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等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2016-07-20邓珊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渗透德育

邓珊

【摘要】鉴于德育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值得思考。在机电专业德育中要注重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德育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适时、恰当地开展适合学生心理发育的德育教育。德育工作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见成效。

【关键词】德育 机电专业 渗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0-02

德育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中职院校学生所学的专业各有不同,德育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德育课程,更应当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对于中职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值得教师们思考[1]。

一、注重机电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变。

有时候会听到机电专业老教师这样的说法:真是一届不如一届……造成教师们这种感受的源头在哪里呢?首先,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的扩招和普及,中职教育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其次,“00后”逐渐成为了中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条件提高,他们普遍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宠爱,个性更加自我和张扬和;第三,中职学生同普通的高中学生一样,都处在家长和教师们最“头痛”的青春叛逆期;最后,机电专业课程相对较难,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机电教师面对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机电专业新生入学教育非常重要,要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变。

机电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是向学生灌输角色转变的观念。一是讲明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教育特色,介绍机电专业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强调机电专业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二是介绍中职生在教学和生活方面与初中生的区别,让学生尽早了解中职院校的校园生活内容;三是要强调中职生面向社会的属性,介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促使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中职生,毕业后即将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有助于学生在入学时即对于自己的人生做好新的定位,尽早知道自己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正确的角色观念能够促进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人在面临环境的改变、人生阶段的变换时,是最容易改变自己的时刻,所以必须抓住学生入学时期这一机遇,加强德育教育。

二、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适时、恰当地开展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德育工作。

中职学生年龄段一般介于15-18岁,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后期阶段,还具备很多“叛逆期”的特点。而随着现代社会家长们对孩子宠溺程度的增加,“青春叛逆期”的叛逆程度也有所增长,强硬的办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因此德育教育更应注意方法。据观察,学生在进入中职以后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第一学期的“紧张期”,二是第二、三学期的“放松期”,三是第四学期的“迷茫期”,四是第五、六学期的“快速成熟期”。如此区分这四个时期是有原因的,而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也很重要。

在“紧张期”,学生们即将面对未知的中职学习生涯,严格的军训和集中学前教育对他们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也带着一些对未知知识的畏惧感,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制定自身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应以集中教育为主,德育课程的开设和平时专业课程内的德育内容穿插要同时进行。在“放松期”,学生开始自认为能够轻松驾驭中职校园内的生活,既没有了刚入学时的未知,也不用面对实习和就业的压力,更加容易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这一时期专业课程多,因此要更加重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穿插德育内容。同时学校层面也应该多开展德育活动。在“迷茫期”,学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应对未来的人生,这个时候也是德育的好时机。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更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时不仅要向他们提供实习和就业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层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可以通过谈话、讲事例等方法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快速成熟期”,学生在实习工作岗位上迅速走向成熟,他们的心理发育速度很快,这时的德育任务,主要由实习指导教师去完成学生的德育工作,经常和学生以及实习企业的管理者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的困难和心理问题,确保德育工作的持续性。综上,适时、恰当地开展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德育工作意义重大。

三、结合机电专业特点,探索新方法,多途径在理论、技能教学时渗透德育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机电专业的日常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理论课程内容较难,对于基础薄弱的初中毕业生而言较难理解,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课程实践性强,实训课程通常占到课时量的一半以上,实训课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容易使学生自我松懈,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无论是在理论课还是实训课,学生都会遇到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也会受到影响,这更突显了在机电专业教学时渗透德育内容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学生要先做人、后做事,在必要的时候,智育应为德育让步。无论是理论教育还是技能教育,德育内容都不容忽视,不仅要从细节入手,更要注意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例如讲故事、道德相关新闻的讨论、讲名人事迹、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观看专业相关的励志纪录片等等,经过验证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一开始,就在培养树立良好的规范和认识,并逐步形成习惯,这样的德育方式才能算成功。

四、尊重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民主权利,相信“选择”的力量。

教师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这使得我们往往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方式,不能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命令、说教成了我们最常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在一些情况下给学生适当的“民主权利”,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很多时候教师没有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学生被动地、“痛苦”地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小聪明”,反而违背了初衷,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品德健康。无论是在学习中、劳动中还是生活中,给予学生适当选择的权利,由他们自己去选择要完成的任务反而更加有利。例如选择自愿打扫实训室的学生期末综合成绩高,不打扫的学生拿到低分也没有什么异议,而更重要的是自愿的学生打扫实训室时明显更加认真,这更有利于养成他们认真做事和负责的习惯。

五、老师的表扬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

没有人不喜欢被表扬,老师的表扬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在学校里,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管理者,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此时,要相信表扬的力量。

当付出有了回报,而这种回报又被人认可的时候,成就感就随之而来。中职生很大一部分是在初中表现不佳的孩子,他们习惯了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蔑视,很多人就开始自我放弃,更加不愿意付出努力。但是当他们发现努力后,能的得到认可,自信心便会萌发,渴望得到更多鼓励会使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老师们不能吝惜表扬,请给学生更多的赞美。

六、德育教育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无法一蹴而就,人的品格需要终身塑造。德育工作不应该像暴风雨一样猛烈,那样无法渗入学生还稚嫩的心田,而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像春雨般细密绵软但却润物无声。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不能在觉得德育工作收效甚微时就放松这项工作,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只有持之以恒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总之,德育工作在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积极的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才能培养出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机电类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艳蓉.浅析机电专业课的德育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4)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