病例时,应该首要进行什么处理。而进行这样的处理,需要现在学习的内容中的哪一点或者哪一片。

(2)在专业课上,医德教育和培养更需要密切。因为学生在相应的专业工作中,最容易与医德相关。

例如,在讲授尿液常规检验内容时,将其中一种病人的尿常规检查融入教授中,同时,讲授在临床上这个常规检查的报告时限,从而举例子说明了检验的时限对临床、对病人的重要性。

一个尿常规,在临床往往只作为常规检查而不是急诊检查,那么,该怎么做才是对临床和病人最好?是等到报告时限的最后才发报告?还是尽早做好发报告?从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医德教育培养渗透教学。

3.实训课的医德教育

实训课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尤其是职业技术部分。医学生的职业教育的技术教育中,实训课更是重中之重。

实训课上,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会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注重医德的培养。实训课上学习的技能操作,其实都是临床上会用到的技术。将医德教育贯穿其中,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血常规检测的技术时,将临床上血常规检测的重要性和检测的时限性说明,并将实验进行临床实验室的模拟。让学生扮演正式的检验医生,独立操作血常规的检测,并且要求检测的时限准确,不能超过,否则视为实验失败。失败之后,必须重新从头进行新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融入模拟场景,亲身体会到其中的感受。

再如,在进行家兔有机磷中毒并抢救的实验时,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实验动物中毒时,生命的流逝中,无法抢救时的深刻无力感。然后,再让学生参与抢救中,体会到深刻的成就感,从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中,明白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使命,与生命息息相关。教师则同时从实验中认真并且联系实际进行医德教育和培养,讲授如果态度不对,会导致的不同结果,而对病人和病人家庭、医院、科室、个人造成什么影响。

4.结语

医德教育不能晚,不能少,不能将其寄于大三年级时的实习期。从学生踏入高校大门,进行医学生宣誓开始,医德的教育就应该开始,并且时刻存在。将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个体或病人的个体,让学生在理论课和实训课中都能学习到医德的精髓,体会到医德的重要性,从头开始严于律己,把学生培养为一名具有优秀医德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建立,杨京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9):15-17.

[2]中国医药指南,2008,18:14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医学
医学写作的概念
医学的进步
让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