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全日制托养机构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016-07-14李益红陈少庭

学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

苏 鹏,周 娜,李益红,陈少庭

(广东省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广东广州510000)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全日制托养机构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苏鹏,周娜,李益红,陈少庭

(广东省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全日制托养机构的特殊学生因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欠缺更多。因此,在全日制托养机构的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探究有效而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以使全日制托养机构的特殊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全日制托养机构;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周娜(1983-),女,汉族,湖南宜章人,本科,小学初级,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一、全日制托养机构特殊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特殊学校在德育方面缺乏显性课程,因此特殊学校开展的体育教育,需要渗透德育。因此,研究特殊学校体育现状,开展各类适合特殊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运动,帮助他们实现融入社会、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活动[1]。

本文以某全日制托养机构附属学校为研究载体。起初,该校的体育与健康学科均按照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忽视了特殊学生个别化差异大的特点及身心需求的特殊,导致教学模式出现严重的单一化倾向。这不仅阻碍了特殊学生的心智发展,也无法满足其肌体康复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在“医教结合”的理念指导及戴碎英、叶爱娟、胡乐验证了“游戏法”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2]的影响下,该校体育与健康学科组将体育课“情景化”“游戏化”,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实践中不仅实现了对学生肌体康复的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的需求,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符合学科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因此,笔者针对这种教育理念进行一番探讨。

二、体育与健康学科在特殊学校的特点

体育与健康以身体锻炼为主的学科特性,更有利于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其实践性、竞技性和游乐性的特点,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情感体验更为丰富和真实,从而表露出真实的思想意识和言行。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该校实施的体育课“情景化”“游戏化”,具有项目多、内容广的特点,其本身就有较强的教育因素。在“玩”的过程中渗透德育,达到更直接、更具体、更容易感染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效果。

三、在全日制托养机构特殊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结合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弘扬按时上课的品德。而在结束环节,教师则可以对课堂中表现优异的、有纪律的、努力的学生进行表扬,以对学生进行感染。

(二)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这对德育教育来说非常有利。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抓住德育教育的有利时机,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三)通过先进事例、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一些体育名人的先进事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树立了榜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四)利用突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应善于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变不利为有利,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促进德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由于体育课大多在室外,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特殊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动和表现,把握好德育的有利时机,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鼓励、表扬或指正、批评等,并善于利用教学评价给予点评,使学生明辨是非。

(五)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应树立良好形象,关心、爱护学生,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给学生言传身教的教育,使学生受到直接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六)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体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因成长环境的因素,集体观念对于全日制托养机构的特殊学生尤为重要。在“游戏化”“情景化”的体育课实践中,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学生明白发挥集体力量,发扬团结友爱、共同协作的精神,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同时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

四、体育德育分级渗透的课程设计

(一)初级阶段的课程设计

刚踏进特殊学校的学生,其身上有着明显的依赖性强、自觉性差、自我抑制能力弱等特征。由于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淡漠,对体育课的认识与兴趣都不够。此阶段德育渗透的重点是结合体育教学,通过队列、队形训练,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中级阶段的课程设计

此阶段的学生对于校园的环境比较熟悉后,出现思想上有所懒散,课堂上比较随意,注意力不集中。结合第一阶段目标与实施情况,并考虑特殊学生思想的反复性特点,此阶段德育工作的主题是结合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各教学内容,设计以“游戏化”“情景化”为主的教学活动,并开展一些小型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高级阶段的课程设计

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体、智诸方面发生分化。有些能力好的学生看不起能力差的学生,而能力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学生之间也变得微妙而紧张。在这一阶段,德育方面则侧重教学活动以分组练习为主。对于能力好的学生除了不断提高,教师应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体育骨干作用,以利于深入开发其个人体育潜能。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因材施教,耐心辅导,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充满乐观的信心。分组练习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除了好搭好、差搭差练习,亦可好搭差练习,这样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亦可在活动实践中得到体验。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戴碎英,叶爱娟,胡乐.“游戏法”在弱智儿童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中国特殊教育,2004(3).

[责任编辑张翼翔]

Moral Education on Special Students of Full-Time Nursing Institutions

SU Peng,ZHOU Na,LI Yi-hong,CHEN Shao-ting
(Guagnzhou Hospice of Disability,Guangzhou Guangdong,510000,China)

Abscract:Special students of full-time nursing institution lack more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ality shaping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growth environment. As a resul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enetrate moral education in various subjects teaching,physical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ways to penetrat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Key words:full-time nursing institution;physic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75

作者简介:苏鹏(1979-),男,壮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小学初级,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在高职护理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