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跳远助跑节奏和踏板准确性的训练

2016-07-17陈诗韵

运动 2016年14期
关键词:步数踏板准确性

陈诗韵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2)

简论跳远助跑节奏和踏板准确性的训练

陈诗韵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2)

本文主要对跳远助跑节奏和踏板准确性等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提高跳远运动员成绩作参考,并就如何提高跳远成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跳远;助跑节奏;踏板准确性;跳远成绩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14.007

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通过获得水平速度,准确地攻入起跳板,为创造一个快速、强大的起跳做好准备。众所周知,跳远的节奏和踏板的准确性对跳远成绩的好坏起着成败的作用。一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是应具有良好的助跑节奏和助跑踏板准确性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要重视、加强和提高运动员的助跑节奏和踏板准确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跳远助跑节奏和踏板准确性的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在大量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论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跳远教练员及运动员进行访谈,了解相关知识。

1.2.3 观察法 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跳远专业运动员训练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助跑节奏的内容

跳远助跑后几步的节奏,对运动员的起跳及成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何谓助跑节奏呢?助跑节奏就是在跑的过程中人体局部在运行时间和空间变化,也指的是跳远运动员以最高速度,利用最高速度,快速和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进入到起跳。要掌握精确的节奏必需学会助跑技术。

2.2 助跑技术

2.2.1 跳远助跑的特点 速度快,步数一定,距离短。跳远运动员为了获得很高的助跑速度必须有相应的助跑距离,优秀男子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一般为40~50m,跑19~22步;女子一般为30~40m,跑18~22步。青少年运动员一般在14~18步,距离在40m左右,最后10m的速度快。刘易斯在1991年东京世锦赛跳8.91m时,后10m平均速度达到11.31m/s。鲍威尔当时创8.95m世界纪录,后10m平均速度为11.0m/s。国内优秀跳远选手黄庚跳8.30m,后10m平均速度为10.68m/s。世界女子跳远选手乔伊娜跳7.40m,后10m平均速度为9.55m/s。我国优秀选手马苗兰跳6.97m,后10m平均速度为9.58m/s。

2.2.2 助跑速度的特点 助跑速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发展最大的加速能力来提高绝对速度以达到助跑技术的快节奏和准确性;(2)助跑的距离短,一般青少年最远40m左右;(3)跑的重复次数多;(4)跑的强度大,每一次助跑要全力助跑;(5)课次间的间隔时间较长,在每次助跑跳跃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6)一般开始于训练课的开始部分,在体力最佳的情况下训练;(7)快跑后练弹跳;(8)快跑后练力量;(9)快跑、力量、弹跳组合成套的综合练习。其中,第7~第9项是根据跳远项目的独特特点决定的。研究表明,在跳远成绩的各个因素中,助跑速度占70%以上。跳远助跑不仅是得到理想的水平速率,并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准备。在高速助跑中与踏跳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保持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又要发挥垂直速度,保持有较大的腾起角和腾起速度。

2.2.3 发展助跑加速跑能力的手段 (1)前倒小碎步跑10~15m;(2)站立式起动,快步频加速跑20~40m;(3)行进间快频率加速跑20~40m;(4)上下坡加速跑;(5)顺风加速跑60~80m;(6)追逐跑50~60m等。

2.2.4 发展助跑快跑节奏练习的手段 (1)固定加速跑距离后的不同段落的行进间计时跑;(2)行进间30~40m计时单足跳,现代训练一般采用20m距离计时单足跳;(3)核对时间技术跑100~150m。运动员跑前或跑后由运动员报每次跑成绩,核对教练员计时成绩,训练运动员的速度感和节奏感;(4)蹲踞式起跑的最快速度跑20~24步;(5)用正常的助跑步数,加2~4步,做正确的节奏,在跑道上训练;(6)在跑道上放标志物训练。通过以上手段的练习,都可以提高跳远助跑的节奏,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节奏感。

2.3 踏板准确性的训练

在跳远运动员速度的训练中,一方面要注意发展快跑能力,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加长助跑距离,更充分地发挥速度水平;另一方面,要注意发展运动员在较短距离内迅速加速,尽快发挥出最高速度的能力。

2.3.1 确定助跑距离 (1)起步丈量法。用想跑的步数从踏板向后走助跑步数的2倍再减2步;(2)反跑法确定助跑距离。要说明的是,对于发挥速度较快的运动员助跑距离可短些;身材高大、灵敏性较差、发挥速度较慢的运动员,助跑距离可长些。另外,随着速度的不断提高,应相应地延长助跑距离。

2.3.2 确定跳远运动员助跑步数和距离时应遵循的原则 确定跳远运动员助跑步数和助跑距离,必须遵循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和力量相适应的原则。在训练的初级阶段,助跑步数不宜太多,距离不宜太长,应着重发展在较短的助跑距离内发挥速度的能力和掌握助跑节奏的能力。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训练水平的提高,起跳技术和力量的掌握,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助跑步数和加长助跑的距离。

2.4 提高助跑节奏和踏板助跑准确性

2.4.1 不随意改变步数和助跑距离 在一段时间内,不应随意变动,保持相对稳定的准备阶段和运行阶段。

2.4.2 反复练习 确定了助跑的步数和距离后,应在一段时间内,较长地、反复地进行训练。稳定的助跑节奏有利于提高助跑准确性,提高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速度和技术水平,跳远的助跑也需要经过系统的、长期的训练。例如,在助跑跑道上经常进行练习、在助跑中加标志和助跑中进行计时等,在训练和比赛进一步确定。

2.4.3 在平时训练中思想上要足够的重视,严格要求 平时训练要严格按确定的起跳点做起跳。若不对运动员进行明确严格的要求,而是跑到哪儿就在哪儿起跳,久而久之,就为踏板的准确性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和隐患。平时不考虑准确性,运动员是比较容易发挥速度和跑出好的节奏,一旦运用到实践,为了提高准确性,使助跑速度降低会破坏助跑节奏。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对助跑训练有足够的重视,严格要求,只有助跑训练到达一定的次数,才能提高助跑节奏和助跑踏板准确性,才能有效果。

2.5 影响制约助跑节奏和准确性的因素

2.5.1 助跑起动方式的改变 我们知道,助跑起动方式一般有原地和起动行进间2种方式。如果运动员没有一个固定的起动方式或随意变动起动方式,也会造成助跑节奏的变化和踏板不准确。

2.5.2 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助跑距离 平时训练运动员助跑距离不固定,要求不严格,也会造成比赛助跑节奏和踏板不准确。

2.5.3 训练和比赛时的环境 训练和比赛时的风向(顺风和逆风)、气候(晴、阴、雨等)、场地器材(是否塑胶道、煤渣道松软情况)。

2.5.4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好坏 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中,心理素质差,比赛时肌肉僵硬、不协调,导致助跑节奏变化和踏板不准确。

3 结论与建议

3.1 在进行助跑节奏和踏板准确性的训练时,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3.2 不能片面地追求、脱离踏板的准确性而只抓节奏训练,或为了单纯追求踏板准确性而放弃助跑节奏,必须两者兼顾。

3.3 要改进和提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和力量,要适应助跑速度的要求。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跳远成绩。

[ 1 ]刘新兰,林森华.跳远起跳速度研究综述[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 2 ]张斌.跳远起跳速度研究综述[ J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

G82

A

1674-151X(2016)07-013-02

投稿日期:2016-05-25

河南省体育局2015年体育课题研究重点项目(2015005);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j23)。

陈诗韵(1991—),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步数踏板准确性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楚国的探索之旅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
国人运动偏爱健走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钢琴踏板的产生与运用
关于踏板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