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深化思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6-07-18牛英楠王玉冯志强

中国市场 2016年3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微课

牛英楠 王玉 冯志强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今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及实效性的现状调查展开,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将理论政治思想与生活实际相捆绑,初步探索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微课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26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一方面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1新媒体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领导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者。现沉浸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大学生们或多或少已被不同的新媒体技术所吸引,但部分大学生逐渐失去自主能力与自控能力,沉浸于网络游戏、关注于花边新闻等。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要知道哪些是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思政教育新方式;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

11运用新型教育模式,创新思政教育途径

结合90后大学生特点,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利用新媒体个性化、海量性、及时性等特点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易被大学生们接受,而且能够及时有效的传播正能量,科学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

12文化知识多元化,创新学习内容及活动方式

新媒体环境能够使学生们开拓思维和眼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丰富的文化理念,吸收到更多科学的文化知识,促进同学们良好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创新学习内容与活动方式,根据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丰富活动形式,贴近学生兴趣,增加同学们的参与面。

13拓宽家长与学校合作途径,为学生成才提供平台

新媒体的使用,拓宽了学生与学校、老师、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增加了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家长们能够了解子女情况,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日常工作安排,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推进各项工作与政策执行,进而建立完善的家长与学校、老师共同参与的立体化思政教育模式。

2新媒体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调查

21新媒体深化思政工作的主要形式

(1)运用网络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中思政教育者主要通过建立学生家长QQ交流群、学生QQ交流群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群内适时发布学生在校动态、评奖评优情况、活动通知等,同时上传学生日常活动照片及视频,以此方式促进学生的感情交流,为学生、家长、老师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便于家长们了解子女在校生活,获得他们在校表现信息。

(2)运用手机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微信”是“微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大学生微信使用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有效运用“红色微信”载体开展“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正面效果。[1]在平台上发布重要通知、近期校园活动概况、健康科普知识、好的学习方法及考试技巧、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时事热点、美文、优秀电影和音乐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运用视频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视频媒体的运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通过收集学生日常生活、各种活动、比赛的照片和视频,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具有趣味性和有意义的影像资料,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细心关爱与用心教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细致入微地开展并深化。同时,视频媒体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系统整合,更加直观、生动地传达及呈现思想教育目的,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4)运用多媒体办公软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运用,利用多媒体办公软件已经不只是任课老师授课的主要形式,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开展学生班会中也大都运用了多媒体办公软件。班会中运用PPT等办公软件对拟定话题进行讨论和演讲,能够充分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表达能力和软件操作运用能力。

22新媒体深化思政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明晰目前高校利用新媒体深化思政工作的现状和问题,笔者选取了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的300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了《新媒体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表,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18份,回收问卷303份,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9241%,符合学术研究标准。

(1)新媒体深化思政教育具有可行性,但不能覆盖思政教育全过程

在问及通过新媒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中,有245人认为“使用范围广泛,可行性大”,占875%;选择“特殊环境可行”的只有20人,占714%;认为“说不清楚”的有15人;认为“脱离实际,不可行”的0人。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同学们认为通过新媒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大,新媒体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但在问及“你是否会主动关注学校或学院的官方新媒体”时,有3786%的同学在强制性要求情况下关注官方新媒体,但不会经常浏览。另有2428%的同学再强制性要求情况下关注官方新媒体后,会经常浏览。会主动关注的仅占1286%;不会关注的占25%。由此可见,靠学生的主动性来参与或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有较大困难。所以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者不能理想化地完全运用新媒体手段来实施思政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摒弃。见图1。

(2)网络平台学习效果较好,但微课数量紧缺

在“你认为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的效果好吗”一题中,有6357%的同学认为很好,很有效;认为感觉一般的占3071%;认为完全没作用的只有2人;没有过网络学习经历的人有14人,占5%。可见,大部分的同学认为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的效果较好,易于接受新媒体网络教育。

但在问及“贵校是否经常开设或者连贯性开设微课”中,学生选择“我学习的科目中,没有开设微课”高达625%。即使“有的课程开设,但不连续”也占到1963%。可见,开设的微课数量紧缺,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见下表。

(3)思政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技能和投入欠缺

关于“贵校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一题中,学生认为“过于迂腐死板,缺乏内容和形式的新颖性”和“校园平台、技术、人员、经费缺乏和不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分别占3571%和3393%;其次“说教色彩严重,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占比重的20%;最后认为“脱离学生实际,不能了解学生”占1036%。见图2。

图2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的问题情况

3新媒体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31新旧媒体优势互补,实现思政工作现代化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导向鲜明并且公信力强,新旧媒体各有其优势。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贴合实际充分发挥新旧媒体优势互补,在网络与现实的双重领域中共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丰富教育模式,实现思政工作现代化。

32探索“微课”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可将上课讲授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也可将“微课”与党课、团课、心理健康课、职业生涯与规划课相结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3注重思政工作者新媒体运用技能培训

与时俱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新媒体应用水平。高校在注重思政队伍建设的学历外,应有意识的加强对思政教育队伍新媒体应用技术的培训。只有先让思政教育队伍有所“认知”,才能更好地“践行”于思政教育。[2]

参考文献:

[1]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4):40

[2]李华琼基于新媒体运用下探索“知行合一”大学生思政教育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3(9):13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