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及对策分析

2016-07-14

学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对策系统

黄 卓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及对策分析

黄 卓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了经济资本、政策措施、师资队伍、就业市场、跨国教育以及舆论氛围等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是系统内各要素组织关系、功能失调的结果。因此,完整、准确认识社会环境困境的成因与影响,是提出正确对策的前提。

关键词:社会环境困境;高等教育;对策;系统

一、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分析

(一)社会力量经济资本难以深入高等教育事业投资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一方面,我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79%(根据教育部截止2015年6月统计数据核算得出),占据绝对力量和地位优势。另一方面,我国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大都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加之没有同等受到政府及财政的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不大,层次和办学水平不高。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放活,社会力量经济资本掀起过一阵投资建设高等院校浪潮。然而,在政府主导高等院校运行的大环境下,民办高校无法担负起改变“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因此往往处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边缘地带,极易在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无法吸引优秀师资的流入,无法获得就业市场主体的认同,无法获得良好的舆论生态氛围,最终必将面临破产。随着政府将大量财力投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之中,教育部对中国大学享有越来越大的控制权。这意味着中国大学一定紧跟着教育部的行政信号转,而对高等教育中新出现的挑战置若罔闻[1]。实际上,对高等院校进行行政级别的划分,本身就是打破了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内的要素的自由流动。

(二)政策制定功利主义取向明显

受现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往往围绕着培养国家政治机关和经济部门人才,而对文化领域、学术领域的重视不足。产学研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高等院校的学术成果、文化创意不能顺利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其中就有由政府主控的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产权不明晰,导致发明创造主体无法从中获得正当利益的制度困境。这显然是政策制定的功利主义倾向。由于政府本身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起者、设计者、推动者,又是改革成果的评估者和认定者。随着改革目标越定越高,级别越分越细,改革本身也越来越功利。而要营造健康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必须改变凌驾于体系之上的政策精神,使之回归到高等教育自身的使命任务上来。

(三)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匹配度出现断层

高等教育是实行专业教育的,一方面培养学术型人才,一方面培养高级职业型人才。特别是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型人才,由于与社会需求市场联系紧密,在就业市场匹配度上更胜一筹。然而,这种来自于高等教育系统内的批量人才输出并非基于动态调整激烈的就业市场需求,带有滞后性。这种发端于教育系统内的就业市场环境困境,具体而言就是结构性的失业。所以,高校专业设置总是失调的,区别在于程度性。如果是大面积的结构性失业,则是外部就业环境与高等教育系统间的信息阻隔造成的反生态的环境困境,而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更多的情况是正常性的结构性失业,由于就业环境与高等教育系统间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反生态的环境困境。

二、解决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路径的思考

高等教育事业是一个生态系统,要解决高等教育社会环境困境,其路径的选择应该是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特性和要素间的联系。作为生态系统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运行规律,为了保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生产力,应当加强对生态系统的质量控制,这是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

(一)保持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毛入学增长率逐年升高。这种高速发展态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必须考虑到经济的支持能力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为此,高等教育在具体实施“低速增长,稳步发展”方针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整体上控制规模,把握速度,不搞“一刀切”。二是切实解决部分高校已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度贷款搞建设的学校,根据院校属性和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财政扶持。保持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是要照顾到系统内各要素的比例和结构,使之功能不断优化。

(二)改变教师聘用制度,实行定期合理流动

我国目前的高校师资数量大,但专家型教师仍然十分有限。因此,一方面要加大鼓励高层次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就是要整合现有的优势教师资源,使之不受聘用学校的人身束缚,可以根据意愿和教学任务实际情况,实行院校间合理流动。这就使有限的教师资源效用叠加,释放出更多的光与热来。

(三)加强复合型专业建设,整合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从培养方向上看,分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学术研究型教育,并且都属于专业教育。对职业和学术的人为分离,始于人才培养分流的目的。但是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社会需求趋于理性,对人才应用性的期望更高。这就使仅仅进行普通学术研究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毕业即失业,以及招聘单位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与大学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单位的矛盾极为突出。为此,加强复合型专业建设,整合资源提升办学水平,无疑将提高人才与就业市场适配度。

(四)社会舆论应当成为助推高校各方面革新进步的重要力量

舆论生态有它自身产生、发展与终止的过程与规律。如何从舆论中发现高校自身生存发展中的问题,是试图革新高等教育者应关注的课题之一。社会舆论具有传播性强、时代脉搏感强的特点。它往往直接反映当前时空条件下高等教育落后的具体领域和问题。所以,能够直接回应社会舆论,实际上就已经抓住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徐尧,李哲民译.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张翼翔]

China Higher Education’s Social Environment Predicament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HUANG Zhuo
(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071002,China)

Abscract:Higher education,as a complex system,is influenced by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such as the economic capital,policy measures,the teachers’troop,the job market,transnational edu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atmosphere,etc.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 of each element in the system of organization. Therefore,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n the causes and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is the precondition of correc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ocial environment predicament;higher education;countermeasure;system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64

作者简介:黄卓(1991-),男,汉族,河南唐河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对策系统
诊错因 知对策
WJ-700无人机系统
对策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