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边远小镇走向凋敝

2016-07-18畏德

看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多德俄勒冈州偏远地区

畏德

一二线大城市的人口继续膨胀、城市病越发严重的同时,小城镇和农村却要面临人口流失、老龄化甚至“鬼城化”的趋势——这样两极化的城乡发展模式在全球多个国家成为主流。《大西洋月刊》走访了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最偏远的惠勒县,从几个“正在死亡”的小镇上发回了全景式的报道。

在萧条、偏远的山区小镇上,生命似乎也跟着失去了活力。

74岁高龄的居民雪莉安·阿舍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一天一天地掰着手指头过日子。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当她发现一个近乎残酷的现实:在只有450人的俄勒冈州小镇法索尔上,平均每个月都有4人去世。阿舍尔说,法索尔也会像它的居民一样,最后就这样死去。

法索尔曾经有4座加油站、3家杂货铺、3家汽车销售店和1家伐木场。但现在,这里只剩下一家晚上还会营业的餐馆。最近的医院也要在1小时车程之外,而驱车到最近的城市则需要两个半小时。

“法索尔(Fossil)在英语里还有另外一个含义,那就是化石——那是一种已经死亡很久的东西,”阿舍尔站在她的农产品摊位的太阳伞下说。这个只有一张桌子规模的农产品摊位由她和她的三位好朋友一起经营。这几位老太太里,最年轻的一位也已经有68岁。

法索尔由俄勒冈州的惠勒县管辖。这个山区县居民的年龄中位数在全州最高,达到56岁。而在该州最大城市波特兰,年龄中位数是36岁。从2000年到2013年,惠勒县的居民年龄中位数从48岁上涨到了56岁。

白发苍苍的法索尔居民拉里·施耐德开玩笑说:“或许这个县的人都特别爱过生日吧。”

另外一方面,惠勒县也是俄勒冈州人口最少的一个县,总人口只有1300人。与此同时它还是最“白”的一个县,有94.3%的居民都是白人。尽管距离波特兰只有不到3个半小时的车程,但大城市对惠勒县的辐射却很少。对年轻人或是非白人居民而言,这个山区小镇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随着1978年法索尔小镇上的伐木场宣告关闭,惠勒县的人口随着工作岗位一起开始流失。如今,如果不算上自己雇用自己的个体户,全县只有347个全职工作岗位。惠勒县的薪水水平也在降低,相比上世纪70年代降低了42%。

在法索尔,学校因为入学人数实在太少早已关闭,当地的教育局只好安排在线教育课程,让居住在这里的少数孩子不必到太远的地方去上学。惠勒县另一个小镇米秋尔的学校则因为引入了外国学生而暂时得以运转。

法索尔小镇上废弃的商店

法索尔在美国并非个例。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二线大城市的经济越来越发达、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其多元化的环境更是对年轻人有着十足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偏远的小城镇开始衰败,变得更老、更“白”。在2010年到2014年间,美国偏远地区的人口以每年3万的速度急速流失。

在今天,全美国只有19%的人口居住在被人口调查局定义为“偏远地区”的地方——这个数字在1930年为44%。在全美25个人口最老龄化的县,有21个都属于“偏远地区”。

在西部地区的偏远农村里,人口的流失情况更为常见。在这里,大片大片的农场虽然为美国人提供了餐桌上的面包和黄油,但却无法对需要找工作、渴望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产生吸引力。以俄勒冈州为例,该州有一半以上的工作岗位都集中在波特兰都市区的三个县;在犹他州,则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都集中在最大城市盐湖城的附近。

大城市对偏远地区的虹吸效应进而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城乡对抗:年初俄勒冈民兵暴动事件就发生在像惠勒县这样日渐衰败的地区——表面上来看这是一起州权和联邦管理权之间的对抗,但实际上却反映出偏远地区居民们的绝望情绪:难道联邦政府就要任由曾经繁华的西部小镇走向死亡吗?

