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问题及建议

2016-07-19李国伟

陕西水利 2016年1期
关键词:河东区水价管理机制

李国伟

(临沂市河东区水务局 山东 临沂 276034)



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问题及建议

李国伟

(临沂市河东区水务局山东临沂276034)

摘要本文结合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现状,从4个方面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相关措施,探讨了区域供水工程在管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可供相关水管单位参考。

关键词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机制;水价

1 河东区概况

1.1河东区基本条件

河东区隶属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因地处沂河东岸而得名。介于东经118°22~118°40、北纬34°35~35°20之间,西隔沂河与兰山区相望,是临沂市三个城区之一。河东区面积613.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万,辖8个街道、3个镇。河东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多为平原,气候属温带季风半湿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800mm,历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平均202天。河东区境内有沂河、沭河、汤河等河流经过。截至2011年,河东区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28亿m3,地下水资源量1.74亿m3,水资源总量2.78 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41m3。

1.2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现状

对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的取水水源、供水类型、方式以及集中供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见表1。由表1可知,河东区绝大部分供水工程其取水水源都为地下水,主要是因为地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来水量不稳定,且易受工业废水和农灌用水的污染,供水安全难以保证,故采用地下水作为取水水源。从供水类型来看,河东区主要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供水方式以供水到户为主。

但结合河东区实际情况,许多工程在运行时,并未达到设计和理论要求,甚至在运行时与设计值相去甚远,如白塔街供述工程、西南坊坞供水工程等,其实际供水总量小于设计值的30%;有的工程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供水计划,或者供水量与设计值不相匹配等等,故而,有必要对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2 当前农村饮水工程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完善,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工程的建设,更离不开工程建成后的维修管理以及相关运营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施行。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在建成后,有些虽签订了供水协议,但基本都未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运行与监管角色不分,职责不明,同时监管单位缺位,监管制度缺失,监管措施不力,使得工程运行管理中相互推诿的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也挫伤了用水户的积极性。而且,水管单位也未能对各个工程的管理进行系统的、全局的统筹规划,造成一个工程一个管理状态,非常不利于统一管理。另外,相关单位管理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且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都不高,给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2.2水费征收标准低,征收困难

表1 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调查表

水费征收标准低。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河东区水利工程都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城镇和工业用水按供水成本加一定年盈余核定水费标准。2008年,区物价局对水费征收标准又做了相应调整,但仍达不到0.08元/m3的执行标准(水利工程的供水成本至少在0.16元/m3,而实际运行中,水价仅为0.055元),水价仍然很低,即使足额收取水费,大多数供水单位的盈利也仅够勉强维持工程基本运行和员工的基本生活,一旦遭遇灾害、水毁或者需要更新设备,则会面临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

水费征收难度大。大多数村庄没有专人管理自来水,致使水费征收困难;有些村庄由村委或个人垫付水费,时间长了难以维持,大多被迫停水,一些企业投资的工程,现已无法支撑运行。私接、滴水现象较为严重,有些村民小农意识比较强,为了不交水费,私自偷接水管,导致很多水管由于接头不合格毁坏漏水;为了少交水费,用水户滴水不跑表,这些行为导致了水量损耗大,分表与总表数值不符,为水费的征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另外,由于河东区地表水较为丰富,家家户户都有压水井,村民只有在做饭及饮用时才使用自来水,其他生活用水都依靠压水井,自来水用量相对较少,供水单位的水费收入少。

2.3管道维修费用大,成本高

管道维修费用大,难以维持运行。由于有的自来水工程已运行多年,设备、管网等老化失修,所收水费入不敷出,村里又没有收入,资金紧张,缺少维护资金,工程得不到及时维修,无法正常运行,有些甚至被迫停水。为减少运行费用和管理方便,不少工程实行定时供水或定点定时供水,各个村民的供水时间不一,还要专人来拉水,这大大缩减了工程本应发挥的效益,浪费了工程的投资,也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单村供水工程由于供水对象较其他工程少,相对来讲,供水成本较高,故其维护费用较其他工程更高。

