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六个“度”

2016-07-18曹雨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尖子生新课程思维

曹雨

课堂提问是实现新课标有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理念的重要方式,是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联系师生之间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反馈教学情况,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优化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中找准最佳切入点。

一、适当增加思考的“厚度”

教师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提问肤浅简单的弊端。它有两个表现形式,一是极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选择问;一是极肤浅的填空问,诸如“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等等。这样的提问没有任何的思考价值,是教师上课漫不经心或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热闹的结果。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难度适中”呢?我认为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所提问题又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怎样才算是难易适度,很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界定。

二、巧妙设置思考的“梯度”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明显的梯度。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经历、认识结构等不同,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一样。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思考并且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选择回答的余地,提问时既要抓住点又要顾及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的、差的同学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忽视大多数,只是盯住几个尖子生,用尖子生的回答来装点门面,用尖子生的思维和学情来代替和掩盖全体学生的思维和学情,使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倍受冷落,势必会使大部分学生丧失信心。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精心调节思考的“宽度”

不懂得分割法则,交给学生“无法下口的斗大的馒头”,是教师缺乏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

笔者在听课中就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设计:“请自己默读课文后,告诉我你知道了什么?”由于问题空洞、宽泛、缺少方向性,既常常使学生束手无策,又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的问题,对低年级学生或中下等生尤为不利。想要改变这种状态,你只需简单地将你的大任务分成数个小的,容易完成的任务,并且不忘在学生完成每一个小任务时鼓励一番。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做不符合新课程,错误地认为那样才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那样就能体现学生的独特感受。其实,新课标对教师的界定中还是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一切有利于学生知识积累的方法都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方法,一切有利于学生能力成长的方法都不违背新课程的理念。因此在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教师有必要精心调节问题的宽度,让学生想得充分、思得深刻,使学生能在思考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提高。

四、有效调整思考的“密度

“一节课的提问要看具体的教学需要,密度要适中。老师的提问能起到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不要动不动就提问,不加思考的乱问,有时过多的提问只能增加学生的疑惑,而不能起到提问的效果。教师设计的提问太多、太杂,将导致课堂教学外紧内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这是表面上的互动、形式上的互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避免繁杂琐碎,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五、切实提高思考的“浓度”

在一堂规格较高具有专家参与的市级观摩课上,授课老师在上课,先用15分钟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一个问题之后导入卡通欣赏,然后是交流观感,紧接着是拓展训练。这节课,直接凸现语文课改实践面临的诸多困惑与迷惘,“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指向性;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这种种关系,错综复杂,即使是慎之又慎,公开课也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六、仔细揣摩思考的“效度”

所谓效度,就是检验课堂提问的效果,就是在在确保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看这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或问与答是否到达点子上或要害处。如果“一问三不知”或“三问无一答”,那么这个提问就是无效提问,如果有60%以上的学生能积极思考并基本回答正确,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有效。在课堂中,过于简单的提问是无用信息,过于繁琐的提问是干扰信息,所以,在提问过程中,避免雷同的提问,避免不合逻辑的提问,避免表面上非常热闹、而事实上没有什么内容的提问。设计课堂提问,要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在设计提问时,要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少问“是什么”、“行不行”。提问时应巧设疑难,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一位美国教育学专家曾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有效的。”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反思课堂设计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将语文教学的明天带进一片灿烂的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小学)

猜你喜欢

尖子生新课程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尖子生为何不领情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数学尖子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