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学分制路径研究

2016-07-18王秋雅吴清燕

中国市场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万众创新

王秋雅 吴清燕

[摘要]“创新学分”制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培养其动手及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同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探索及实践。结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新学分实施现状以及创新学分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师生的“创新学分”的意识,进行弹性学制及学分学时改革以及出台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和成立创新领导小组的路径对策。

[关键词]万众创新;创新学分;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98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中国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依靠人才,而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的发展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是教学改革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前,创新学分的实施,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探索及实践,是对学分制更深入的改革。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新学分实施现状

创新学分在我校的2011级培养方案才开始体现,占培养方案总学分的7%~8%,课程类别为:素质拓展类课程。具体分四个板块:各类竞赛、科技创新;就业导向课程;学术报告讲座;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课程。其中要求,各类竞赛、科技创新;就业导向课程;学术报告三大模块,从中修满4个学分。文化素质选修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等教育类课程,学生应修满6个学分。创新学分模块中超过4个学分以上的,可用于替代文化素质选修课程学分,但不能大于4学分。2015届及2016届毕业要求中均未涉及创新学分,但2017届毕业要求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学分。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要求2013级(2017届)所有本科专业的学生须选修《创新工程实践》的课程,所有正常修完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均可获得创新学分2个学分。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学校、学院和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学分的发展。但由于我校的创新学分制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相关的经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新学分实施所面临的困境

21学校师生缺乏对“创新学分”的认识

我校“创新学分”的相应条款虽然在2011级培养方案就有体现,真正实施是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起步比较晚,实施时间也比较晚,各二级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对创新学分的认识都极其有限,当然一方面的原因是学校对创新学分的认识比较有限,相关的工作没有宣传到位。另外,创新学分虽然已列入培养方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并没有很好地与培养方案的主体内容相融合。在我校举办的2016年第一期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很多学生尽管有很好的参赛选题,却找不到合适的指导老师来指导,很多的老师也不愿意指导,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2013级学生对于“创新学分”的认识有限,参照往届毕业条件,毕业条件中并无创新学分的要求,所以把“创新学分”的获取当成了一种负担。

22创新学分在培养方案设置中体现不足

我校从2011级培养方案中开始涉及创新学分,从2013级开始,按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毕业时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学分方可毕业。目前,我校各年级的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存在不利于“创新学分”的实施因素。首先,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依2012级市场营销培养方案为例,要求学生毕业总学分是165学分,而必修课的总学分就达到了77%,另外其他的专长课及专业任选课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必选”,而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目前我校的创新课程尚处在起步阶段,课程科目不足,学生没有选择性,没有很好地为获得创新学分提供有效足够的途径,未能使学生的能力及兴趣相结合。

23缺乏相关指导文件及创新领导小组的监督审查

由于我校的创新体系系统不完整,学校没有出台相关规范的细则、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责等,对“创新学分”的改革发展造成一定的阻力。各个学院对创新学分的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个专业对创新学分的认定也是不统一的。学生们对创新学分的获得途径不是很了解,因此,对于我校创新学分教学改革来说,急需一部《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的出台及创新领导小组的监督审查创新学分材料。

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新学分发展的路径

31学校做好宣传,增强师生对“创新学分”的认识力度及师生的互动积极性

学校教务处以及各二级学院应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方面向全校师生讲授“创新学分”的意义、发展背景、各高校发展现状以及创新学分的目的及作用等。同时,学校应加大出台相关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措施,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竞技比赛、各类技能比赛都能得到专业型的老师指导,保证学生的科研创新得到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性。

32弹性学制及学分学时改革

我校可参照目前其他学校实施比较成功的弹性及学时学分的改革措施。首先,针对弹性学制,将本科的修读年限控制在3~6年,在读的学生可提前修完该年级的课程,提前毕业进行创业或在学校内创业,延长毕业时间。另外也可保留学籍,允许可休学2年进行创业,所创业的实践成果可依创新学分计入毕业学分。其次,学分学时改革,减少必修课课时比例,增加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以便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目前,我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必修课为总学分的77%以上,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需合理将必修课学分控制在50%~60%以内,同时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比例及科目数量,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行选择。

33出台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人才,需要一部可行有效的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由于创新学分制在我校实施较晚以及发展的不成熟,目前尚缺一部可行有效的《创新学分实施管理办法》。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我校需及时出台一部符合本校实情的《创新学分实施管理办法》。

34成立创新领导小组

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应该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按照《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的相干规定,成立创新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学生创新学分审批材料。学校需通过相关的引导途径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创新指导工作中,加强项目过程的管理及定期督促检查项目的情况。同时,杜绝学生骗取创新学分现象,对实践类的学分审批,务必确保真实性,保证质量。

参考文献:

[1]鲁晓丽,史英杰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学分的实施和审核[J].物流管理与管理,2016(3)

[2]张娴,张静珊,钟诗宇浅析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物流管理与管理,2016(3)

[3]田海林,李庆福实施创新实践学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4]张红光,李雨竹以创新学分为切入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

[5]何蓉,李雪娇,张祥云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学分实施情况调查报告[J].现代商贸工业,2010(23)

猜你喜欢

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分析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