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现状研究
——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

2016-07-14郭天娇张依祎裴飞翔任晓彤

中国市场 2016年47期
关键词:护理员养老院南京

郭天娇,张依祎,裴飞翔,王 薇,任晓彤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现状研究
——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

郭天娇,张依祎,裴飞翔,王 薇,任晓彤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文章就南京市养老行业护理人员的总体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对策做一个探讨。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得到一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对南京具有典型性的养老机构进行个案分析,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机构层面等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的对策。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护理行业

1 引 言

我国从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部分领域学者已经对此进行了初步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团队对南京市各区域养老行业的调查发现,养老机构存在护理人员急需、护理人员方面存在诸如护理人员缺少职业认同感导致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等诸多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2 南京市养老院护理人员现状

2.1 养老护理人员行业现状总体呈“供不应求”态势

以我们调研地区南京为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因此,南京地区对养老机构和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也逐年递增。而养老机构床位不足,养老护理人员短缺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走访的养老机构中,甚至出现1名护理人员照看10位老人的情况。

2.2 在职养老院护理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2]

(1)以女性居多,且平均年龄偏大。养老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在我们走访的众多养老机构里,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养老护理人员年龄处于40~60岁之间,只有少部分的护理人员在20~30岁之间,几乎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此项工作。其中女性护理人员数量远高于男性护理人员数量。一方面是女性普遍护理的细致程度要比男性的高,护理时也更加耐心稳重;另一方面则是长期的历史社会地位决定了这种现象,这种工作不被重视,很难吸引男性从业者。对男性老人的护理很多时候是个体力活,这对于年龄偏大的女性护理人员而言是个考验。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年轻化、性别分布均衡化。

(2)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且流动性大。在南京,养老护理人员的工龄偏短或者说是流动性很大。很多养老护理人员的在职时间在1~2年,较长的也只有5年左右,很少有一直从事护理行业的护理人员。通过咨询了解到,他们大多属于外来务工,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方向,只能从事养老护理的工作或者其他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护理人员表示,再做一两年年龄大了,做不了护理人员了,就会考虑回家帮助子女带孩子。所以说,很难保证在职护理人员的稳定性,工龄呈现偏短的现象。

(3)缺乏专业性指导和理论化学习。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2001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明确规定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主要领导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有1名大专学历以上、社会工作类专业毕业的专职的社会工作人员和专职康复人员;护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数量以能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并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服务项目为原则;主要领导应接受社会工作类专业知识的培训。[3]我们通过走访养老机构和采访相关护理人员了解到,40岁以下较为年轻的工作人员中没有出现从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情况,经常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占了大部分,而且部分年轻护理人员是相关专科或本科毕业生或实习生;而40岁以上参加培训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有部分工作人员是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的,经常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也只占少数。也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反映,其实有没有护理证做的事都一样,关键是有耐性、责任心,把老人照顾周全就好。因此,不难发现,很多护理人员存在实际处理照顾老人能力合格,但是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培训和理论化的学习。

(4)职业认同感低,心理压力大。普遍来看,护理人员行业的职业认同感偏低。对于职业认同,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并且从中可以收获乐趣。在与各个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交流中发现,很多的护理人员表示,对目前工作状态不太满意或者一般,极少数表示很满意。在之后的交谈中发现,对目前工作不满有以下几个因素:工资待遇低、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时间不规律等。国内护理人员工资水平低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由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不高导致,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相关的政策尚未出台或出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护理行业一切以老人为重,护理人员时刻陪护,照顾细致入微,工作繁重和工作时间不规律都体现了这个行业的特点。由于照顾的人群比较特殊,难免会出现照顾不周而出现种种状况,心理压力大就不难理解了,时刻提心吊胆。

