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之我见

2016-07-20施德春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氛围合作探究

施德春

【摘要】本文主要以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关键词】转换角色 教学氛围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8-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作意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一定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切实尊重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你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积极有效的参加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着是一种有趣的活动,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我们读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从学习者自我意识的发展来看,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不成熟。因此,作为教师要增强教学效果就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精心设计,采取高效策略。这里所谈的教学不是想着怎样去牵着学生的鼻子,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去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最能激发起学生的研读探究兴趣,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如教师可利用某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利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让学生想象拓展补充,并把它表演出来,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课文的末尾是这样的:“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此时,我让学生想象,如果狐狸再次碰到老虎,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大家纷纷议论起来,于是我先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再让全体学生设计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让学生表演自己续编的故事结尾,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与才能。

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好胜心,都喜欢被老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我在教学中抓住了小学生心理的这一特点,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的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使他们能够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教学功效。通过合作使学生能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共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改善传统的师生交流的方式,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四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个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组长,其余三人各有任务,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如我在教《三顾茅庐》一课时,在引入课题后,先设计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先自己阅读这编课文,读熟后在小组里互相讲故事,最后各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参加竞赛,到讲台上把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于是,各个小组大声朗读起来,为了迎接挑战,组员读熟课文后就相互讲起故事来。这种学习方式既体现了民主化教学的全体性,又使胆小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使那些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搞好探究学习,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探究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巧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思路,使他们按照教师的设计一步步走进知识的宝库,并得到收获。

探究学习还应教会学生进行质疑。质疑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学会质疑。

(1)抓住课题质疑,揭题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质疑,有利于学生运用推测、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课文思路,以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如我在教《卢沟桥烽火》一课时,一生质疑“烽火”是什么意思?文章重点写什么?“烽火”与“卢沟桥”这两部分是怎么连接的?这样,学生就能对自己的质疑进行主动有效的自读课文了。

(2)从课文设计的问题学习质疑,这些都是质疑的典范,学生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提出的角度方法,学会提问。

(3)抓住重点语句质疑。语句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提出问题。

(4)从矛盾中质疑。教师应启发学生从矛盾中提问。

(5)从文章开头质疑。

(6)从课文写作特点上质疑。

(7)从文中标点符号上质疑。

总之,在小学语文实践中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张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0(07):59-60

[2]邢文霞.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91

[3]张克武.自主合作探究法之语文教学运用[J].四川教育.2016年Z1期:87

[4]吴林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63-164

[5]陈雪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J].成功(教育).2012(02):151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氛围合作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