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不汗 不可过汗

2016-07-15陶慧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7期
关键词:津液汗液气虚

陶慧

提及出汗,很多人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

现代医学认为,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重要方式。中医学认为,“汗乃人之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发泄于外者为汗”,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一般来说,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但如果和上述因素无关而出汗,则应当心是病理性的,中医称为“汗证”。

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解释,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常伴有容易感冒、神疲、不耐劳力、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另有绝汗(指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战汗(指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的症状)、半身汗(指仅半侧身体汗出的症状,或左侧,或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手足心汗(指手足心汗出较多的症状)、黄汗(指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多与湿热有关)等概念。此外,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失调等疾病,以及产后、病后、手术后体质虚弱也会导致出汗异常,这其中以更年期女性出汗异常最为常见。

食疗调理汗证一定要辩证

“对汗证进行中医食疗调理,一定要辩证,即便是同一汗证,也有具体分型。”李建军说,比如对于气虚型自汗患者,一般以调补为主,加强固摄,平时可以多吃如黄芪、大枣、山药等补气食材;气阴两虚患者,当从益气养阴、滋阴清火着手,可食用百合、银耳、枸杞、洋参等食材;对于气虚及阳虚引起的自汗,不能采用清热止汗的方法。此外,汗证患者在平时的自我保健方面,还应当注意保持平稳的心态,控制情绪,少发火;饮食也要注意少食火热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饮酒;同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李建军表示,发汗也是中医临床上一种非常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外感疾病;生活中,对待各种出汗现象,也应当辩证对待,不可不出汗,也不可过汗。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

猜你喜欢

津液汗液气虚
汗臭从何而来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汗臭从何而来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汗液的味道
气血津液辨证
关于汗液你所不知的2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