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柔力球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19梁小莉刘肖虹

运动 2016年22期
关键词:柔力球练习者多媒体教学

梁小莉,刘肖虹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2.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430)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柔力球教学中的应用

梁小莉1,刘肖虹2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2.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43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而柔力球作为一项具有较高综合性新型体育项目,开始被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和教学中。本文主要对柔力球、柔力球发展的意义、柔力球的技术特点、柔力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多媒体技术在柔力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整理。

多媒体技术;柔力球;教学;应用

柔力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融合了传统的太极与现代竞技运动方式,是一项优秀的体育项目。柔力球是以“弧形引化过程”中触接球再将球抛出为技术特征,同时还吸纳太极与武术的运动技巧。近年来,随着柔力球的大力推广,许多院校开始将柔力球列入体育专项课程中,为了更好地推动柔力球发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柔力球教学的必然选择。

1 柔力球的概述

柔力球又称太极柔力球,发源于1991年,主要是将太极的一些动作和羽毛球、网球技术动作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球类运动,讲究以柔克刚,主要以“迎—引—抛”为主要技术手段,球拍类似羽毛球拍,球面为薄布状。目前,柔力球分为花式柔力球和网式柔力球2大类,柔力球看似轻柔无力,实则在力度拿捏和方位掌握上均会消耗巨大的体力,一场网式柔力球的比赛打下来,打球者轻则大量流汗,重则会出现腰酸腿软的现象。

柔力球是一种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全身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中可以让人的全身均得到锻炼,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帮助。特别是在网式柔力球的竞技比赛过程中,动作变化随机性大,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发。弧形引化动作需要打球者以腿为发力点,躯干为运动轴,保持沉肩,使肩、肘、腕在一个弧形面上,这样可以让人的身体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人体静脉血回流,从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随着人们运动意识的增强,柔力球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开始得到广泛的学习。尤其是在很多高校中,学生在运动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大脑的思维反应能力。同时,在花式柔力球项目练习或比赛中,练习者或表演者必须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具有一定的表演手段,在练习或比赛的过程中,使它成为一种优美的表演,增强不同层次练习者的需求。

2 柔力球技术上的特点

柔力球是一种融合我国特色的新兴体育项目,运动者使用特制的运动拍进行锻炼,该球拍是由拍框、拍颈和拍把组合而成,拍框里面是起缓冲作用的风孔橡胶面,练习者可以应用弧形引化的方法进行双人对抛、多人或单人练习,从而达到健身、竞技、娱乐、表演的目的。(1)柔力球是一项需要全身配合的运动,在网式柔力球的技术中,主要靠迎、引和抛3部分连贯而成,改变了硬性击球的传统的方式。从接球到发球,每一个过程都是以运动者的身体带动来球,两者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达到技术的完整。柔力球是以圆、弧形为运动轨迹的,练习者通过弧形引化,球运行的弧度越圆润,打球者完成的动作质量就越高。柔力球改变了传统球类正面触碰的运动方式,通过身体和球拍与球进行有效的配合,形成了诸多复合轴、多关节的运动动作,大大提高了健身的目的。弧形引化是柔力球的技术特点,对人体的平衡性要求也较高,旋转也较多。通过退让来化解球的力度,禁止使用爆发性力量来改变球在运动中的运动状态。从入球到出球,练习者要先顺着球的方向和线路,主动地将球迎接进球拍,然后以两脚来引导双腿进行发力,用身体作为运动轴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的过程中球拍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在惯性作用下将球沿着弧线的方向抛出。柔力球运动比较接近于链球与铁饼运动,在抛球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圆弧,这时运动者就可以根据球运动的时间、方向,对对手进行诱导,做到声东击西,使对手无法作出落球的具体位置与方向的正确判断,这也就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2)柔力球练习者在运动中可以通过迎球,对球的时间进行引化控制,提高练习者的技术水平。一整套顺畅的花式柔力球的技术动作可以减少球对人体的冲击力,通过“以柔克刚”的独特方式,达到运动的目的。此外,刚柔并济的运动动作,可以使球保持在一种正确的运动轨迹上,让练习者在表演过程中连贯、大方地完成肢体动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民族特色。

