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使用的知识获取差异研究

2016-07-15许靖敏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状况媒介大众

许靖敏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基于新媒体使用的知识获取差异研究

许靖敏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文章探讨知识获取的差异,知识沟假说认为,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通常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能更快地获取知识,因此,在获取知识方面,两者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大。首先,通过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来支持这一假说,指出了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的区别。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数量更多,知识的更新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对新媒体的使用导致了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更为显著的知识沟。最后,研究了当代中国的知识获取差异,结合目前的潮流与实际加以分析。

知识沟;知识获取;新媒体使用;差异化

知识沟假说因其对社会结构差异的关注,成为传播学经典理论之一,对于知识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人们对政治知识的获取上。作为影响知识沟扩大或缩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介使用的差异是这类研究的焦点。与传统大众媒介不同,新媒体生产的信息数量极大,通过对新媒体的使用,个体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拓宽,数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个体之间知识获取的差异愈发明显,这也不断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变化。

1 知识沟与知识获取

知识沟假说最初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三位教授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提出,基于社会不同群体拥有的政治知识数量和政治活动参与度的不同,及其对社会民主的影响等。知识沟研究主要聚焦于知识的获取,蒂奇纳等研究了大众传播活动对社会公众获取知识的影响,在其1970年论文《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中指出,“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现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被称为明尼苏达小组的这三位教授还提出了支持该假说的五个理由,分别是: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和较差的人在传播技能上存在差异;这两类人在现有知识和先前获得的知识上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可能发挥作用;大众媒介自身的本性就是为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所使用的。

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人在接触媒介方面由于教育背景、兴趣和动机等的差异,造成了二者间知识沟的扩大,相关研究为此提供了佐证。例如:维斯瓦纳斯和芬尼根(Viswanath & Finnegan,1996)的研究认为,知识及对其的控制是社会权力和行为和基础,知识获取上的不平等导致了权力分布的不均等,并对制定有关社会民主的政策造成影响。加奇诺(Gaziano,1997)发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相关社会议题在知识获取上持续的不平等现象[1]。大众媒介的属性和人们不同的兴趣、教育背景等导致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之间知识沟的扩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和知识在传播速度、内容、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 新媒体使用与知识获取差异

传统大众媒介所生产的知识都与较高层次的社会议题和政治知识相关联,如报纸的关注焦点是“硬新闻”和政治活动,其读者在接触此类信息上一般具有强烈的动机;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通过文本和图像传播信息,但是,它们的受众通常不稳定,因为新闻节目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到的关注较小,而电视娱乐节目又可以被新媒体等其他媒介手段所替代。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渠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们接触媒介并获取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系列研究探讨了新媒体作为传播的新渠道如何影响知识的获取及知识沟的变化。

新媒体对人们知识获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沟的扩大方面。同样是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在提高,但是地区间的差距却越来越来,最终影响了人们从大众媒介获取知识的多寡。

首先,在新媒体时代,经济水平极大地作用于人们对知识的获取。“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重视对知识的保护,也就是对知识专利的保护”[2]。因此,人们想要获取某种知识必须有所付出,对于经济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人来说,即使新媒体可以帮助其接触到知识源,但是经济条件可能限制其对知识内容的接触,这就造成了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人之间知识沟的扩大。

其次,对信息的使用也会加剧知识获取的差异。由于人们使用大众媒介的动机、兴趣、偏好等的不同,“对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个体来说,即使他们接触到相同质和量的大众媒介信息,他们所获取的知识也会各不相同。况且在现实中,人们对媒介的信息使用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媒介使用沟会进一步加剧不同地位个体之间的知识沟”[3]。

最后,新媒体在知识生产上的差异造成了知识获取的差别。在新媒体平台上,任何人都可成为信息发布者,人们创造的多为娱乐、生活等内容,而一些与社会议题相关的严肃话题占少数,因此,在人们接触新媒体的过程中,大多数人获取的是娱乐休闲等信息,而不是时事新闻等信息;同时,与报纸等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在传播政治知识方面易导致人们在知识获取上知识沟的扩大。

新媒体作为日益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虽然它创造了比以往任何大众传播媒介更多的信息,但由于受众自身在使用此种媒介时表现出的动机、兴趣、偏好、教育背景等的不同,新媒体实际上造成了知识沟的扩大,这主要表现为人们获取知识的差异化越来越显著,拥有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们,面对相同质和量的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却大大不同。

3 当代中国的知识获取差异

新媒体造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差异化,并最终导致了强度不同的知识沟,在实践中,知识沟对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存在着实质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要强于传统媒介。在我国当代社会,知识沟是存在的,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人们从大众媒介获取的知识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体现在知识获取差异化上的知识沟也在不断扩大。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与新媒体融合,受众对网络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面对相同的传播渠道和内容,不同的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相同,由此引发的知识沟差距值得社会的关注。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们不仅在实际的社会权力分布上占据优势,而且,他们从新媒体上得到的信息或知识也较多,而那些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们获取的知识却相对较少,且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在获取知识上的差距不断扩大。

对于人们从新媒体获取知识的差异化及知识沟的扩大问题,也许应该从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知识的角度予以思考。新媒体在创造多种内容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考虑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从知识的生产角度看待知识沟的扩大。知识沟现象不仅是传播问题,还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议题息息相关,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更应对此予以重视。

4 结束语

基于知识沟假说的研究证实了大众媒介影响了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人们在知识获取上的差异。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不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造成了更大的知识沟差距,面对相同的媒介渠道和传播内容,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人们出于兴趣、动机及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在知识获取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而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是如此。由于知识沟与社会发展存在关联,因此,对大众媒介引发的知识沟现象应予以多方的考虑,如从媒介本身或知识生产的角度进行反思。总之,在新媒体时代,经济状况较好的人们比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们获取的知识更多,二者在知识获取上存在差异,且他们之间的知识沟在不断扩大。

[1]Eveland,W.P.Jr,Scheufele D. A.(2000)Connecting News Media Use with Gaps in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ion.Political Communication,Vol. 17.

[2]Jenssen A. T. (2012)Widening or Closing the Knowledge Gap? The Role of TV and Newspapers in Chan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Knowledge. Nordicom Review,Vol.3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韦路,李锦容.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政治参与[J].当代传播,2012(4).

G2

A

2096-0360(2016)16-0040-02

许靖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与管理和广播电视编辑。

猜你喜欢

状况媒介大众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书,最优雅的媒介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