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污染正让人类“告别”银河

2016-07-18萧白

看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法尔思科银河

萧白

星空,曾经是随处可见的壮观自然景象,也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心灵寄托。而现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夜晚看不见星空,美国已经有整整一代人没见过银河,80%的地球人生活在受人工光线污染的天空下。而造成这些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节能又明亮的LED灯。

三分之一的人看不见银河

在波尼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部族)的信仰中,人类根本就是由星星演化而来的。在他们至少有700年历史的宇宙观中,人类第一位女性诞生自星星和星星的结合,人类第一位男性因为太阳和月亮的联姻而出现。星星本身是由造物主Tirawa创造的,也是Tirawa一手缔造了璀璨银河。波尼人还认为天空中最亮的恒星与地球的气候息息相关,而地球的气候又是万物繁殖的关键。但是,最亮的那些星星会引起不那么亮的星星的眼红,于是这些嫉妒的星星便偷走了本属于最亮恒星的大风暴,并把它们转移到地球,这就是“死亡”的由来。如今,云、风、雨仍然是人类体验天文的主要方式,但这种体验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在失去夜空和银河,光污染的加剧遮蔽了星空,而地球上的生命也正为之付出代价。

研究表明,光污染已造成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夜晚看不见银河。目前,80%的地球人生活在受人工光线污染的天空下,北美和欧洲99%的人沐浴在光污染下,北美近80%的人口与欧洲60%的人口无法看到银河的明亮与美丽,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美国已经有整整一代人从来没有见过银河。我们似乎失去了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份绝妙礼物。

而这么严重的光污染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会造成影响。光污染轻则扰乱人类生物钟重则造成睡眠困难,甚或更重。长时间在白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会急剧下降。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意大利天文学家、光污染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法比奥·法尔基在强调问题的严重性时说:“我认为光污染目前不止是天文学家面临的问题,这是全球性问题。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按着12小时黑暗12小时光明的节奏演化出来的,但现在我们的地球沐浴在永恒的光芒中。”

法尔基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克里斯·艾文姬自1990年代以来就合作研究光污染问题。他们的第一个版本“地球夜间卫星图”在2001年就诞生了,使用的是各地晚上8点左右的卫星数据。目前,他们更新版的卫星图集来自一套更新的卫星系统,采集的是各地午夜1点到2点的数据。虽然新卫星图集不能直接与旧的对比,但法尔基他们断定光污染在这些年变得更为严重了,部分原因就是LED灯的使用。

LED灯:更亮更远更污染

近年来,许多城市用LED灯来代替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作为路灯,这样不仅更亮,还可以节约能源。但由于LED灯散发的光在可见光光谱中占到更大比例,就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亮,而灯光播撒的范围越来越广。在美国的死亡谷国家公园,游客可以看到在东边的拉斯维加斯和在西边的洛杉矶,穹顶般的光圈笼罩着这两个城市——尽管两者都在数百英里之外。

地球夜间卫星图

光污染也正在成为美国国家公园服务部夜空项目主管丹·杜里思科的最大困扰。美国公园管理处将天空视为像草原和溪流一样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为了维护它,杜里思科自1996年以来一直跟踪光污染问题,他通过和他同事共同开发的软件搜集全世界的数据。在这项名为“夜色地球(Global at Night,GN)”的计划中,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夜晚记录下所处地的夜空亮度星图,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上传至科学家手里,这样就可以绘出全球的光污染分布图来。GN计划每年一次,每次持续2星期。过去4年里,GN计划收集到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共计35000条光污染记录信息。结果自然是不容乐观的,越来越亮的地球夜空让杜里思科非常担忧。

“我可不想看到LED灯的使用量增加,更何况LED的使用寿命是20年。”杜里思科说。讽刺的是,LED灯的普及使得未来的夜空亮度星图更难追踪和更新数据,因为跟踪光污染的卫星对于LED灯光谱的捕捉并不那么敏锐。法尔基和他的同事估计,如果欧洲城市继续增加LED灯的使用而不加任何遮挡的话,地球夜空的亮度会增加两到三倍。

法尔基解释说:“我们逐渐淘汰的是黄光的高压钠灯,我们启用的是冷白光的LED灯,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已经非常明亮了。其实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就是使用暖光的LED灯。”杜里思科也有自己的方法,他试图鼓励国家公园周边的社区减少灯光的使用,措施包括确保灯光被遮挡得更好,或者向下定向发散,或者适量减少流明值。杜里思科担心LED灯的灯光,是因为它传播得更远,更能扰乱夜行动物和人体的生理节律。

科学家们同时注意到,有些城市的光污染状况更糟,而且跟人口规模无关。慕尼黑和米兰各有大约150万人口,但米兰比慕尼黑更亮。罗马和柏林也是同样的情况:都是有300万居民的首都,但罗马更加闪耀。作为意大利人的法尔基坦承,他的同胞都只是习惯了更光亮的夜晚。地球确实还有一些真正黑暗的角落,这恰好包括一些最贫穷的地方: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毛里塔尼亚只有1%的夜空受到了污染。格陵兰岛99%的地方都可以仰望毫无污染的星空。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内陆,星空也保留了原始的美。但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如新加坡、纽约、东京,其居民可能永远不会体验到真正的黑暗,更勿论未受污染的夜空。

仰望星空是公民权利

杜里思科欣然承认,他是幸运的,能够生活在一个看得到星空的社区。“现在你只能在夜间的荒野开几个小时的车才能找到银河。这太不合理了!夜观星空已经快变成一个精英活动,你必须要有钱才能去享受。你必须买得起去毛里塔尼亚或纳米比亚的机票。”杜里思科说,每每在没有星星的夜晚沉思的时候,他就会想到失去银河是不是对于公民权利或人类文化的侵害。“只要能够出去看看星星,就知道给人心灵安慰的、具有伟大意义的东西仍然存在。星空总在那里。我们的世界是如此多变,只有永恒的宇宙与星空才有利于你的心理健康。”杜里思科说,“失去星空我会疯掉。我认为仰望星空是不能容忍侵犯的公民权利。”

法尔基和他的同事们估计,在那些光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一个人的眼睛永远不可能真正进入“暗适应”状态。除了人类之外,动物受到的影响更大。光污染会影响飞蛾及其他夜行昆虫的辨向能力,使得那些依靠夜行昆虫来传播花粉的植物因得不到协助而难以繁衍,久而久之导致某些植物种类的消失,破坏了生态链。最典型的是刚孵化出的海龟在由巢穴步向海滩时,会受到光害的影响而迷失方向,因找不到合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雏鸟也会在由巢穴飞至大海时因光污染而迷失方向……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人造光对夜间生物的影响,科学界才刚刚开始研究。

法尔基和克里斯·艾文姬现在成了“星空追逐者”。为了寻找黑暗的原始的星空,几年前法尔基访问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在地球上最干旱和最黑暗的地方寻找“伟大的自然奇观。”艾文姬则驾车东行,远离丹佛这样的城市,开车两个小时前往海风吹拂的波尼国家草原,只为看银河闪耀。法尔基认为,夜空人为增亮意味着人类的一个基本经历——每一个人在夜空下观察、思考的机会——发生了深刻改变。“这是我们与宇宙相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已经不存在了”。法比奥·法尔基有些担心和遗憾,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最终让人们关注光污染问题和星空对于人类心灵的伟大意义。

猜你喜欢

法尔思科银河
问银河
银河升起
拯救自行车
思科新一代防火墙帮助客户实现全数字化计划
问银河
问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