3 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柔力球教学的促进作用

3.1 增加运动的趣味性与学习者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柔力球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老套,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柔力球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运动的每一个过程和步骤变得直观、清楚。学习者通过视频、图片对柔力球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这些是传统教学模式只靠教练讲解示范而达不到的一种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练习者的积极性,增强了柔力球运动的趣味性。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柔力球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他们在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相互借鉴、互相交流,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柔力球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3.2 丰富了柔力球的教学内容

在现价段的柔力球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对柔力球的教学资料和视频进行有效的查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练由于专业知识欠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进行全面的解答。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避免了教练与学生之间的尴尬。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时,对教学有帮助的资料和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进行重新的归纳与讲解,极大地丰富了柔力球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提高柔力球运动的技能

在柔力球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视频进行柔力球技术的讲解,通常在第1次的柔力球理论引导课上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柔力球的技术特点;同时,在教学中运用视频拍摄,再通过播放柔力球视频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与发现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动作,加深学生对两者的印象,让学生可以很好地体会和掌握每一个技能动作,提高柔力球运动的技能。

3.4 提高柔力球运动的教学质量

在柔力球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对柔力球有个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把握柔力球的每一个运动细节,领悟柔力球运动的思想和内涵。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让柔力球教学不再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更好地提高了柔力球运动的教学质量。

3.5 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

随着社会节奏的变化,很多人都缺乏运动,身体素质较差,导致身体一直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通过柔力球运动教学的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和运动爱好者加入,让全民动起来,健康生活每一天。

4 柔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缺乏柔力球的推广和普及,又因为柔力球融合了太极的很多动作,很多学生和运动者对柔力球的了解不多,而误认为这是一种老年人的运动,这就给学生和校方造成了思想上的一个误区。导致柔力球的教学很难在实际中进行有效开展。少数的院校或运动机构开设了此课程,由于教师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严重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柔力球的兴趣。

4.2 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与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柔力球的普及力度不够,拥有专业技术的教师人数严重不足,现有的教学者很多都是业余人士,缺乏专业的技术水平。同时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认为只要多加练习就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水平。其实,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直观的发现教学中学生和自身的动作错误。

5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柔力球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柔力球在学校中广泛的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是一种发展趋势,多媒体可以通过文字、视频、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将信息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可以直挂、生动的理解柔力球这项运动,增强学生或运动爱好者对柔力球的学习兴趣。

5.1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可以掌握大量的柔力球资料,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柔力球的教学质量,大量的视频、图片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个详细的了解。

5.2 3D技术在柔力球教学中的应用

3D技术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观地反应柔力球的运动线路及过程带来的效果。通过3D模拟还原系统可以对运动者的运动过程进行真实的模拟和还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动作和运球线路与方向有个最直观的了解,对出现问题的动作和步骤进行分析和改正,最大程度地提高柔力球的运动水平。

5.3 网络系统的建立

网络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在柔力球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建立。通过网络对柔力球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强大的资源库,将一切有关柔力球的资料信息装备入库。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优秀的柔力球人才,加强柔力球队伍的建立,应用网络将柔力球推广给更多的人,以此提高柔力球的认识力度。

6 结 语

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柔力球教学中的不足,增强柔力球运动的推广力度。多媒体有着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针对柔力球运动中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现状,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调动学生练习柔力球积极性的同时,也要丰富教学内容,这对提高柔力球教学质量有着很大意义。

[ 1 ]童胜玢.柔力球表演套路技术特征和编排特点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 2 ]徐福景.太极文化在柔力球竞技中的体现[ J ].文化学刊,2016(2):149-150.

[ 3 ]钦怿.柔力球运动发展动因与发展对策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 4 ]陈秋如,陈芳芳,徐连军.高校体育柔力球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3):36-38,41.

G849.9

A

1674-151X(2016)11-08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46

投稿日期:2016-10-21

梁小莉(197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柔力球练习者多媒体教学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太极柔力球的发展研究
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群教学模式中的对比探究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中年女性体质影响的研究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