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及对策

2016-07-15史卫华

大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家长幼儿老师

史卫华

(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及对策

史卫华

(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自信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尤其对幼儿的心理素质更加重要,幼儿拥有自信心对自身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幼儿的教育工作就把培养幼儿自信心当成教学重点目标。本文通过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孩子缺乏自信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为众多家长和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文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给予指导。

幼儿;自信心;影响因素;培养对策

1 幼儿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通过对多名儿童进行调查和统计,许多幼儿会多多少少的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具体的表现为:

(1)比较黏家长,对新的环境无法很快适应,害怕和不认识的人交流。

(2)上课的时候不敢积极发言,人多的情况下不敢说话,说话声音很小。

(3)对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害怕和其他同学一起玩游戏。

(4)经常征询老师或者老师的肯定,对活动过程没有自己的见解。

(5)不喜欢听到自己和别人比较,害怕自己输给别人。

(6)有些不合群,不爱和同学打成一片,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

(7)有些幼儿喜欢跟有主见的同学在一起,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

(8)遇到困难或者很难解决的问题就自动放弃了或者干脆逃避。

(9)对新课题和新事物没有兴趣或者害怕去尝试,害怕失败。

(10)做一件事情常常拉上家长或者找老师一起参与,不喜欢一个人完成。

2 幼儿缺乏自信心产生的原因

影响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

2.1 家庭环境

由于家长的原因没有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生长环境,使幼儿从小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长比较宠爱或者惯着孩子,很多事情都代替他们去做,甚至嫌弃孩子做事情太慢影响自己,就替孩子去做了;有些家长忙着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忽视了孩子自然成长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欺负,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块玩,忽视了孩子与同龄孩子交往的重要性。家长过分的保护和宠爱使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不敢面对新的环境,不敢和他人相处,遇到问题孩子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害怕的心理。

2.2 教育环境

学校的教育方法没有切合实际情况,教师教学质量不达标,对每一个孩子没有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缺乏责任感。比如,有些老师认为孩子毕竟是幼儿,需要我们的帮助。因此,为幼儿解决了所有事情,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能力和锻炼的机会;教育目标只有大目标,这样就使一些能力比较差的孩子经常达不到目标,缺乏成功的机会,也就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慢慢的失败感越来越重,越来越自卑。有些老师认为,我们给予孩子的方向都是正确的、合理的,孩子应该接受,听从教学安排,剥夺了孩子的自然发展。

2.3 社会环境

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度不够,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暖的交流,别人遇到困难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时时刻刻对幼儿也会产生坏的影响。

3 对幼儿建立自信心的措施

3.1 培养幼儿自信,需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的语言和肯定的眼神。心理学专家说过,人在受到鼓励的情景下,发挥水平是平常的两倍或者三倍。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自身的潜力。因此,幼儿在做正确的事情时,只要有进步就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正确的鼓励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幼儿自信心,增强幼儿勇气,而且还能减少幼儿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感。

比如,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件任务或者参与了集体活动,就要对他的行为做出肯定,要让孩子真正的明白自己值得表扬的地方,而不仅仅让孩子认为完成任务自己就是一个乖孩子。比如,当孩子主动向别人打招呼时,正确的表扬方法是“你真懂礼貌”,而不是赞扬孩子“你真是个乖孩子”“你真是个好孩子”。另外,既然表扬就要给予非常肯定的语气,而不是表扬过后再加上批评的语气,比如,“你写的字真漂亮,可是和哥哥比,没有哥哥写的漂亮”,这时幼儿就会感到你不是在夸奖他,而是在批评他。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或者自身的闪光点,给与鼓励和支持,要让孩子在表扬中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会不断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3.2 培养幼儿自信,为幼儿提供成功的环境

幼儿阶段是孩子各种能力展示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自信心实际上是幼儿对自身心理活动的一种认识和体会。如果想让幼儿自己感觉自身的优秀,从自身获得自信,作为家长和老师就要给他充分的信任,使幼儿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应该做的,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和评价。

比如,身体条件不好的孩子,老师就应该鼓励孩子多多参加体育锻炼;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就应该给予鼓励和多加练习;缺乏技能的孩子要耐心指导,使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另外,在生活中,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使孩子有机会获得成功,获得表扬的机会,成功完成任务以后可以适当加大难度,这样逐渐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每成功一步就要及时的对孩子进行鼓励,如果孩子失败了,要及时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耐心指导孩子,并让他自己重新尝试,直到成功。这样做,孩子就会明白是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获得的成功,才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信心。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急于责备孩子,不然会带来不好的效果。

3.3 培养幼儿自信,及时调整其期望值

心理学说认为,通常情况下,人越有自信心,他的成功率就会越高,对自己的期望越大,反之如果失败了,自信心也就随着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也就越低。幼儿时期的孩子毕竟能力和认识是有限的,在面临问题或者失败的时候,不能给自己明确的方向。因此,对待孩子一定要结合他自身的发展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现代教育的方式是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能力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的期望值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一定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在实际的发展中,如果发现孩子的期望值没有和实际情况或者客观条件相适应,需要及时的调整,因为孩子长期处在没有成功的过程中,慢慢的会对自己失去信心,降低对自己的认识。

3.4 培养幼儿自信,增强幼儿的受挫能力并教给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一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做的每一件事情也不能都是非常顺利的。幼儿该怎样去认知这样的道理呢,当遭到失败或者遇到难题的时候,该怎样分析自己或者评价自己呢。现代的教育方法是,当孩子处于失败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心理状态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因此,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遇到挫折,应该正确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重视孩子付出的努力,要让孩子明白做事情不是都顺顺利利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但只要努力不放弃,就会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才会获得进步。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时都会伤心难过,甚至大哭,这时候,老师就要主动陪伴他接近他,耐心的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且鼓励他用其他的方法继续尝试,逐渐增加他的自信。孩子的发展并不是全面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老师要教导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当自己成功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要主动的帮助和关心弱者,要让孩子明白即使失败也不可怕,更不要自卑,换个方法把事情解决就可以了。比如,有的孩子并不聪明或者发展比较晚,但是集体感比较强,非常热爱劳动,喜欢帮助别人,关心集体,这时老师就要表扬他们的长处,让孩子获得自信。

4 总结

通过上面的阐述,自信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面对所有事情。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来看待和了解孩子,每个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和培养方法,因材施教,从小培养自信心,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心态,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工作或者生活都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

[1]朱志明.爱国主义教育文库[J].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14).

[2]谭梅新.浅析现代幼儿教育方式[D].北京师范大学,2013(12).

G612

A

1004-7344(2016)12-0039-02

2016-4-15

猜你喜欢

家长幼儿老师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