2.4水质不达标

在水质检测方面,水厂只进行了最基本的几项检测,如悬浮物、浊度等,缺乏对水体质量全面的掌控,2011年,该区就曾因为水体含氟量过高,而导致地区性氟中毒,因此,其检测项目确实有待完善。其次,由于年久失修,许多水厂的水质监测设备已经老化,灵敏度降低,难以胜任基本的水质监测工作,无法保证出厂水的水质,给饮水安全埋下隐患。第三,工程因缺少运行维护费用,在输水过程中无法保证供水水质,甚至因为工程管网损毁或者破坏造成水质二次污染,使得用水终端的水质还是无法保证。

另外,由于近年来地下水污染严重,作为供水水源的地下水,其水源的水质已经不能保证,而初建时又没有配备净水设备,使得水质不达标。

3 加强今后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及运行建议

3.1加强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设

饮水安全工程任重道远,应提高工程管理意识,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针对运行与监管角色不分、监管单位缺位的现象,分别明确供水单位和监管单位的基本职责,使其职能剥离,并制定相关的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落实相关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措施,同时配备相应数量、质量的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分工,真正做到机制完善,管理高效,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在河东区成立专管机构,落实责任人,各乡镇成立自来水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自来水工程管理并协调相关工作。如凤凰岭街道成立了临沂凤源自来水有限公司,负责本街道的自来水运行管理设备维修及水费收取工作,目前该公司运行良好。

3.2调整水价,规范征收

首先,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河东区水价一直在低位运行,未能完全体现供水的真实价值,价格与价值存在一定的偏离。当下,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及供水单位正常运行和合理盈利、改善水质和服务、改造管网和计量系统等因素,在强化成本约束、审核供水企业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调整供水价格。城区供水及农村供水价格存有差异,各乡镇街道用水价格也不统一,农村供水水价基本应在1元/方~2元/方之间。建议农村供水价格由区物价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水价进行统一核定,保证企业保本微利供水。

其次,加强水费的计征工作。建议规范水费计征的办法,明确其具体程序和步骤,并将其内容向村民公示,接受用水户监督。针对很多村庄水管人员缺位的情况,根据各村饮水户数量和相关情况,配备相应工作人员,按照水费计征程序,规范征收水费。村级配备1名~2名专职管理员,负责本村日常的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及正常维护工作,做到按月查表、定时收费,确保本村正常供水。

3.3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工程正常运行

工程带病运行,肯定无法发挥正常的效益,因此,要确保为管道维修提供必要的资金。一方面,在工程规划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各村情况,尽量使工程建成后能高效运行,降低单位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建议将计征水费的全部或者部分,直接列为维修管护的专项资金,严格其使用和管理。另外,应积极争取上级的优惠政策和相关项目,尽可能将工程维修更新与其整合起来(如节水改造项目),在完成相关项目的同时,解决工程的维护更新问题。

由于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只注重前期建设资金的投入,后期经营维修没有专项资金,而其水费收入连正常运行都没法保证,所以没法保证正常维修。对于此类工程,建议区里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自来水工程的正常维修及设备更新。

3.4配套净水设备,保证水质

首先,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联合发改、国土等部门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事件发生;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将不再将其作为供水工程的水源,并结合水质情况进行相关水污染处理。其次,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添加相关水质检测项目,如含氟量是否达标,完善对水质的监控;结合水厂设备情况,定期对全区水源进行水质化验,由区专项经费列支,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深井供水的工程配套净水设备。第三,在输水过程中,应保证管网有效、安全,这样才能保证终端水质的安全。

4 结语

河东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成运行,为该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工程,但其在运行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供水工程实际情况,对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并调整水价,使水管单位资金充足,管理完善,运行高效。陕西水利

(责任编辑:李蕊)

中图分类号:TV674

文献标识码:C

猜你喜欢

河东区水价管理机制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区总工会给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当事企业为何没担起相关责任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肖怀远主任深入河东区专题调研图片报道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河东区地志办到市地志办学习二轮修志工作经验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