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技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2016-07-15杨瑰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武汉43007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出版商盈利模式科技期刊

杨瑰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武汉 430070

中国科技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杨瑰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武汉 430070

立足于目前我国科技出版的实际情况,从管理、技术、盈利模式和产业链的角度对国内科技出版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结合国外先进科技出版企业的发展经验以及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科技出版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科技出版;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发展趋势

科技出版是最早实施数字出版转型的出版主题,科技出版以传播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促进各国学科交流,提高人类科学教育水平为目的,具有专业性强,成本高,盈利方式多样以及时效性明显等特征。科技出版主要包括两大类内容,科技图书出版和科技期刊出版。

科技出版特性正好与数字出版的优势相契合,国际上领先的出版商,包括Thomson,John Wiley,Springer,Elsevier等大都在20世纪末期开始转向数字出版。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完成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成功跨越,并且在不断的探索更加先进的出版模式,建立自己的学术生态圈。然而,我国的科技出版数字化起步较晚,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我们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的工作学习经验,对国内科技出版行业现状以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我国的科技出版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科技出版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科技出版在数字化时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1行政管理

在2014年7—8月的一项对出版社数字机构设置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584家出版社社中,共有256家有明确的组织机构设置说明,其中102家出版社设有数字机构,占比近40%。其中,科技出版设置数字部门的比例达到48%,高于平均水平。在转型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转型较为粗放,机构名称以及职能分工不统一,专业从事数字出版的人力资源匮乏,上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以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例,该社2006年就已成立数字出版部,但一直仅有2名员工,而且还同时承担社内的计算机软硬件服务工作,这一情况直到2012年以后才有较大的改观。

1.2技术运用

面对数字化,我国科技出版商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相比非科技类刊物的数字化进程,我国的科技期刊和图书起步更快,效果更好。目前,几乎所有的传统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数字出版工作,如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期刊数据库,有的也开设了独立的网站。

1.3盈利模式

赢利模式被认为是数字出版的“软肋”,如何赢利、何时赢利,各家出版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有的出版单位已经有了很好的赢利模式,但总体而言是投入远大于产出,科技类图书在这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就,科技期刊实现赢利的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读者付费盈利模式,这是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主要盈利模式。

我国科技出版的盈利模式基本上仍局限在传统出版的盈利模式之下,多为内容数字化的传统出版盈利,我们所说的科技出版数字化也是局限在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汇集商的盈利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创利和分利的模式。

1.4产业链定位

国际上大型出版商,既是传统出版的领跑者也是数字出版的领跑者,内容和平台是一致的,而在国内,传统的出版商并未成为数字出版的领跑者,技术服务商取而代之,成为数字出版的领导者,导致我国的科技出版内容和平台分离。传统科技出版商在产业链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服务提供商成为真正意义上可以决定科技出版数字化进程的领导者。

2 科技出版在数字化时代的思考

我国科技出版数字化目前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在管理,技术,出版社定位,以及盈利模式上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结合国内新型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科技出版的特点,着眼于科技出版产业链的整体优化,认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分析总结出了以下观点。

2.1重视数字化转型,规划出版战略

目前,我国的科技出版和数字出版行业总体的发展势头良好,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2011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8 687亿元,比上年增加1 624.4亿元,增长23%,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 846.6亿元,比上年增加1 548.2亿元,增长15%①。我国科技出版数字化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大环境之下,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科技出版商仍然任重道远。

2.2积极引入新技术,加强沟通协作

数字出版是一个基于二进制技术即数字技术手段的出版,大大提升了“技术”在整个出版流程中的作用,纸版图书的数字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它不是数字出版的未来,数字出版将会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及数字产品的特征,按照用户的需求重新构建内容并创新表现形式。

2.3利用“大数据”+“知识服务理念”创新盈利模式

国外电子书定价制度沿用纸质图书的自由定价制度,即图书和其他商品一样,由书店作为最终销售者自主决定图书的销售价格,而我国图书长期以来都是实行的固定价格制度,即书商必须按照出版商的定价进行销售,科技类图书也是同样的情况。结合我国目前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读者的消费习惯来看,笔者认为电子书应当保持原来的定价制度,但在定价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的经验主义理论,不再仅仅依靠市场感觉和已有的经验就决定一本书的价格。

2.4明确产业链定位,争取主导地位

传统的科技出版商需要重新赢回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首要解决的就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问题,这两大问题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实力的问题,我国的科技出版企业本身小,弱且散的特性,难以承受技术研发和购买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这成为目前制约我国科技出版数字化进程的重要障碍。因此,对于实力较强的大型科技出版企业,加快出版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升级,采用集团化的策略,组建大的出版集团,形成顺畅的产业链,让内容提供商主导整个产业,充分发挥内容资源的优势,以联合的方式与技术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赢得主导地位,并不是以通吃整个产业链为目标,对于中小出版社可以通过合作出版、专注于某一市场及进行市场细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总之,科技出版商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产业链定位,杜绝在内容提供商还是数字发行商等多个角色之间摇摆不定的现象。

3 科技出版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科技出版物而言,开放获取(Open Acess简称OA)成为大趋势,开放获取的目的让高品质的学术文献通过互联网对每一个读者免费开放,允许读者非盈利的使用,甚至重新演绎。OA科技文献,除了具有可以获得更多的引用之外,在教育,科普,以及公共政策方面也更具有应用潜力和影响力。目前国际大型的科技出版商正在积极推进开放获取的进程,2014年,爱思唯尔有7种知名刊物宣布转型为OA期刊,《自然》在2014年将旗下的在线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转换为完全OA,停用了付费模式。OA出版的商业模式依赖作者支付出版费,大型权威科技期刊盈利很容易,但对于中小期刊而言,则进入了两难的境况,要么收取高昂的出版费,要么就难以为继。在国内,对OA尚未达成广泛共识,但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知识走向开放获取是必然的,中国需要及时了解欧美OA的发展,积极融入全球的学术出版体系,发现差距,寻找机遇。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1]朱静雯,王涵,王一鸣.我国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发展战略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5(1):110-112.

[2]朱璐.纸质图书与在线内同相融合的探索与展望[J].科技与出版,2014(10):21-25.

G2

A

2096-0360(2016)16-0115-02

杨瑰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理工编辑室主任。

猜你喜欢

出版商盈利模式科技期刊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从盈利模式角度看腾讯公司的发展之路
组织际信息系统的盈利模式研究综述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
视频网站盈利模式的转型
各行各业
2006年国际消费类杂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