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都是欧洲人,除了现在!

2016-07-18黄哲

新民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欧洲杯法国人欧洲

黄哲

在习惯了“全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的今天,只有看欧洲杯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欧洲的国界线原来还如此泾渭分明,甚至还会彼此剑拔弩张。

“只有足球,才能把欧洲真正连在一起。”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如此写道。此言不虚,欧洲杯足球赛就是欧洲一体化在困难重重中得以推进的先锋官。

但在习惯了“全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的今天,只有看欧洲杯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欧洲的国界线原来还如此泾渭分明,甚至还会彼此剑拔弩张。默克尔和奥朗德们都在不约而同地为了看球推迟国事——平时我们首先是欧洲人,然后才是德/法国人,但除了小伙子们踢球的时候。

法国,持之以“衡”的艺术

“我们正深处危机之中,我们扪心自问,是否需要举办欧洲杯,答案是:体育便是应对危机的解决方案。越是危机,越需要体育。”六年前,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给出了这样的申办理由。

法国作为西方的“现代希腊罗马”、在对外输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连美国人都要甘拜下风。而法国人的输出不是靠真刀真枪的打仗,而是靠华丽铺张的张罗,因此,落下了“欧洲女管家”的名声。作为没有硝烟的战争,竞技场是最能激发民族自豪、秀国家肌肉的舞台。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法国人。世界杯足球赛之父——雷米特,法国人。欧洲国家杯之父——德劳内,还是法国人!

三位已作古的先贤,证明了萨科齐所言不虚:由法国人张罗起的这三大盛事,曾分别让法国走出普法战争、一战和二战的阴影,继续为国家本钱渐少的“会员卡”加倍充值、得以留在大国俱乐部。而1998年举办了史上综合评价最高的一届世界杯并且把大力神杯留在本土,曾直接为当年疲软的法国经济提升了近2个百分点。当政治经济阴影笼罩、恐怖主义空前肆虐的今天,法国人再度举起自己熟悉并熟练操作的强心针。

作为哲学和艺术大国,法国人把大赛举重若轻地办得漂亮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踢起球来提到“漂亮”二字,法国队却不会排在绝大部分球迷心目中的Top5——南美双雄巴西、阿根廷,同在欧洲的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甚至已不存在的南斯拉夫,都会“前排就座”。其实,绰号高卢雄鸡的他们,早已把法国二字所代表的高度审美融到血液中。只是法国足球从来不以炫技为荣耀,想想他们同样引以为豪的奢侈酒店业吧——装修得花里胡哨的那是暴发户,咱们老牌贵族讲究低调奢华。外行看着不起眼的,其实都是大有来头的名贵货。

足球场上也异曲同工,法国队不可或缺的不是大牌前锋,而是负责整体平衡、掌控胜利天平向着本方倾斜的中后场。比如世纪之交连夺世界杯欧洲杯那支王者之师,哪怕齐达内停赛、前锋集体忘带射门靴都不怕,有后卫四大金刚和三后腰在就没输过球。但防守队员比例如此高,却从不缺少观赏性,甚至每一场都是一个后卫站出来,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只是这种整体均衡,让人忘了每个局部的峥嵘。

不要艺术足球,而是要足球艺术。在这样的艺术哲学里,任何对整体产生负效应的因素哪怕再美,也会被无情地割爱。20年前,主教练雅凯把坎通纳和吉诺拉两位英超国王排除在蓝军之外,法国队却迎来巅峰;如今那支冠军队的队长、“蓝领之王”德尚成为主教练,也毫不犹豫地没有征召深陷敲诈队友丑闻的头号前锋本泽马。这对郎心如铁的师徒和其他法国人一样,从小就听过罗丹“砍手”的故事——在听到其他人赞美自己雕刻的巴尔扎克手部“异乎寻常地完美”时,大师抄起斧子把这部分砍掉了。

但这支平衡稳健的古典美球队,在中国的拥趸远少于观赏性要大不如自己的意大利和德国,甚至不如英格兰。原因无他:“颜值”没跟上,“户口本”不够纯,甚至被略带讥讽地称为“非洲二队”。本届奉献球王级演出的帕耶便来自毛里求斯,而博格巴领衔的后腰群更是延续了1980年代蒂加纳开创、1990年代德塞利等发扬光大的“黑又硬”传统。

其实即便是皮肤颜色浅者又如何?花名册就足以暴露队长洛里(Lloris)的西班牙血统和最佳射手格列兹曼(Griezmann)的德国根。再往前溯,世纪最佳齐达内来自阿尔及利亚,上一代球王普拉蒂尼则是意大利后裔,上古时期的绝代双骄方丹和科帕,分别生在摩洛哥和波兰。

