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诗歌说话

2016-07-15邓小青

高中时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李商隐家国芬芳

邓小青

历史的车轮随着时代滚滚向前,很多东西都已随风飘远。我隐匿在角落静静地聆听那些亮如繁星的诗句,冷静而热烈,质朴而不失锋芒,富有韵律可以和乐而歌……它们至情至性,诉说着文人内心千丝万缕的情怀。

那些诗人们似乎只用眼神就可以写出绝妙的诗,让我在这遥远的后世,也能沿着诗句千年不散的芬芳,在文字中去找寻他们的踪迹。

听义山的多情,像日升日落循环的自怜豁达。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此时的李商隐远离了朋党之争,他是幽草,一生都在与机缘擦肩而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是分别多年后的一个黄昏,屋外下着不大的雨,淅淅沥沥,一滴一滴地打在窗外的芭蕉叶上,也重重地落在了诗人的心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所有的思念都化为文字,从唐朝到现在,这些笔墨如同一叶孤舟,悠悠荡荡。李商隐多少次梦中徘徊,多少次泪眼观花,个中滋味,又能诉与谁听?于是只好把心事写进诗歌里,像一株幽草一样随风摇曳。他的文字那样扑朔迷离,像是点点流萤,在暗夜里闪烁着丝丝光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知道他在何时吟出这样的诗句,明明是那样美好的画面,却笼罩着一层忧伤。

晚唐烟雨迷蒙,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依稀还能看到淡淡的月色,雨水打湿了李商隐的背影,却化不开那些浓墨重彩铸成的诗行。

听青莲的不羁,像风停风起时洋溢的狂放热情。

在历史的羊皮古卷中,谁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青衫仗剑的风流才子举着酒杯对月长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挥洒着他的真性情,坚守着他的乐观自信,展示着洒脱不拘的人生信条。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一次次破灭,但他没有悲叹,没有哀鸣。李白将他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都融入酒里,飘荡在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他让唐诗华丽非凡,他让盛唐的山水因他而格外光彩夺目。在我心中,李白终生是少年。

他是李白,在人世间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虽然最后自携一身狂傲落入水月之中,但他的诗歌仍在来世的传颂中讲述着一生的传奇。

听子美的胸襟,像潮起潮落时泛起的江水。

历史赋予他的话题只有沉重,像是他头顶永远灰暗的天,沉重地拾起夕阳的烟尘,沉重地踏出属于自己的穷途末路。杜甫近乎从生命初始就是这般深沉而苍老,就连那豪气干云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只当是生命大江大河中的昙花一现,而他其余的步履全都踏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上。李白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而杜甫只能长叹“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看到垂垂老矣的家国,杜甫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鲜血淋漓,于是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近乎泣血的哀歌。他心系家国,看黎民处于水火而不能相救,看山河变色却无力回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似是在说武侯祠,其实又何尝不是杜甫寥落一生的写照呢?

一缕青烟,袅袅升起,苦难时代的大幕终于还是落了下来,杜甫的诗篇也随着岁月流向未来,警醒着家国的命运,这位倔强的诗人终于可以交付使命,长眠于地。

这些字字珠玑的诗句,哪一首不是绝美的华章?诗歌无言,那些曾经张扬凌厉的,如今也安宁静谧了,我听见它们细声呢喃,浅浅吟唱,和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芬芳,将那些遗世风流一一道尽。

指导老师 胡春华

猜你喜欢

李商隐家国芬芳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一路芬芳
石榴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李商隐:道是无情却有情
檀香之爱
花开芬芳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浪漫的芬芳
谁咬得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