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关键绩效指标构建研究

2016-07-18杨诚

中国市场 2016年30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城市社区

杨诚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估存在一些问题,认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需要注意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和范围、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依据公共服务理论和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关键绩效指标为社区居委会、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活动,以此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关键绩效;指标构建;城市社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58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在改善居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城市生活质量和改进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城市政府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城市居民身体素质提升等诸多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以此检验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成效,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1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对发展社区体育的重视,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有关城市社区体育评价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极大的关注。张龙等人对1997—2010年间国内发表的21篇社区体育评价研究论文分析认为,国内社区体育评价的研究可划分为理论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社区体育服务评价研究、健身环境评价研究和居民体育意识评价研究6 大类[1]。可见,国内关于社区体育评价的研究触角还是较广的。

就社区体育服务评价研究来看,何颖、徐明(2007)认为,将满意度引入到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评估中,是对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实施计划的科学性、适用性及其执行结果、工作质量进行检验的重要方法。他们依据顾客满意度研究理论,提出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测评系统主要包括社区体育服务环境、社区体育服务主体、社区体育服务客体、社区体育服务载体4 个子系统。其中,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环境为社区体育领导、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服务经费;社区体育服务主体为社区体育组织和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服务的客体为城市社区居民;社区体育服务载体为社区体育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他们构建了一个由2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2]。

陈旸、马葛生(2009)借鉴当前经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联系社区体育服务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公众期望、社区体育服务构成要素、社区体育服务方式、居民参与、社区体育获取途径、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居民满意、社区形象和居民信任等10 个潜在变量,建立了社区体育服务居民满意度的概念模型和测评指标体系[3]。后来,他们(2010)结合社区体育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要素,基于对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分解的关键绩效指标法,细化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再次构建了一个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由社区体育组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社区体育经费、社区体育指导、社区体育活动、公众参与等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4]。数年后,陈旸与左珊(2014)从体育基础设施、体育服务活动、体育服务人员三个方面又构建了一套基于公众参与下的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体育服务项目数、体育服务机构数、人均体育活动面积、年体育服务经费投入、年体育活动竞赛服务活动数、年运动康复服务活动数、年体育信息服务活动数、服务人员年培训次数、服务人员业务考核通过率、体育服务指导员数量等10个具体指标[5]。

闫建华(2014)认为,社区体育评价首先应以社区体育能够为居民提供的服务状况及居民对其服务的满意度为主要内容,其中应以居民满意程度作为评价的核心。此外,评价的内容还包括社区体育设施服务、社区体育组织服务、社区体育指导服务[6]。

纵观上述研究结果,虽然社区体育服务的评价指标构成有所差异,而且综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对社区体育的特质和评价内容把握不当,指标的选取或者评估的要求上存在明显的问题,有的超越了社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

2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要能够科学地评估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有几个基本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一是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范围;二是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对象,是政府还是社区居民委员会;三是评估的目的,是检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水平,还是政府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成效,或者是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只有把这三个问题先搞清楚了,才能确定构建什么样的评估指标和模型,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

21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与范围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是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服务体系,在我国被界定为是指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基础,以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为主要内容,政府引导支持,多方共同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7]。由此可见,我国规划发展的社区服务体系既包括满足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内容,也包括满足社区居民非公共性的多样性生活服务,社区体育也一样,可分为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

对于发展社区体育服务的重点任务,《“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要求“继续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特别要积极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社区体育设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培育社区群众性体育组织,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7]。《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在提出“十二五”期间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目标任务时,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任务要求是: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设施,50%以上的城市、城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8]。很明显,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基本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任务。具体而言,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之一就是提供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包括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的开放,这是从“十一五”到“十二五”都强调的重要目标任务。此外还有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组织的培育和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自然,这些方面应该成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评估的基本内容。

22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对象

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是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而我国的社区建设被界定为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而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所以,社区建设被要求努力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9]。国家体委等五部委于1997年4月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则明确要求,市、区人民政府要把发展社区体育作为贯彻《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项具体措施,纳入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规定了市、区人民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文化部门、城市规划部门以及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社区体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责、任务和作用。同时指出,街道办事处对辖区体育工作具有领导、管理的职能,居委会应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居民经常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10]。

如此看来,社区体育的发展也应该形成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街道办事处管理、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社区居民参与的工作格局。那么,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他们应当各负其责,也应当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的对象。由于他们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职责或者义务不同,所以不同的评估对象,应当有不同的评估内容和要求。而现在我们对此的评估,无论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是实践中的实验,都几乎没有考虑到这个影响评估效用的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难以通过评估分清有关部门、机构的责任。

23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目的

张龙等人把国内城市体育评价的研究论文划分为理论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社区体育服务评价研究、健身环境评价研究和居民体育意识评价研究六大类,这种分类尽管不太科学,因为六大类之间很多有交叉,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研究者是基于不同的视角,出于不同的用意来探讨城市社区体育的评价问题的,也说明了不同的评估目的,在评价指标和模型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的评定,虽然所评定的都是社区体育发展水平位居全国领先地位的城市社区,但是评定对象是街道办事处还是社区居委会,因其在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是职责、任务不同而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的不同,既会体现在选择不同的评估指标上,也会反映在相同指标的具体评估要求上。如同样是社区体育设施,对于评估作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来说,需要考量的是它的建设投入;而评估作为社区居民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来说,那评估的不是设施的建设投入,而应当评估的是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状况。社区体育设施由政府建、交社区用、社区管,这是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中的分工与合作机制。

3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

城市社区体育,在我国被界定为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群众体育[10]。那么,城市社区体育就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全体成员、社区体育场地(自然环境和设施)、体育健身活动等要素构成。不过,随着民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贯彻实施和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完善,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会逐步得以提升,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职能将会得到强化。如今,社区居委会已作为了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的评定对象,这说明它在城市社区体育自我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加强。因此,我们在评估城市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绩效时,不得不关注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发挥。换言之,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体育发展中地位的提升和作用的发挥,实际上也是政府提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一种绩效表现。

我国明确规定,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11]。这是现代公共服务精神的基本要求。与私人服务不同,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保障公民的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它需要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投入才能实现,所以它要求均等化,所有公民享有平等接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和机会。因此,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评估应紧紧扣住它的公共性来构建指标,要评估政府或其所委托的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哪些基本体育健身条件,创造了怎样的体育健身社区环境,而且这些条件和环境满足了多少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关键绩效指标由社区居委会、体育场地和设施、社区体育活动构成,其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要求如下表。

从评估要求来看,这套指标体系侧重评估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广度即惠及了多少社区居民,符合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因此也能反映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水平。但当社区体育条件和环境改善,体育设施建设不再是重点任务的时候,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则应转向深度即提升服务效果,也就是促进居民身体素质增强方面去努力了。到那时,评估指标和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龙关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评价的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2012,33(1):1

[2]何颖,徐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1):40-42

[3]陈旸,马葛生社区体育服务居民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133-135

[4]陈旸,马葛生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3)

[5]陈旸,左珊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社区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1):96-100

[6]闫建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理论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2):8

[7]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4-12-21)http://baikebaiducomview8010529htm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Z].2011-12-29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J].中国民政,2001(1):4,6

[10]国家体委,等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0-02-05).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79/n17321/1436259html

[1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2-07-20)http://wwwgovcnzwgk2012-07/20/content_2187242htm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服务城市社区
老龄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