想想也不奇怪:那位开创空前绝后帝国的拿破仑,学会说流利的法语取代意大利语,也只是十几岁以后的事。而法国特别是巴黎之所以被称为所有西方人的精神故乡,也是因为无数知识精英和艺术家,前赴后继地操着各国口音的法语,义无反顾地赶赴塞纳河边那流动的盛宴。

但这都不重要,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只要赛前奏响《马赛曲》时,这群来自五洲四海、为同样的足球理想穿上同样队服的11人能一齐开口唱“前进,祖国的儿郎”。法国队的战绩从来不会差。反之,球队往往会在窝囊出局后爆出内讧丑闻。这也印证了那句源于法国哲人伏尔泰的名言:人,只有自己能打败自己。

英格兰,“欧洲中国队”

杯赛之父是法国人,但现代足球运动之父则属于海峡对岸。为什么上场是双方分别11人?那时候英国学校和工厂的宿舍的标准配置都是每间10名学生/学徒,加一位舍监。而中国球迷总会亲切地称呼英格兰队为“欧洲中国队”,既是因为古代足球、也就是蹴鞠源于中国,二来也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传统——特别是“打平就出线=肯定输球不出线”。这届更惨,1/8决赛居然被身价只是自己零头、全国人口也就伦敦一个区的冰岛逆转。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也让人很纳闷:三狮军团一向球星辈出,其依托的母国联赛英超更是一度贵为世界第一联赛啊?难道这一切都是泡沫经济、虚假繁荣?不是这届足球指导思想不行,要真追根溯源,得怨到维多利亚女王头上。

法国人后来拿大赛装点门面,英国人发明这运动的初衷,也是日不落帝国的统治需要。男性学生和工人是最重要的兵源,在没有战争可打的时候踢踢没有硝烟的战争找找感觉,也释放一下血气方刚的荷尔蒙,给社会矛盾找个出气孔,一举两得。而作为足球比赛衍生品的裁判,最初就是吹哨执法的皇家警察,防止犯规是其次,主要防止械斗!因此,另一衍生品也与生俱来——足球流氓。包括为什么这个国度的球星因为酗酒赌博甚至家庭暴力走上自毁路的比例惊人地高,他们的父兄在踢完或看完足球以后往往都是这么干的。这样的足球文化,自然崇尚热血足球。

事实上,除了1966年本土夺得的那届世界杯,足球鼻祖从未用战绩真正证明自己顶级强队的身份。只是后来世界顶级的商业运作和媒体宣传,让足球在英格兰最早成为一门成功的生意,英式足球传统肌肉热血重于大脑的缺陷既被掩盖了,也再度失调。“户口本”球员价格在英超偏离价值地畸高,也就越发造成“英格兰届届强,但届届走不远”的印象。

“ 我们只有贝尔能在英格兰队打上主力。也许是的,但我们威尔士进四强了!”讽刺的是,威尔士的班底、也正是该地区两大城市加迪夫和斯旺西,却常年在英超中下游挣扎浮沉。而更打脸的是,本届除了苏格兰折戟预选赛,北爱尔兰连同半个同胞爱尔兰也都来了,秉承着已经落后的传统英式打法,球员班底更是英格兰低级别联赛,战绩居然也不比老大哥差,都是小组出线——既然不是英式打法不行,就只能说足球是圆的了。

意大利,“我们利大于义”

“这届英格兰很强”、“这届意大利很弱”永远是一对互证的命题。后者多半归咎于蓝衣军团在预选赛及小组赛总是像没睡醒、最后战绩却多半不差的套路。打仗外行的意大利人足球兵法却颇有一套,何故?

想想他们在思想领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吧。没错,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是的,保存实力、不择手段去赢得胜利。这既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着“帅却不靠谱”花名的意大利男人,却为世界贡献了教科书的链式防守——当然,只看男模队高颜值的女同胞总是成功忽略了1:0之后比赛往往就进入垃圾时间这回事。

2016年7月3日,法国圣埃蒂安,法国欧洲杯1/4决赛,法国5-2冰岛。

而著名的意大利后卫从来不盛产屠夫型,标准画像是巴雷西或卡纳瓦罗,不高不壮、却总能精确超效率地使用自己的每一寸身体。只是称他们为优雅的同时,请选择性无视意国后卫只国产不外传的经典秘笈——裁判看不见时的骚扰小动作。而马基雅维利最好的学生其实不是那些小个子,而是高大的马特拉齐:十年前,他的垃圾话成功地让齐达内“我顶你个肺”、然后让法国队在自爆司令塔之后无缘那座大力神杯。

但这不妨碍意大利也一直出产真正的艺术大师:1990年代有巴乔、本世纪前十年有皮尔洛,当然,中间夹着两位都能算半个——画风突转的托蒂和不太成器的皮耶罗。其实也不奇怪,中国人勤劳致富后,总要送孩子去学个琴棋书画以证明自己家非富且贵;而供养达·芬奇等文艺复兴宗师的,正是马基雅维利的老板美第奇家族。

