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税政策对企业碳排放和能源使用的影响研究

2016-07-20王书平

中国市场 2016年24期
关键词:碳排放

戚 超,王书平

(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碳税政策对企业碳排放和能源使用的影响研究

戚超,王书平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44)

[摘要]征收碳税不仅影响企业碳排放,也影响企业生产行为。文章将能源因素引入到生产函数,比较分析征税与不征税两种情况下企业碳排放量和能源使用量。分析表明:首先,碳税政策可以减排,碳税率越高、能源的边际碳排放越大减排越明显;其次,碳税政策对企业能源使用的影响取决于能源的碳排放情况:当能源的边际碳排放量高于平均碳排放量,此时征收碳税对企业有利;反之,不利于企业发展。文章为碳税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

[关键词]碳税政策;碳排放;能源使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213

1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作为近年来最主要的气候变化,将严重制约人类的发展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减少碳排放将成为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而碳税政策是被广泛提倡的一种碳减排政策。

碳税政策效应的研究中,Pearce(1991)首次提出碳税“双重红利”概念:碳税征收既能实现碳减排,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Boyd(2002)等认为只有在高技术进步率下才能实现双重红利。国内研究中,魏涛远(2002)等构建了一个CGE模型,指出碳税政策可实现减排,但会恶化中国经济。王金南(2009)等认为征收低税率碳税不仅能减缓碳排放增长,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极为有限。朱永彬(2010)等认为碳税政策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影响。可见,碳税政策的争议主要在其对经济的影响上,但只有较少文献研究碳税政策在微观层面上的影响,如聂华林(2011)分析不同碳税政策情形下的企业生产决策以及碳减排效应。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含有能源要素的生产函数,来探讨征收碳税政策的减排效应以及对企业能源使用的影响。

2理论模型

碳税政策是为了控制碳排放,而碳排放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研究碳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需要将能源引入生产函数中。

2.1模型构建

分不征收和征收碳税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1.1不征收碳税

借鉴孙宁华(2013),在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扩展生产函数为:

(1)

下标t表示t时期,Yt是企业产出,At是生产技术,Kt是资本投入,Lt是劳动投入,Pt是能源价格,Qt是能源投入量,α、β、1-α-β分别表示资本、劳动与能源的需求弹性。

企业利润最大化:

(2)

求一阶条件,并代入(1)式可得:

αYt=rtKt

(3)

βYt=wtLt

(4)

(1-α-β)Yt=PtQt

(5)

三式相加,代入式(2):πt=0。

2.1.2征收碳税时

与聂华林(2011)假设碳排放与能源使用呈正比不同,本文为不失一般性,令Et=f(Qt),Et为碳排放量。根据碳排放量对企业征碳税;ι为碳税税率:Tt=ιEt。利润最大化:

(6)

求一阶条件,将(1)代入:

αYt=rtKt

(7)

βYt=wtLt

(8)

(1-α-β)Yt=ιf′(Qt)Qt+PtQt

(9)

三式相加,代入式(6):

πt=ιf′(Qt)Qt-ιf(Qt)

(10)

2.2模型分析

由式(5)、式(9)得:

(11)

(12)

比较上式,可知:

首先,同样产出下,征收碳税时企业能源使用较少,碳排放较少,即征收碳税有减排效应;其次,碳税税率越高,能源使用越少,减排效果越明显;最后,当f′(Qt)越大,即能源的边际碳排放越大,碳税政策能使企业减少使用能源从而减少碳税,减排效果越好。

另,分析式(10)的大小:

3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

第一,在碳减排方面,碳税政策确实有助于企业碳减排,且税率越高、能源的边际排放量越大,碳税的减排效果越明显。

第二,在企业生产方面,碳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取决于能源的碳排放情况。碳税对企业的影响不都是负面的,比如当企业的能源碳排放情况恶化时,即能源的边际碳排放量大于平均碳排放量时,碳税对企业使用能源有纠正作用,并提高企业利润。

参考文献:

[1]魏涛远.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47-49.

[2]王金南,严刚,姜克隽,等.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1):101-105.

[3]朱永彬,刘晓,王铮.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4):1-9.

[4]聂华林,周建鹏,张华.基于减排效应的能源类企业碳税政策的优化选择研究[J].资源科学,2011(10):1906-1913.

[5]孙宁华,江学迪.能源价格与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模型与校准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2(2):20-32.

[6]Pearce D..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to Global Warming[J].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1(407):938-948.

[7]Boyd R.,Ibarrarn M.E..Costs of Compliance with the Kyoto Protocol: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J].Energy Economics,2002,24(1):21-39.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北京市能源需求预测研究”(项目编号:9152007)相关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戚超(1988—),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北方工业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低碳经济;王书平(1977—),男,汉族,湖南涟源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宗商品定价,计量经济分析。

猜你喜欢

碳排放
区域冷热电联供与分布式能源研究
企业碳排放财务会计分析
济南市公共交通低碳发展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