3 养老院护理人员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护理人员年龄解决方案

养老院护理人员的年龄问题通常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许多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出现老人照顾老人的现象比较严重。个别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1)推动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政府可以与当地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养老院护理人员。提高大学生护理人员、年轻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并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才能为养老行业注入年轻的血液,并留住养老院的年轻护理人员。例如我们之前采访的南京市建邺区的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的年龄较低、专业性高且护理人员较多,护理人员除了工资还有每年的补贴。但护理人员的工资仍是该养老机构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2)建立健全制度限制护理人员年龄,并加强对养老院监督。政府可以建立制度,规定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退休年龄。通过加强对养老院护理人员年龄的监督和制度的宣传,使养老院减少超过年龄限制的护理人员的聘用,从而引进更多的年轻护理人员。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缓慢进行。如果短时间内强制执行,会造成一大批护理人员被迫下岗。这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也会加剧养老行业护理人员供不应求的情况。从长远看来,这一方法还是有效的。

3.2 护理人员培训解决方案

(1)政府招标,扩大培训规模。目前,南京市政府有招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的,南京市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和南京协和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中标,初级护理人员只有300个。在南京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就有300多个,护理人员的培训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2)政府与高校合作。对于政府与高校合作,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可以解决护理人员缺乏和高龄护理人员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高校是未来护理人员中坚力量最好的摇篮。同时在校的学生也可以考护理证,这样又可以解决持证上岗的问题。

(3)护理人员每年需要继续教育。不论是哪个行业,继续教育都非常有必要。护理人员更是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操作方法。所以定期的专业的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继续教育可以选择到指定地点参加实地培训,也可以通过网课进行培训,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网上培训对年轻护理人员而言,更为便捷也更容易接受。

(4)借鉴典型优秀养老院护理人员的经验。培养并推选出一些有优秀护理经验的养老院,形成模范典型。管理组织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让周边养老院借鉴优秀的养老院护理经验。同时还可以促进各养老院相互学习、交流护理经验。

3.3 护理人员工作时长安排方法及政府补贴方案

养老院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休假少、工资低是普遍的问题,这导致了护理人员行业青年力量的流失和护理人员专业性的下降。通过政府和养老院,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数及护理质量,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长和照看人数。制定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的标准,根据养老院实际情况采用轮班制和24小时在位制,节假日有正常的休假,以确保护理人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工作时能有充足的精力。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把养老院的老人分为三种: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非失能老人,按照不同种类的照看要求确定每种情况最高的护理员照看比例,即每位护理人员最多照看多少位老人。使得每位老人都能得到充分的照顾,也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合适的范围内,不至于照看质量下降。

(2)政府确定合理的制度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补贴和保障。提高退休工资,增加公积金,为青年护理员提供保障,并且规定养老院为正式护理员缴纳保险金。以后护理员住养老院也给予一定的费用优惠。制定养老院护理员行业的最低工资。根据照看人数范围、工作年龄、专业技能(护理证)来确定不同情况下护理员的最低工资。使得护理人员工资情况得以规范化、合理化,吸引更多护理人员,提高人员稳定性。

3.4 护理人员认同度低、心理压力大的解决方案

由于工资较低和大多数人的不理解,护理人员常常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年轻护理人员难以得到家人的支持。这也是导致年轻的护理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1)社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宣传力度,纠正护理人员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形象。护理人员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护理人员也是运用专业技能的以助人为导向的行业,这值得人们的尊敬。老人与护理人员也要相互理解和关照。

(2)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保障意识,能够自我保护。遇到问题,政府为护理人员提供法律保障,让护理人员不再是弱势群体,真正实现平等关系。

(3)为护理人员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当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过大时,养老院应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恶性情况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政府应加大对养老行业的投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与高校、养老机构通力合作,增加年轻护理人员的人数,使养老机构的运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现如今,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行业的扩大与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1]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EB/OL].(2011-04-28).http://www.stats.}ov.cn/zgrkpc/dlc/dw/t20I10428 402722384.htm.

[2]尉馨美.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职业认同与职业需求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谢倩.养老护理员专业化程度研究——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0.13939/j.cnki.zgsc.2016.47.052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公办养老院与民办养老院差异研究——以南京为例,项目编号:201511287018Z,项目级别:省级重点)。

郭天娇,女,本科,南京审计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张依祎,女,本科,南京审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裴飞翔,男,本科,南京审计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王薇,女,本科,南京审计大学金融专业;任晓彤,女,本科,南京审计大学经济统计专业;指导老师:曹惠琴。

猜你喜欢

护理员养老院南京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南京·九间堂