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江苏模式的高职院校实施注册入学制度的利弊分析

2016-07-18张鑫

中国市场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利弊挑战

张鑫

[摘要]随着高考生源人数下降,每年高招录取时抢生源已经成为常见的现象,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生源多少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2011年江苏省率先全国注册入学制度试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其实施的成效已经凸显,浙江省作为教育大省,研究江苏模式的注册入学制度对浙江高职院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注册入学;生源危机;利弊;挑战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86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国内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面对激烈的生源大战,江苏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尝试推广注册入学制度。借鉴江苏模式的注册入学制度对于浙江省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应对生源危机显得尤其重要。

1注册入学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注册入学制度是指在某些特定的高职院校,达到要求的学生,按照一定的入学程序直接申请免试入学的制度。每个学校实施的方法不同,一般都是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提交申请,如何招生学校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等综合考量进行择优入取。学生通过院校的学习,达到毕业要求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注册入学制度在国外早已经实施多年,尤其是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且体制已经相对成熟。在我国,也就是出现生源危机之后,注册入学才进入我们的视线。在当下生源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实施注册入学制度的必要性探究也就凸显在面前。

11注册入学制度是缓解生源下降招生难的必然趋势

随着二孩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后的生源危机会慢慢得到缓解,但对于目前的现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生源,公立学校有财政扶持,民办院校自给自足,其面临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处在招生底层的民办高职院校出现了生存危机,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众多,2010年部分苏南民办院校,招生报考率不足计划招生数一半,苏北的更少,江苏省教育厅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根据《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开始在省内率先实施针对民办高职生源不足采取的注册入学制度,即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在线上不能录取的情况之下,多一次录取的机会。随后在实行注册入学制度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制度,进一步扩大实施这一制度的学校,逐步增加公办院校的份额,但以民办为主,同时还针对中职院校的学生也实行提前招生的新型注册入学制度,很大程度上缓解生源困境。

12增大高校的高招自主权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基本都是以高考为主,按照分数等级录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以高考分数为主要衡量标准录取的制度弊端日益凸显,其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个性和创新性,放开招生自主权,有利于高校挖掘个性化人才和“怪才”,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按照学生申请,综合学生素质考量学生,分层次招生更加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明确了要增加学校招生自主权,尤其是高职院校,这样可以让学校自由选择自己适宜的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充分赋予了双向选择的权利。

2实施注册入学的优劣势分析

21实施注册入学的优势

(1)因材施教的理念使注册入学选拔的学生优势彰显。学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讲究因材施教,对于高考统招的学生由于其学科之间发展影响较均衡,而注册入学的学生整体成绩相对弱点,但往往某一方面相对较强,或者是偏科,一些中职学生,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参加省级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较好名次,这部分学生通过注册入学进入高职阶段,结合他们的专业强项,加上高职院校老师的引导和培养,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展示出良好的技能水平,在毕业的时候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虽然在录取时弱化了分数要求,但是他们在学校享受的待遇、奖助学金、毕业等政策和高招学生一样,而且教师还会按照他们的技能强项因材施教,在和高招录取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的情况下,技能强项得到彰显,这也是注册入学带来的优势。因此部分高职院校在招生录取时政策就是参加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免试直接录取,以利于后期因材施教的培养。

(2)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实现双赢,提升教育入学率。对于学校来说,注册入学制度解决了生源问题,生源范围明显扩大,不仅仅是高中生源,还有中职学校的生源,是对口单招模式的新的形式和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学校自己的特色和要求选择优秀的学生;对于部分学生来讲,统一的高考入学模式将一部分有一技之长或者偏科的学生挡在了大学门外,使他们与高校失之交臂。实施注册入学制度后教育的公平化显现出来,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一纸定终身的局面,同时对国家而言大大扩大了职业教育入学率,使得受益面更广。

22实施注册入学的弊端和挑战

(1)宽门槛使学生家长信任度下降。注册入学制度使得很多学生多了一次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机会,降低了进入的门槛。高职教育在很多家长眼里就不被看好。一直以来,人们都有这样一个等级制度,好的都是本科,考不上才会进入高职学习,加上现在降低职业院校门槛,本来就是生源质量不好,现在会越来越差,很多家长就持有怀疑的态度,这样是否真能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这对高职院校是个不小的挑战。

(2)注册入学使得生源竞争更加激烈。注册入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生源压力,但是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入学时对分数要求不高或者降分录取,虽说多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对于各个高职院校为了抢夺生源的竞争也大大加剧了。尤其是民办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很多学校本身竞争力不强,在抢夺生源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正当手段,为了获得生源,出现一种是个学生报考就录取的现象,整体生源水平大大下降,使得学校恶性循环,给以后的招生以及学生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3)注册入学使得学生教学和管理难度增加。正是由于招生降低了要求,使得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时会出现明显差异。由于生源质量不同,学生在学习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反应很大不同,这给学生教学和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有的学校实行了分层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基础比较弱,相对接受力较弱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难度增大,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明显脱节。

除此以外,学生学习的水平会进一步加大,课堂改革创新的难度增加,学生的实习就业等问题也会一一凸现出来,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同样是教育大省的浙江,创新多元化的招生体制势在必行,我们通过江苏模式的注册入学制度的研究,以期对浙江高职院校在应对生源危机时采取这类模式带来一定启示,做到扬长避短,在生源竞争中处于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国雄基于五竞争力模型的高职院校竞争状况分析与系统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

[2]林其天高职高专陷入生源困境亟需开拓注册入学新途径[J].青年教师,2012(6)

[3]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11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工作的通知[Z].教考招[2011]10号

[4]张健德国职业学院——双元制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1(12)

[5]聂华从德国职业学院看我国高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08(2)

[6]孙锋我国高职教育存在问题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

[7]孙健论“多元化”入学制度下的江苏省高职注册入学制度[J].机械职业教育,2011(12)

[8]张庆武,陆欣新形式下高职院校竞争力培养浅折[J].发展研究,2011(9)

[9]许乐清关于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招生模式的探索[J].新一代,2012(4)

猜你喜欢

利弊挑战
生态旅游之利弊
我来挑战(二)
对人民币加入SDRs的认识及我国金融开放的利弊
利弊怎么看
微型学习之利弊谈
电子产品利弊说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