两颗“牙”,异军突起

欧洲杯价值在本世纪全面赶超世界杯,某种程度上得感谢西葡两颗“牙”的异军突起——世界杯本来也是看欧洲强队加拉美的艺术足球,加之南美双雄不复上世纪之勇,那就看欧洲桑巴、欧洲探戈好了。

千万不能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辈分乱了:足球当年是被这两大宗主国在广袤的美洲殖民地开枝散叶的,而今天伊比利亚半岛也总是拉美球员出国镀金的第一站。而西葡人传递无数脚不丢球、甚至一路传到对方球门的秀丽脚法,除了殖民地的反哺,更让人联想到大航海时期水手们于惊涛骇浪中的如履平地。而“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平均身高世界第一,也是以脚下的细腻著称,可谓殊途同归。

而在前钢铁时代的大航海舰队,神出鬼没的边路快艇比船坚炮利的主力舰享有更高的战术地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西班牙的“魔鬼双翼”出了一代又一代,而葡萄牙的两代领军人物菲戈、C罗也都是边锋。而长人林立的荷兰批量生产的也不是中锋,而是世界级的边锋和边后卫,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天有不测风云,“无冕之王”荷兰人在世界杯上成了三亚的代言人,却在这届“扩招”的欧洲杯前落榜;葡萄牙人靠进攻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靠防守和偷鸡反倒能届届混四强;而西班牙在称霸世界六年之后,曾是技战术顶级奢侈品的“tiki-taka”也被成功破解、沦为廉价的倒脚足球。无他,硬币总有两面,大航海美景无限的背面是同样无限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到达了,就是波澜壮阔的新大陆,没到达,就是日志上简单一句“葬身鱼腹”。

德国,战车变身大篷车

同样这个足球,滚到严谨的德国人脚下,就成了训练理性素养和强健体魄的双重体操。这个国家很少出巨星,更不出偶像,但一届届最优秀的高级技工组成的朴实队伍,却极少被挤出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四强,冠军数量还稳居欧洲第一——甚至带队的“车间主任”是谁都没那么重要,可以是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也可以是“队短”拉姆,总之按既定操作规章干才是第一位。

2016年7月2日,法国波尔多,法国欧洲杯1/4决赛,德国1-1意大利(点球6-5)。

战后德国足球的复兴,是和废墟上的重建一路相伴的。从那开始,德国制造的严谨不出错、又自动加成坚忍的钢铁意志。这让这辆战车在缺兵短将或弹尽油枯之际,往往还能神奇地自动续航:从1974年手缠绷带逆转荷兰的贝肯鲍尔,到1986年鲁梅尼格瘸着腿咬着牙被换上场、率队从1:3扳到3:3、然后在点球大战送法国人回家,再到1996年两大领袖克林斯曼和穆勒相继伤停,临时司令官萨默尔扛着全队到决赛,最后神奇替补比埃尔霍夫连进两球逆转捷克封王欧洲都是其中的经典。而更让世界津津乐道的是点球大战:德国人发明,然后德国人用它淘汰一切对手——而这一届,又添上了半个多世纪没赢过的意大利。

但从贝皇在内的德国名宿再到中国的资深德粉都略有腹诽的是:如今这支德国队虽然还能赢球,赢的过程却不那么德国了:技术风格变“娘”、不再阳刚如昨,还能解释为战术多样性,某种程度也是进步;更可怕的是心理素质、精神气质的蜕变。对意大利的点球大战虽然过关,但是建立在对方更不过关的基础上,德国队自己一场罚丢三个可以视为奇耻大辱了——要知道从有点球大战以来,德国队大赛40年累计只虚发过两弹!

答案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从赛前唱国歌找。不开口唱《德意志高于一切》的占到11人中的一半,不是不爱国,是真不太会。多样化的肤色和长相,与当年那支几乎清一色金发碧眼日耳曼人(唯一脚法秀丽的另类,还是土生土长的斯拉夫人)的钢铁之师可谓恍如隔世。也许,这就是默克尔所倡导的“大家庭”所必须包容和接受的。

有点难以解释的是,和德国同一民族的奥地利,这届终于迎来世界排名Top10的黄金一代,却在一支并不强的小组中一败涂地,还都是精神崩盘的脆败。这和德国队只会输在技不如人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免除政治正确一项,可以参考俾斯麦当年坚持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的决策,“他们像意大利人一样好逸恶劳,像法国人一样热衷于音乐、芭蕾这些女性化爱好……”

猜你喜欢

欧洲杯法国人欧洲
意大利再夺欧洲杯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法国人的风俗习惯
法国人为什么要“废除”数学?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Joke笑话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法国欧洲杯球场巡礼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