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实践教学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6-07-14冯小雨宋春梅

中国市场 2016年47期
关键词:卫生医学职业

冯小雨,宋春梅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现场实践教学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冯小雨,宋春梅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现场实践教学是体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实践性与社会性的新型教学手段,文章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对现场实践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及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现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职业卫生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途径。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现场实践教学;职业卫生人才培养

职业病是与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息息相关的,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劳动者的健康对其家庭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是关乎劳动者生命健康、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新兴产业的出现,劳动过程中涉及的职业性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这就对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必须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卫生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围绕现场实践教学方面对其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来进行阐述。

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现状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及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保护劳动者的健康[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职业工效学、职业毒理学、职业心理学、职业生理学及职业病理学等多方面,同时也涵盖了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社会性。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目前,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其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高校课堂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工作流程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一个直观印象和具体的感知与理解,加大课堂的信息量,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应用PBL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带动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将案例分析应用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理论教学中,例如,尘肺病、铅中毒及苯中毒事件,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身边存在的职业危险性因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还可以使学习效果在案例中得到提升[2]。

对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而言,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课开展得不尽完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传统的实验项目偏重于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师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样品采集及处理的方法,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不高,满足不了实际的工作需要。其次,各个实验内容之间的连接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综合知识的掌握。再次,大多实验项目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缺乏对生产场所现场环境的整体把握,并不能体现出实验项目的选择原则及实际意义,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及问题能力的提高。

2 现场实践教学应用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意义

现场实践教学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的一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应受到充分的重视。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高科技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劳动过程中传统的有害职业因素还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又不断地产生,职业卫生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但往往大多数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业务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不能迅速地融入工作环境,胜任不了自己的岗位,这与学生对职业环境不熟悉及脱离实践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现场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生产特性和工作流程,熟悉不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不仅对生产过程及环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还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现场组织指挥和处置能力。同时,对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提出防控危害的具体措施及评价职业卫生服务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实验教学把实验室作为授课的主场地,模拟生产环境进行测量,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在实践中,为日后更好地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现场实践教学的具体应用

现场实践教学指的是教学的场地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进入到实际的劳动环境中进行现场监测[3]。由于不同职业的劳动环境也千差万别,存在的职业性相关问题也不尽相同,所以现场实践教学场地的选择极其重要,既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也要紧密地结合教学内容。例如,劳动环境中的气象条件的测定、有害气体的测定、粉尘及噪声的测定等,实验现场必须能够满足这些指标的测定,且测定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劳动环境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能够同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5]。

在现场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实验教师应提前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不同的劳动环境,在现有的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当中,包括测定的指标、具体的方法步骤、针对劳动者职业性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同时,做好现场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组,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培训,现场实践教学相较于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实验项目来说会出现许多难以预估的问题,这就要求实验带教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下,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现场引导,又不过度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的特征就是其实践性及社会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学生从事职业卫生监督或技术服务打下坚实基础。现场实践教学是新型的综合性教学手段,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具体操作流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程淑群.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02-303,317.

[2]王军义,邹志方,张丽,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案例分析教学的改革探索[J].职业与健康,2013,29(8):1012-1013.

[3]李红霞,蔡懿灵,沈慧.设计性现场实践教学在职业卫生学中的应用[J].西北 医学教育,2012,18(6):1167-1169.

[4]曾怀才,贺庆芝,贺性鹏,等.浅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15.

[5]李红.从社会需求浅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27(3):219-221.

10.13939/j.cnki.zgsc.2016.47.104

冯小雨(1986—),女,汉族,吉林松原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职业卫生。

猜你喜欢

卫生医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医学的进步
卫生与健康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