和其他国家不同,在偏远地区的美国人民一直对自己的乡村文化感到自信。很多农村人认为,诞生了牛仔文化和乡村音乐的美国大农场一点都不会比以曼哈顿和好莱坞为代表的城市文化逊色。但现在,美国的偏远农村也在老龄化,它也不再能够为年轻人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看着子孙一辈争相往大城市里走,留守在农村的父母一辈无限感慨:美国的偏远小镇不会在一瞬间灭亡,但却会慢慢地老去、慢慢地走向坟墓。

亚当·天普的家族在惠勒县的土地上运营了好几代的农场,但他或许就要成为天普家的最后一代农民。几年前的亚当还在东海岸的大城市里,像其他那些小镇青年一样为在都市立足而奋斗。但当他祖父表示希望他能回到农场帮忙时,他又回到久违的故乡。

天普农场曾经在惠勒县赫赫有名,他们家在鼎盛时期有超过10万英亩(约404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2名全职放牧的牛仔。但随着农业的萧条,天普家把大部分的土地都卖给了政府,如今只剩下1000英亩。亚当·天普决定要用和他祖祖辈辈不一样的方式来运营农场——依靠现代科技,他光靠自己一人和一位兼职员工即可让农场井井有条。

比如,亚当最近在租房网站Airbnb上挂上了自家农场一间别墅的信息,希望能够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搞点新的收入来源。对于农场的未来,他也非常不确定。他开玩笑说自己的儿子不喜欢农村生活,所以应该不会再继承父业。

尽管美国西部的大农场式农业早已经非常的人力集约化。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这个行业还是在不停地进化和变革。大量偏远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也因为效率的提升而丢掉了饭碗。在1900年,美国的农业人口有40%;一个世纪过去后,这个数字只剩下2%。

同样的情况在伐木业、采矿业以及其他的资源导向型行业也有发生。它们与农业最大的共通点在于都曾经是偏远的、人口稀少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偏远地区的传统劳动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效率大幅提升下的终极受害者——和不断有新兴产业来补缺工作岗位的大城市不同,在偏远地区,一座矿井的倒下就意味着城镇的倒下。

“在偏远地区的很多产业里,科技发展带来的更新换代让很多传统工人丢掉了工作,”犹他州州立大学的唐·阿波奇特指出,自动化替代人力后,大农场和伐木场只需要很少的人就能够运作,因此依托产业而生的小镇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不得不搬迁到城市去寻找工作。“一旦出去后,他们再也不会回来。”

在天普的农场里做兼职的吉拉德·麦克今年19岁。在农场附近,除了这份兼职工作,几乎没有其他可供他选择的就业机会。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在犹豫:要是再找不到一份全职工作的话,他要不要离开惠勒县。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米奇·多德的儿子身上。61岁的多德在米秋尔小镇的主街上开着一家咖啡快餐店。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还有一家二手商店和一家杂货店。但除此以外,其他的铺面都在招租或是废弃状态。

“年轻人在这里的确活不下去,”多德表示,“那些稍微有点才华、比较聪明的孩子高中一毕业就都走了。”像多德的儿子那样留下来的,则挣不了多少钱。惠勒县现如今是全俄勒冈工资水平最低的一个。

年轻人纷纷离开的同时,老年人却陷入了走不了的困境:他们的房子因为周边人口的不断迁出而快速贬值,如果他们卖掉自己的房子,换来的钱根本不够他们在城市里的安家费。

多德和他的餐馆

偏远地区小镇的老龄化引发的问题不仅仅让经济变得萧条,还让留守在这里的老人面临无人照看的困境。

玛姬·夏普经营着法索尔唯一的一家公立养老院,她表示这里永远都是人手不足的状态。要找到具有资历的、同时又能够接受低薪水的雇员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法索尔小镇的官方网站上,有两个工作岗位长期在招:一个是养老院的看护,一个则是养老院的厨师。

“这里(法索尔)空气清新、安静又舒适,”夏普说,“但问题在于,如果根本没人照料你,你还会在这里养老吗?这永远是大难题。”

猜你喜欢

多德俄勒冈州偏远地区
新时期偏远地区乡村干部履职状况研究
超大号病患
Father
《多德-弗兰克法案》实施10周年:美国证券法域外适用的新发展
《多德-弗兰克法案》实施10周年:美国证券法域外适用的新发展
山火连天
山毛榉树
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对中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模式的启示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